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诸皇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 ![]() 最终老四胤禛成功胜出,继位成为雍正皇帝。而他的盟友老十三胤祥,则成为雍正朝的重臣。但是,其他参与夺嫡的七位皇子,老大胤禔、老二既废太子胤礽、老三胤祉、老四雍正、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三胤祥以及老十四胤禵,则先后被圈禁,彻底失去了政治权力。不过虽然七人都是被圈禁起来,可是七人的圈禁环境和待遇却大不相同。下面就说说参与九子夺位失败的七位皇子最后被圈禁的待遇有多大。 一、乐享人生模式 1、老大胤禔 胤禔是康熙的庶长子,就由于他的生母惠妃不是皇后,因此他虽然是长子,却没能成为太子。所以,胤禔一直对太子之位垂涎三尺。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胤禔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在他看来,按照传统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这太子之位也该轮到他了,于是胤禔在这时候隐然把自己当成了太子,开始活跃起来 由于他的表现过于明显,结果让康熙对他心生厌恶,直接对外宣布: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康熙此言,彻底断了胤禔争夺储位的心思。 ![]() 此后,康熙又查出胤禔曾经勾结蒙古喇嘛巴汉格隆镇魇胤礽,还想让术士张明德不刺杀胤礽。这一下彻底激怒了康熙,下旨褫夺了胤禔直郡王爵位,将其终身圈禁于直郡王府之中,并派八旗士兵严加看管。 此后胤禔即便在雍正继位之后也一直没有被释放出来,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去世,胤禔整整被圈禁了26年。 不过虽然胤禔被圈禁,但他毕竟是被父亲康熙下旨圈禁起来的,并且他没有和雍正有过正面的利益冲突,因此雍正继位之后对他也没追究,整体而言胤禔的圈禁环境和待遇还算不错。而且他还是被圈禁在自己的王府之中,他的妻妾也都陪伴着他一起圈禁,他的基本生活没有被太大改变,只是失去了政治权力和人身自由而已,就相当于被宅在家里26年一般。 2、废太子胤礽 胤礽是康熙的次子,也是康熙的唯一嫡子,其母是康熙原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由于孝诚仁皇后生育胤礽时难产而死,因此康熙出于对孝诚仁皇后的怀念和愧疚,在胤礽出生不久就册封其为皇太子。 ![]() 胤礽由于自幼丧母,所以一直是在康熙的溺爱中成长,这也导致他长大之后虽然颇有才能,但却越发不堪,加之众兄弟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最终胤礽被康熙两度废掉了太子之位。 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胤礽二次被废掉了太子之位,康熙下旨将胤礽终身圈禁于他之前的寝宫咸安宫内,此后胤礽就在咸安宫内渡过了余生。胤礽在雍正二年(1724年)去世,享年51岁,他被圈禁了将近12年。 同样胤礽和胤禔圈禁待遇差不多,他也是属于被圈禁在之前自己的东宫中,而且他的妻妾也都陪他一同被圈禁起来。与胤禔一样,除了失去了政治权力和人身自由之外,生活各方面还都是有保障的。 二、一般模式 1、老三胤祉 老三胤祉文武双全,深受康熙的喜爱和器重,也曾跟随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先是凭战功被封为贝勒,后来又组织名儒修撰图书,凭借在文坛的声望又被封为诚郡王。 胤祉一直很善于隐藏,他深知自己上面有老大和老二,这皇位轮不到自己身上,因此他表面与胤礽保持亲密的关系,然后又一面在康熙面前表现的对政治漠不关心,只愿意著书立作的姿态。当然,这一切都是胤祉的表象,实际上他在坐山观虎斗,希望自己能得渔翁之利。 由于胤祉善于隐忍,因此雍正继位之后对他十分不信任和猜忌,由于胤祉一直没做过太过分的事情,雍正也找不到借口收拾他。直到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去世,雍正以胤祉在胤祥葬礼上迟到且毫无悲伤之情,不顾兄弟情义为理由,将胤祉褫夺爵位终身圈禁于景山永安亭。 ![]() 雍正在把胤祉圈禁至后就曾说过:如诚亲王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无不洞晰,而用之之难尚然如此。这意思就是雍正深知胤祉很有才能,但是自己看不透他。 雍正对胤祉始终无法放心,才将他圈禁起来。胤祉也是雍正最后一个圈禁起来的兄弟,他被弟弟雍正圈禁两年后于雍正十年(1732年)抑郁而亡,享年56岁。 胤祉的圈禁条件比起大哥和二哥就差多了,他是与家人隔离起来圈禁的。由于没有家人的陪伴,导致胤祉最终抑郁而亡。因此胤祉的圈禁环境属于一般,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太差。 2、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 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都属于是老八胤禩一党,最初他们都是支持胤禩争夺皇位,在胤禩失去康熙喜爱之后,又改为支持老十四胤禵争夺皇位。 而胤誐和胤禵他们俩也算是参与九子夺嫡失败的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两人了。他们俩虽然都被雍正下旨褫夺爵位,终身圈禁起来,但是乾隆继位之后很快就将他们俩放了出来,而且还授予了辅国公爵位,胤禵最后更是被乾隆册封成了恂郡王。 胤誐和胤禵的结局之所以比较好也在于他们俩的血统身份。 ![]() 老十胤誐是康熙诸子中除了废太子胤礽之外母系家族出身最为高贵的人,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出身于赫舍里家族,其祖父是清朝开国功臣索尼,而胤誐的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则是康熙初期四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小女儿。 遏必隆的父亲额亦都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母亲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儿穆库什公主,因此从血统上来说胤誐祖父的祖父和外祖父的外祖父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努尔哈赤。 遏必隆的大女儿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小女儿就是胤誐的生母温僖贵妃,而钮祜禄氏家族也一直是清朝的政治豪门家族,因此胤誐的母系家族政治势力十分强大。 同样胤誐的妻系家族政治势力也很强大,胤誐第一任嫡福晋是蒙古郡王之女,第二任嫡福晋是索尼的曾孙女赫舍里氏。 母系家族和妻系家族的政治势力如此强大,加之胤誐为人粗莽,在政坛中不得人心,他只是单纯地支持胤禩而已,对雍正的政治威胁并不大,所以雍正不可能对他赶尽杀绝。 雍正二年(1724年)胤誐被褫夺了敦郡王爵位,被雍正下旨圈禁于宗人府,胤誐也属于是被隔离圈禁起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被释放,后来被乾隆授予辅国公爵位,乾隆六年(1741年)胤誐去世,享年59岁。 从这些都能看出胤誐的圈禁环境和待遇还算不太差,不然他也不能没心没肺地把雍正熬死,一直活到乾隆时期。 胤禵的结局不错还在于他和雍正是同母兄弟,她们的母亲都是康熙的德妃乌雅氏。虽然胤禵与雍正争位,但是二人毕竟是同母兄弟,况且德妃去世时一再叮嘱雍正要善待弟弟胤禵,因此雍正也不可能违背母亲遗愿对亲弟弟胤禵过分迫害。 ![]() 胤禵在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被褫夺爵位圈禁于景山寿皇殿,这个寿皇殿本来是供奉康熙遗像的享殿,属于供奉祭祀的地方,雍正把胤禵圈禁在这也是想让他对着父亲康熙的遗像反思自己。 雍正将胤禵圈禁于寿皇殿之后,没有对他做得太过分,而且胤禵并不算是隔离圈禁,雍正还特意让他的妻妾去陪伴他,在圈禁期间胤禵还生育了两个女儿,也可见圈禁的环境和待遇还可以,雍正没有刻薄对待他。 同样胤禵也是和胤誐一同被乾隆释放出来,并授予了辅国公爵位,由于胤禵活得比胤誐时间还长,因此后来乾隆又晋封他为恂郡王,乾隆二十年(1755年)胤禵病逝,享年68岁,他也是参与九子夺嫡失败的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了。 三、炼狱模式 胤禩自幼聪慧,为人儒雅宽和,待人斯文有礼,很有才能,善于笼络人心,他的支持者很多,因此他曾经一度是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雍正继位之后,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包括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禵都表现出了不臣之心。加之胤禩在朝廷上下深得人心,因此他对雍正的政治威胁很大,雍正也只能对他下了死手。 ![]() 在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时,雍正对外公布了胤禩四十条大罪,将其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并关入宗人府中圈禁起来。二月初七,雍正又命令在宗人府中为胤禩修建单间,加高院墙,以防胤禩逃跑。三月初四,雍正又给胤禩改恶名为“阿其那”。 相比于其他皇子属于圈禁,只是失去自由,胤禩应该叫作囚禁了,因为雍正不仅不让人照看胤禩,还只让供给粗食,并且特意下旨生病不许就医,胤禩的圈禁环境可以说是十分恶劣,在这种圈禁环境下自幼锦衣玉食的胤禩很快生病,在衣食无着,生病不让看医生,还不让人照顾的情况下,胤禩很快于九月初八咳血而死,享年45岁。 胤禟是胤禩的铁杆支持者,他头脑聪明,善于理财,为人也比较重情义,生性慷慨豪迈,善于交际,朝廷大臣中有很多都被胤禟所拉拢,也是比较得人心的皇子。因此他对雍正的政治威胁也比较大,所以雍正对他也是下了死手。 在公布胤禩四十条大罪的同时,雍正也对外公布了胤禟二十八条大罪,将其从西宁押回到保定直隶总督府中圈禁,由时任直隶总督李绂看管。雍正还给胤禟改恶名为“塞思黑”,并命令直隶总督李绂按照宗人府给胤禩修建的高墙单间一样,在直隶总督府中也给胤禟修建高墙单间,还规定对胤禟的圈禁待遇是“除下贱饮食之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字、便冰一块,汤一盏都不能给予。” ![]() 胤禟在被囚禁之时正直酷暑,在小黑屋里他还被戴上了镣铐,和胤禩一样衣食无着,不给看病,很快胤禟就中暑昏迷,在昏迷之后,李绂只是派人用冷水将他浇醒。 因此胤禟这绝对是标准的囚禁待遇,比之胤禩还多有不如,他也是九子夺嫡失败的皇子中被折磨得最惨的一位。胤禟就这么被折磨了暑期的三个半月之后,在他43岁生日过完不久,他就去世了。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