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大后,我怂了!!

 鱼堂主 2022-06-01 发布于广东

先祝大家童心未泯,风雨里像大人,阳光下心怀赤子之心!

今天想跟你聊聊,保持一颗童心和长期主义的关系。

我一直觉得小孩子才是最合格的战略家,敢想、敢干、有策略、有耐心,这些都是长期主义者必备的素养。

听着有点不可思议是不是,小孩子懂个屁呀!

对,就是他们不懂,做事全靠本能。所以才值得被观察学习,成人都是被雕坏了的工具,小孩子才是天然的艺术品。

小时候都要当科学家,长大了只想上班不要迟到,过一天算一天,这样心态,怎么可能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01

没有童心的人,做不了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者要有梦想,恰好儿童充满梦想。

敢想敢干,动手能力强,一个多无聊的东西都能玩一天。

做事杀伐决断,想要的不被满足,马上撒泼打滚,让你屈服。

而且极富耐心,不要脸,你不买我就一直躺着地上,看谁熬的起。

有一颗好奇求知的心,对什么都感兴趣,不懂也要先上手试试.绝不可能出现学会了在去玩,都是边上手边学,这个最佳学习方式,也被成人丢掉了。

现在多少成年人,只是看个书,写篇文章,想了几年了还没开始。

上面有调侃,有思考,就当反思一下自己,为啥越长大越怂了。

当然原因可能说一堆,本质还是自己多想了,根本没人在意你的想法,只有做和不做的区别。

你会发现一个基本的原则,整合下来有两个关键要素:简单且认真。

想法简单,怎么想就怎么表现,觉对不会有其他多余想法,做事认真玩什么都能马上全神贯注。

就这两条可以打败多少人,如果他们不是成长过程把打残了,基本上每个都是有大能力的人。

02

长期主义者其实更贪婪,他们不要眼前,而是要未来的全部。

你可能看过很多,讲长期主义的文章,都是在说巴菲特和贝佐斯如何通过长期主义赚钱。

要么不是长期主义就喜欢投机,好处讲几个,坏处讲几个,揍出一个文章说长期主义多好。

然后你看完,还是不懂怎么做,看的时候很激动,大家聊的可都是巴菲特和贝佐斯,好像自己跟他们同样水平一样。

吹牛又不用花钱,这种指点江山的感觉,就是认知爽文。

梳理一个逻辑线,用一个个故事把你引导一个结论,长期主义好耶!真是好啊!长期主义好耶!太棒了啊!

读的过程本身就是及时反馈的满足,看的时候激动热血,我也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这样提升认知的文章,我要看十个,真爽。

看完马上出去,找一个21天朋友圈月入10万,如何写出10万+爆款的课程学习,边学边说自己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大部分教你长期主义的文章,基本上都没有用,因为你没有体验过,还是感受不到什么是长期主义。

熬不住的人,做不了长期主义者。

想真正理解长期主义,你得明白一个概念叫“时间权”,这个是长期主义的基本逻辑。

啥,叫时间权?

我种了一亩地的土豆,土豆3个月后熟,但是我等不及了,想现在就拿到钱,所以我把3个月后熟的土豆提前卖了。

但是土豆还没熟呀?

那就打个对折吧,3个月后土豆能卖1万,现在5000转手出去。

你不想等3个月,所以把拥有3个月后土豆产量的权利卖出去了。

有人愿意等3个月,就把你这个3个月后才有收益的土豆收购了。

你卖掉的其实不是土豆,而是时间权。

不想等3个月的人就是短期主义,他们喜欢马上获得,所以就出卖了自己的时间权。

愿意等3个月的人就是长期主义,他们喜欢更大收益,所以就买别人的时间权。

一直打折出售自己资产的人,就是短期主义。

就这么简单,长期主义不是时间很长就叫长期主义,也不是把一件事做很久,很多次就是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就是愿意等真正的高收益时刻的人。.

03

长期主义是等待最高收益时刻,不是傻等30年。

如果一件事1年就成熟了,那等一年就是长期主义,如果一件事10年成熟,等着10年就是长期主义。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真正难的是怎么熬倒收割的时候。

我们说长期主义需要一点理想主义,因为未来究竟如何谁都不知道,甚至有时候看着像空想,区别是你看到了未来,别人看不到也看不懂。

长期主义一般都是在大脑里构建好未来,只是等待他在现实世界出现。

在没有结构的情况下“预见”结构的能力。

微博鼻祖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jack Dorsey,在2000年就画出了产品原型草稿,看起来很丑也很简单,但跟今天的微博几乎差不多。

在产品还没面世的时候,就预见了革命性的结构,这个需要有想象力。

你预见了未来,在脑海里构建了一个蓝图,在过程中蓝图是你指南针,在蓝图建成的时候,就是长期主义成功的时刻。

我没有那么厉害,但是堂主确实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做的事未来会演变成什么样,有没有更大的蓝图,或者未来有没有存活的空间。

从我开始做,就在准备打造一个价值飞轮,这个布局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看到锥形,就好像我准备不同的齿轮卡在一起,相互影响有些不合适的可能被碾碎了。

这个过程少不了尝试,最终不同板块相互嵌套,最终为自己组装一个未来。

通过写作输出自己的思考,建立影响力和信任,出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聚焦一批相同价值观的人提供服务。

这个是我大概想的一个未来机构,具体还需要反复打磨测试,取舍,最终实现。

04

长期主义说着很好,做起来真的很难,要为一个不知道会不会成功的事坚持,这个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如果你知道30年后,自己会变成什么样,那你今天直接朝着结果去选择即可。不过等于重复了一个设定好的人生,想想也没啥意思。

人只所以原因去努力探索,不就是为了这点不确定性的奖励吗?

为了一个想做的事,坚持做正确的事,不会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以局部利益牺牲全局利益。

在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你还愿不愿意去做事。

因为想做成任何事,都离不开“干活”,不仅知道怎么干,还得真下地干。

比如,我每天都会日更一篇文章,有时候写的好,有时候写的一般,有人觉得这样的坚持没有意义,不如写几篇深度爆款文。

这里有两个解释:

第一,我只是需要每天写,来记录自己的思考,保持自己的笔感,倒闭每天思考,每天接受新知。

这个就像健身一样,天天跑就不难,隔一个月跑就很辛苦,而且没有效果,我就是要自己保持每天锻炼。

第二,说必须写多好,那个是完美主义,你可以追求,但是过度追求的结果,就是一篇也没有写。

总想做到做好,安慰自己是追求完美,结果一篇也没有写出来。

写是一个过程,耐的住每天做,在行动中寻求蜕变。

我最近有点反感形式化文章, 就是不停的堆积道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我们都知道他不可能都做过,只是从别的地方搜集素材整理成文。

一个人努力一辈子,可能才够写一篇文章, 辛苦写了几十年,村上春树才说每天必须写2000字。

做过过程的经历不是看就得到的,听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听起来有点哀怨一样。

事实上,懂道理和过好一生,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只是人一厢情愿的组合在一起,懂道理是你认识这个世界,过好一生,你得真的去好好过去触碰这个世界才行。

这里根本就是两码事,知道和做到从来不是一回事。

”干活“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精髓,持续的去做,用积累涌现出成果。

只有将懂的道理,真正放进现实,并且在没有结果的时候坚持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可不是,喊几个口号就可以成为的。

写在最后

我们人生就是一条条线组成,每天路口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没有长期主义的人,都是早早把时间权卖出去换取收益的人。

经常给自己做一次溯本清源整理,回到源头看看自己的选择,我们在过程中经常被一些概念影响,导致越走越偏离。

无论这个世界多糟糕,都要保持童心才对未来有希望,有希望的人才能拥有长期主义思维。

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用最大的热情去努力奋斗,保持即可专注,持续好奇探索新知。

你的梦想和希望,不一定是用来实现的,也可以当做指北针,帮你指向远方。

为自己积累势能,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你看这些加起来,成年人都很难做到,所以我们说:

没有童心的人,做不了长期主义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