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花粉应用的历史沿革

 心其和顺其然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Image       《神农本草经》始载栝楼根,列为中品。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栝楼分为“栝楼根”和“栝楼实”用,如栝楼桂枝汤、栝楼牡蛎散、栝楼瞿麦丸等方都是用栝楼根;而治胸痹的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都是用栝楼实一枚。说明汉代之前天花粉之名并未出现,也未用真正的天花粉,所用只是栝楼的根和果实。
       两晋南北朝时期所用栝楼根也称栝楼根。如《肘后方》载:“治耳卒得风,觉耳中烧烘,栝楼根削令可入耳。以腊月猪脂煎三沸出,塞耳。每用三七日即愈。”《本草经集注》也称之为栝楼根,并未提及天花粉
       唐代《新修本草》[11]虽云:“今用根做粉,大宜服食,虚热人食之。”《千金要方》[12]也详载栝楼根制粉之法,但其粉不称“天花粉”, 而称之为“栝楼粉”,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尿血、水肿”:“栝楼粉和鸡子暴干,更杵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栝楼粉多用于服 食。药用时主要都是用根,药材名称也仍然为栝楼根。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淋闭、尿血、水肿”:“消渴第一”中有23个方中有栝楼根。另如《外台 秘要》、《食疗本草》都是用栝楼根,说明到唐代时天花粉之名尚未出现,虽然已经开始用栝楼根制粉,但不称天花粉,而称栝楼粉。临证配方都是用栝楼根。
       宋代的《本草图经》开始将栝楼根称天花粉,别名白药。《证类本草》[11]在卷八收录栝楼根之后,在卷三十“经外草类”中载:“明州天花粉,图经曰:天花粉生明州,……十一月十二月采根用。”使“天花粉”之名首次在本草文献中出现。但临床上仍然将栝楼根称为“栝楼根”。
       明代李时珍认为《本草图经》所载的天花粉和栝楼根重复,故在《本草纲目》栝楼的“校正”项下载:“并入图经天花粉”,将二者合并。并在“释名”项下曰:“其根做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苏颂图注重出天花粉,谬矣,今削之。”在根的“修治”项下列“天花粉”,并载有周定王用栝楼根制粉的方法。说明李时珍是将栝楼根所制之粉称“天花粉”,以区别于栝楼根。而《本草蒙筌》则因栝楼根断面有天然花纹而称之为天花粉了。
       清代陈修园云:“嘉庆丁巳岁(公元1797年)余应兴泉观察阿公、泉州郡伯张公聘,主清源书院讲席。日者用天花粉一味,药铺送白粉一包,其色晶莹洁白,迥出诸药之上。余传问之,答曰:此物最贱,而制造却难。惟冬月叶落,其气尽归于根,掘取,以法取汁,和水淘洗,澄之,晒干收贮,才有此宝色,若无此色,恐伪物弗效,不如止用天花粉片之较妥也。”[13]由此可知清代栝楼根制成之粉称天花粉;而栝楼根也称天花粉,切片称天花粉片。
       赵正山先生在1982年校注《十药神书注解》时加注云:“现在处方天花粉,药柜每付给栝楼根片。四十年前曾听老药工介绍:天花粉久已断货,用栝楼根切片是暂时替代的方法。他说的天花粉制法与陈氏所说相同。”[13]说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有天花粉商品销售。
       栝楼的品种考证
       诸 葛亮《便宜十六策·察疑》载:“栝楼似瓜,愚者食之。” 陶弘景云:“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毛。用根入土六、七尺,二、三围”。《本草图经》载:“栝楼生洪农山谷及山阴地,今所在有之,实名黄瓜。诗所 谓果臝之实是也,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 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其根惟岁久入土深者佳”。[11]李时珍曰:“其根直下生,年 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日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色绿,多 脂,伴青气。炒干捣烂,水熬取油,可点灯。”雷公曰:“其栝,圆茎皮厚蒂小;楼则形长赤皮蒂粗。阴人服楼,阳人服栝。”《本草蒙筌》和《本草乘雅半偈》也 做了内容相似,文字表述稍异的记载。
       上述记载栝楼的特征和现代葫芦科 栝楼属(Trichosanthes L.)植物是相符的。我国生长栝楼属的植物34种,分为2个亚属,栝楼亚属共有29种植物,其中有2种是一年生须根植物,27种是多年生块根植物,花红色 或粉红色4种,23种花白色。[14]其中栝楼(T .kirilowii  Maxim)和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在国内分布广,应该是药用的主要品种。从“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的情况看,古代所用的栝楼应是栝楼属的多种植物,而非一种植物。葫芦科植物花冠和花萼均是5裂,花的颜色是白色或粉红色,《本草图经》等多种本草载“花浅黄色”可能是花开两至三天后变成黄白色了。《本草蒙筌》载:“花六瓣,似葫芦花”可能观察有误。
       《本草蒙筌》附植物形态图两幅,药材横切面图一幅,在药材横切面上画有放射状花纹。并有图注:“栝楼根名天花粉。内有花纹天然而成故名之。”这与现代天花粉药材横切面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名医别录》载:“卤地生者有毒”,其毒可能不一定和产地有关,而与品种有关,如现代研究发现湖北栝楼(T.peuhensis C.Y.Cheng et C.H.Yuch)的根有毒,因含有毒成分葫芦素B,服后有恶心、呕吐等毒性反应。[15]
       天花粉的制作方法
       1. 水制法  《唐本草》云:“今用根做粉,大宜服食,虚热人食之,作粉如做葛粉法,洁白美好。”《千金要方》载栝楼粉治大渴秘方:“深掘栝楼根,厚削皮至白处止,以寸 切之,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碎研之,以绢袋滤之,如出粉法干之。” 雷公曰:“用根亦取大二、三围者,去皮捣烂,以水澄粉用。”《救荒本草》[16]载:“栝楼根俗名天花粉,采根削皮致白处,寸切之,水浸,一日一次换水,浸经四、五日取出,烂捣研,以绢袋盛之,澄滤令极细如粉。”《本草纲目》在栝楼根“修治”项下天花粉的 制作方法引周定王曰:“秋冬采根,去皮寸切,水浸,逐日换水。四、五日取出,捣泥。以绢袋滤汁澄粉,晒干用。”上述记载文字虽有不同,但表达的制作方法基 本相同,即将栝楼根用水浸漂数日,粉碎后加水,使其淀粉混悬于水中,用绢袋过滤去渣,滤液放置使淀粉沉淀,取出干燥即得。
       也可将干栝楼根粉碎后再加水处理制取,如《救荒本草》载:“或将根晒干,捣为面,水浸澄滤二十余遍,使极细腻如粉。”
       2.干制法  也有是用栝楼根直接粉碎成粉用,如《本草述钩元》[17]称:“根即天花粉”,但在其“修治”项下载:“其根除皮捣细,罗粉用”。这种粉未经水浸漂,味苦,只可药用,不宜食用。
       栝楼根除了含大量淀粉成分,尚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皂甙、胆碱、甾醇类等成分,口尝味苦,不像葛根那样味微甘,蒸、煮后即可食。但栝楼根制粉经水反复浸漂后,则不但可作药用,也可食用了。
       

白芥子

大陷胸汤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