分享

十五条

 深溪虎堂 2022-06-01 发布于上海

今天上海解封了,写一点这段时间的心得。林林总总想了很多,有些尚未成型的就先不拿出来了,还得再琢磨一番。以下十五条个人认为有些许可取之处,与大家共享。

其中有自我反思的结果,有冷眼旁观的记录,有好友讨论的总结,还有在浴室洗澡,厨房烧菜,排队核酸,以及一个人默默发呆时突如其来的灵光一现。经历了这么大的难事,总归要有所收获,哪怕是吃一堑,长一智也是好的。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先把它们写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接下来最重要的莫过于是行动,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打无准备之仗,人生的弯路可以少一点。

做饭,是一条生活核心技能,如果不是生存的话。做饭水平高低无所谓,平时做多做少同样关系不大,但是起码你得会这项技能,尤其是当没有外卖,没有饭店的时候,总不能真的靠饼干过日子。个人觉得,做饭是一项入门很容易,精通却很难的手艺,说到底,无非是熟能生巧四个字,如果你不是打算自己开饭店的话,起码能够按照自己的胃口把自己喂饱就可以。不管多远的远方,还是多美的诗歌,都是要吃饱饭才能去的,而且如果可能,吃好一点,会让你的心情好很多。

和你的邻居好好相处。老人们总是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现代都市的快节奏,高压力和无处不在的冷漠使得我们和邻居越来越陌生,小时候那种大院里一家人的感觉已经很陌生。不过,真的到了那种足不出户,以物换物的时候,一个靠谱的,热心的,有能力的邻居,可能比你身边的任何人都要值得好好对待,因为他距离你足够近,这是一条顶顶重要的理由。相信经过这一段居家的日子,重获自由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和自己的邻居多走动走动,远亲不如近邻,真的。

一项可以对抗孤独,足以自处的爱好。可以是读书,可以是下棋,可以是看电影,可以是一门乐器,也可以是绘画,写作,书法,瑜伽,健身,木工活等等,凡是可以把你的时间填满,让你可以平心静气的自处,全神贯注的沉浸在个人世界中,暂时可以屏蔽外界纷纷扰扰的杂音,安安静静的消磨一整天。相信我,这会让你的生命质量大幅提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可以从中汲取足够的能量来增强自己,并不仅仅是陪伴而已。要知道,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要一个人走完的。

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这应该是一条基本能力,可惜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做得那么好,更有甚者还会有不少不利影响。谈不上什么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为上将军,都是普通人,简单实际一些吧。能够有效抵御负面情绪的心理伤害,及时疏导突发事件带来的衍生威胁,尽量保持个人情绪的波动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辐射到身边人群,那就已经是莫大的功德。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仆。

任何时候都要警惕极端主义。随着年纪渐长,自己的火气大概也在慢慢的消退,很多时候更愿意以一种温和而冷静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不过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便是面对极端主义,当下自己唯一愿意极端反对的便是极端主义。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多元而复杂的,如果你有喜欢的东西,必然就有不喜欢的东西,非常公平。可以不喜欢,但是要允许不喜欢存在。比如政治观点,无论左右,其实都有自己的市场,但是一旦从正常的对立演化为极端,便会转变为另外一种形态,极端的左派和极端的右派,本质是一种东西,不仅仅是愚蠢,更多时候是一种被暗中操控的邪恶,最擅长的事情便是以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去做他们任何想做的事,这种事最后往往会演变为坏事。

非常了解你的身体。我们就不谈什么永远健康的美好祝愿了,认清一个事实,人吃五谷杂粮,都是肉体凡胎,不是什么金刚铁骨,其实生病是很正常的,更别说当今社会里,说句大家都有病,相信很多人只有点头称是的份儿。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正视自己身体,有什么毛病自己心里要清楚,什么原因,什么症状,什么程度,知己知彼,该吃药就吃药,该预防就预防,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要做。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台结构精密的机器,需要细心呵护,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

远离几种人。一种是嘴巴特别毒的人,不管他讲的内容是不是有可取之处,如果一个人“长年累月”习惯用一种非常恶毒的方式来表达观点,那么大概率他的内心也干净不到哪里去,要么是一个极端主义者,要么是一个蠢到无以复加的被蛊惑者;一种是表演型人格,如果在大流行时代,居然能够把疫情都拿来作为自己作秀的工具,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种人都是没有底线的,而没有底线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践踏人间的一切规则;还有一种是不停向外宣泄负能量的人,这种人本质上要么是处于失控状态,自我放逐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形同行尸走肉,要么是极端自私,通过不停的转移负面情绪来缓解自身的压力,而往往这种转移最后的结局便是“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多渠道掌握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三个要素,多渠道,快速甄别和有效存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道理我们小学就知道了,但是在现在如此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保持多渠道获得信息的难度并不是降低,反而难度是大大提高了,比如对抗大数据就没有那么容易。信息量越大,来得越快,对于我们的甄别能力要求就越高,从前车马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所谓快速后面跟着的甄别其实更加重要,不仅要求效率,而且要求质量。至于有效存储,其实是指我们如何利用已有信息,包括怎么记得牢,如何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应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深度思考能力。世界太复杂,人类太渺小,如果选择过得浑浑噩噩,甘心做韭菜,那么自然可以随波逐流。如果内心深处还有一点小火苗,那么培养并且坚持深度思考能力,就当作是给这点小火苗不停的加一把柴火吧。这个过程并不见得一定会愉快,而且得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每次都对,如果用力过猛,可能还会带来一些烦人的困扰。反正这个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选择,选择这么一条看上去比较难的路,说不定会让另外一些事情变得比较容易,而那些事情往往是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至少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联系的朋友。人终究还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与外界的交流始终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朋友则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如果你拥有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联系的朋友,可以最大限度地包容你,理解你,支持你,安慰你,可以分享彼此最隐秘的伤痛,最开心的时刻,以及在别人看来或许很无聊的无厘头,却能够在朋友那里获得最和谐的共鸣,而且一句多余的解释都不需要,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朋友,所有的友谊都是彼此相互的,你的每一点付出,对方都会看得到。

自律。这并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是再一次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禁足在家,一个重要的发现便是自律远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难得多。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足量的运动,且不说那些更加高阶的要求,仅仅这三条基础标准,如果可以每天都能做到的人,恐怕万中无一,中间的原因自然有很多,比如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过剖析自身之后,我认为更多自身的惰性导致的心态懈怠,实在是怪不得旁人。好在明白这个道理,从今天开始也不算晚,毕竟我们还有后半生。

做减法。我们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恐惧,怕自己成为那个别人眼中的不完美者,下意识地想去融入到某个圈子中,更有甚者,潜意识中会有一种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自我期望。这是不对的,不必要的,而且没有意义的,会给我们自身带来极大的压力甚至伤害。我们只需要诚实的对待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热爱自己热爱的,付出自己应该付出的,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就已经非常好了。在此基础之上,做减法很重要,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事,都是如此。我们并不是超人,所以对自己好一点很重要。

常识,逻辑以及执行力。并非老生常谈,只是在这段特殊时期里面,对于常识,逻辑和执行力的理解又加深了很多,比如我们对于这三种核心能力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比如对于三者认知存在根本差异的人就不必认真交往了,比如三者其实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我们不断进行修正,而不是固化在一个自我满足的枯井中。常识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能量宝藏,而逻辑则是根据常识进行传输,组合,分析,加工并且确保对外输出的渠道,而最后的执行力,则是在常识和逻辑的支持下,负责实现结果的工具。

钱,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一条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写于这个大流行时代的一些文章,过些年看或许会不一样:

封城前的最后一次下馆子

永远记住身边曾经发生的美好

大流行时代结束之后,我们去干点啥呢

大流行时代,比吃饱饭更重要的一件事

私人宅家指南 | 先从最重要的开始吧

一份账单明细

二十四小时

今天去超市

所谓将心比心,大多是要真的轮到自己之后才会明白……

一个月内的三十件小事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

从糊塌子开始说说西葫芦

想想这些,刚刚过去的这个五月感觉更好一些

想想这些,刚刚过去的这个四月感觉好一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