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近期王心凌火遍全网的一些思考

 茂林之家 2022-06-0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最近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关于王心凌的视频,刷朋友圈,也有许多人在分享她的歌。作为一个90后,有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记得那时,家里有个抽屉是专属于我的,几年下来,里面放满了磁带,像军训一样,整整齐齐。以前听歌,我用家里的那种大磁带机,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我爷爷给我送了一台复读机。

不知道现在的小孩有没有见过复读机,在当时,复读机真的是听歌神器。板砖一样的外形,可插电可装电池,抱在手里,走在村中,我就是最靓的崽。

放两张图,带大家考一下古。

图片

大磁带机

图片

复读机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2022年。关于流行音乐,这些年我最真实的感受是:还是老歌好听。每次去KTV,我唱的还是小时候喜欢的歌,有时候也想学点新歌,但真听不进去。

关于近期王心凌火遍全网的事情,我来分享一些真实思考。

1、小火靠炒,大火靠运

王心凌此次出圈,直接原因是回忆杀,但能在全网发酵,运气和后续的运作是占很大比例的。从之前《浪姐2》的惨淡成绩和此次《浪姐3》最开始的操作来看,王心凌能第一个出圈,他们应该也没想到。

结合当下音乐市场的现状看,真应了那句话:干啥啥不行,怀旧第一名。如果这也算一种红利的话,那王心凌就算是吃到了“怀旧红利”。不过话说回来,人什么时候会怀旧呢?

要么过得不好,要么是新东西不行。

现在我有一种感觉,好像火的歌都是流水线产品,关键也没前奏,直接高潮,热闹三五天,立马下一首。很急,很仓促,脸都来不及洗的感觉。而我们以前喜欢的歌,会听一遍又一遍,反复哼唱,曲好听,歌词也有意思。

关键最诡异的,是现在的东西的数据动不动就破亿,十几亿,而以前专辑的销量也就几十万,破百万。我作为一个数学渣渣也知道亿比百万大,但影响力为什么不怎么样呢?

原因值得深思。

2、从王心凌个人状态看,实力过硬

王心凌,目前39岁,业务能力过硬,唱跳全开麦,而且个人状态保持得很好,直观看过去,青春、活力、很有感染力,跟过去比起来,不遑多让。

这说明她很敬业,这么多年也没把手艺扔下,机会来的时候,人家能接得住。我又想起了一句话:曾经以为那只是开始,没想到是巅峰。就像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打得很硬,大家都觉得之后会更好,结果……原来那是巅峰。

同时,这也间接说明了当下华语流行音乐的现状。具体什么样?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对我们普通人的启示:要有自己的手艺,守住专业,长期能打,保持状态,机会到的时候,才能接住。

3、分辨两个词:歌迷和粉丝

以前我们喜欢一首歌,确实就是喜欢那首歌,然后慢慢再去了解歌手。那时候的喜欢是相对纯粹的,歌迷歌迷,首先迷的是那首歌。

可如今的粉丝经济、饭圈文化就不一样了,情况和以前相反,先喜欢人,再喜欢歌。喜欢的行为包括刷榜、控评、投票,甚至包括骂战等各种行为,一般采用“群体作战”这种方式。

其实两种群体现在都有,区分主要就是年龄段。老哥哥老姐姐们平时发言可能比较少,但如果真遇上事,尤其遇上试图否定他们青春价值的事情时,他们会展现极大的杀伤力。

人到中年,责任压身,个人消费可能会少一些,可一旦涉及到青春时的喜好,大家都会心一笑。就像我去理发,托尼老师很少给我推荐东西,人家也知道,咱消费欲望低。

4、回忆风

什么时候会刮回忆风,我刚也提到了,新东西不行。一个大爷为什么喜欢忆往昔,因为过去横刀立马,如今风烛残年。

鲁迅先生曾经离开北京去到厦门,那段时间他很郁闷,断断续续写了几篇散文,合起来,最后叫《朝花夕拾》。人活得不痛快的时候,喜欢怀旧;看不到好东西的时候,就觉得还是以前的东西好。

王心凌的演出视频我也看了,说实话,状态真得很有感染力。就像房琪说的,十五六岁的那股清风,穿过重重山岗,依然还是最好的模样。

作为已经过了30的人,看到王心凌依旧保持着那么好的状态。会有一种感觉,自己也回到了当初,好像十几岁青春的样子。

如果把王心凌翻红看成一个点的话,那背后更大的面,其实是80、90后对青春的追忆。那是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年代,也是80、90后最好的青春年华。

图片

5、聊聊“王心凌男孩”这个标签

前面其实还好,标签这个东西,就完全是后续营销出来的东西了,像“刘畊宏女孩“一样,打个标签,火力更集中。

现在说的“王心凌男孩”,青春时期肯定都听过王心凌的歌曲,但不见得当时就是她的男孩。当时都不是,现在突然就是了?就我上面说的,许多人喜欢的,其实是逝去的青春。

王心凌,只是带起了那股风。

打标签,是媒体最擅长的手法,简简单单就将人归类,目的就是造个靶子,吸引注意力。我们都喜欢撸串,怎么不叫撸串男孩?天热了喜欢穿大裤衩,怎么不叫大裤衩男孩?因为没啥吸引力。

6、聊聊媒介与我们这个消费时代

许多人觉得看视频不花钱,有时间就刷刷刷,玩命的刷。其实人家做的视频就是一种商品,你的注意力就是你的钱。这种消费,也要认识到,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许多消费,许多需求,已经不是我们的真实需要,而是整个消费系统创造出来,以精神驯化的方式,一步步塞给我们的。以前我们会觉得“不,我不需要”,如今会觉得“可能我真的需要”。

这种情况,我将其称为“精神驯化”与“进入蛛网”

我们把蜘蛛网看成一个系统,当你进去一个消费系统后,任何一个单点消费,都连接着背后的整个系统。这个点,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讲过,就像你以前的梦想是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公寓,可你买到后,会不自觉去想更大的房子,两室、三室、别墅。控制不住自己,因为蛛网粘性很大。

精神驯化,其实大家也能感受到。许多需求,其实都是别人塞给我们的伪需求,当然许多标签,也是别人设计出来,将我们简单归类的流量标靶。

控制与支配,反反复复,我都看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