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晓声:诘辩有力,声声震耳

 hab图书馆 2022-06-01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众所周知,梁晓声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力的小说、散文、随笔……写作自然是梁晓声的强项,可大家或许有所不知,他不仅能写还善辩!

01

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那么令人沮丧吗?

有一次,某学生不甘平凡地发出惊人言论:“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梁晓声辩驳道:“我理解你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但是,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那么令人沮丧吗?倘若注定一生平凡,真的不如35岁以前自杀吗?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一半以上不平凡的人皆出自于平凡的人之间。倘若文化暗示人们平凡即是失败,的确能使某些平凡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变成较为'不平凡’的人;而从广大心理健康、乐观豁达的平凡人的阶层中,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较为'不平凡’的人。但是,后一种'不平凡’的人,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将比前一种要优良许多。因为他们之所以'不平凡’起来,并非由于害怕平凡,所以即使是'不平凡’以后,他们也仍会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

梁晓声穷理尽性,辨析了平凡与不平凡的关系,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平凡,在平凡中成就人生。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心态中,一些人视名利为成功,总是害怕平凡,如不能脱离平凡,那么就自杀,实在是浅薄愚蠢。平凡才是生活的本质,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02

人生要像手机那样不断增添功能吗?

几位青年朋友和梁晓声讨论人生,有一人掏出手机说:“人生好比是这手机,当然功能越多越高级。功能少,无疑是过时货,必遭淘汰。”梁晓声反驳道:“人生要像手机那样不断增添功能吗?我用手机,只要能通话,可以打出字来,其功能对我就足够了。所以我认为,人生要做减法。而我所谓之减法人生,就是不断地删除掉某些人生'节目’,使自己的人生'节目单’变得简而又简。我当年从复旦大学毕业时27岁,正是你们现在这样的年龄。我自己带着档案到文化部报到时,接待我的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可以选择留在部里,但我选择了电影制片厂。别人当时说我傻,认为我留在部级单位里,将来的人生才更有出息,可以科长、处长、局长地一路在仕途上'进步’。但我清楚我的心性太不适合'机关工作’,所以我断然地从我的头脑中删除了仕途人生的一切'信息’。减法人生,无非就是要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经找到,就确定不移,心无旁骛。而心无旁骛,则首先要从眼里删除掉某些吸引眼球的人生风景……”年轻的朋友们听了,一个个陷入沉思。

梁晓声现身说法,辩出了减法人生的真谛,有利于人们去选择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多少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去追求,结果一无所获。而梁晓声却有着不一般的见识,积极的、清醒的选择,仕途人生虽特别令人向往,也意味着所谓的有出息,但他却能根据自己的心性和兴趣,果断“弃官从文”。世上诱惑太多,人生最好的活法,莫过于删繁就简,不为物累,不为俗羁,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03

年轻人不把时间用在正地方,“交”的什么“际”?

有记者问梁晓声:“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85%的人际关系加上15%的专业技术,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梁晓声反驳道:“这个卡耐基纯粹是胡说八道。公关小姐、交际秘书、庸官、直销雇员以及一切专业没有出息的人,才会拿出85%的时间和精力去搞人际关系。对于此外的人,卡耐基的话反过来才有些正确性。科学、现代技术、医学、艺术,如果从事于这些领域的人们仅仅有15%的专业能力,而且认为这就足够了,于是热衷于用85%的头脑去搞人际关系,则人类现在肯定还处于中世纪。即使写作这么庸常的事情,仅靠15%的能力,也是很难从事终生的。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真的需要很大很大吗?其交往半径真的是越大越好吗?一位教授有必要也跟追星族一样去结交影视明星、歌星吗?一位学者非得去结交官员吗?一位作家非得和商人过从甚密吗?一名年轻人何必到处发名片、索名片?我不主张年轻人培养什么'交际能力’。年纪轻轻的,时间和精力不用在正地方,'交’的什么'际’?我只希望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在学校、在单位、在社区,因为自己的存在,那小小的人际环境多了一份安定、一份亲和、一份善良有爱……尽量使自己的存在不令别人讨厌。”

梁晓声洞若观火,辨明了社交是非利害,有利于人们走出“庸俗交际”之泥潭,踏入“高尚交际”之门槛。有不少人盲目信奉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学说,绞尽脑汁打造自己的“交际圈”“朋友圈”,而在梁晓声眼里,这是不务正业,所交的朋友也并非什么知己,只是为了相互利用罢了。他的连声诘问,令人振聋发聩,更使人明白择善而交、止于至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为人处世之道。

04

梁晓声的辩论,贵在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最真切的态度阐发自己的观点,可谓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其真知灼见时时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到底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发于《演讲与口才》学生版2022年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