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4日下午3时许,一架满载十万大洋的国民党运钞飞机,途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维新乡上空时,突然发出尖锐的异常呼啸声,机身随之浓烟四起,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一头栽向地面,几分钟后,远处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就再也没有了声音,一切恢复平静,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只有天空中留下的一道久久不散的浓烟,让附近的村民不得不相信,刚才的一切是真的! 1949年,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经过数年的内战,国民党在这一年彻底溃败,新中国也在这一年正式成立。彼时的中国局势,颇为特殊,有战机掠过头顶这种事情,住在维新乡的村民们也早已习惯。 ![]() 但如今天这般,亲眼目睹一架飞机从高空坠毁,对于村民来说,却是十分罕见的事情。这是什么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坠毁的飞机怎么样了?这一系列的疑问,出现在村民们的心中,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向飞机坠毁的地方赶去,打算一探究竟。 维新乡位于群山之中,那里的山势险峻,飞机坠毁的位置又在山涧,想要前往飞机的坠毁地点,需要翻越高山险坡,但这样的艰难险阻,仍未能阻止村民们的好奇,在年轻村民的带头下,由三五人组成的一个个小队,开始向事发地点赶去。 毕竟,飞机坠毁这样罕见的事情,对于住在边陲山乡的村民而言,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过惯了田野牧歌生活的村民们,自然被这件打破平静的坠机牢牢吸引了目光。 很快,随着村民们的行进,一架飞机坠毁后的残骸出现在村民的视野中,如果用两个字形容他们看见的场面,那就是“惨烈”。 坠毁的飞机残骸断为数段,因为机身燃烧而产生滚滚的浓烟直冲天际,飞机上的乘客无一生还,残肢断臂散落在飞机失事的现场周围。随着燃烧的继续,不时还会传来较大的二次爆炸的声音,令围观的村民发出一声惊呼,不自觉地向后方退了几步。 村民们对飞机并不了解,还保持着那种对未知的原始恐惧,在观望时,距离飞机燃烧的残骸很远,生怕飞机会发生二次大爆炸,危及他们的生命。 时间过去20多分钟后,飞机残骸燃烧的火势逐渐减弱,一些胆子大的村民,开始尝试靠近飞机残骸,试图近距离观望。随着距离拉近,村民们看到了更多的细节。在飞机残骸附近,散落着许多的箱子,仔细看去,依稀可以看到箱子上面印着字,但上面的字却无法辨认。 除了箱子以外,在飞机残骸周边还散落着大片白荧荧的物质,具体是什么东西,由于距离远也无法看清。有些村民认为,这些箱子里装得很可能是炸药,散落的白荧荧的物质,可能是手雷一类的爆破投掷物。 ![]() 村民们有这样的猜测,却说不出如此专业的话语来,就只觉得,这些箱子和白荧荧的物质,很可能是会爆炸的东西。所以,一直没有人敢立刻接近飞机残骸。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村民们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在几个年轻村民的带领下,村民继续向飞机残骸靠近。 这个靠近的过程,村民仍然保持着警惕,缓慢行进。过了一会儿,胆子大靠前的年轻村民,已经距离飞机残骸不远了。一些飞得较远的零星的“白荧荧物质”,开始出现在年轻村民的眼前。 他壮起胆子,向其中一枚“白荧荧的物质”靠近,当他弯下腰拨开草丛仔细看时,发现这“白荧荧的物质”,竟然是一枚大洋!拾得这枚大洋的村民,立刻兴奋地大叫起来:“好多大洋啊!大家快来看啊!” 年轻村民的这声兴奋高呼,如同对同去的村民们下达了一道指令,所有村民听到这句话后,脸上立刻浮现出喜色,之前对未知的恐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大洋的贪婪。在“一夜暴富”的驱使下,村民不再如此前一般谨慎,争先恐后地向飞机残骸跑去,争抢那些散落在地面上的大洋。 随着村民们距离飞机残骸越来越近,他们之中认识字的人,认出了箱子上面的字迹,原来是“中央银行”。由于飞机爆炸,箱子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的大洋从箱子中倾泻出来,像极了故事里溢出金币的宝箱。 村民们经过一番疯抢后,所有在场的人都将衣服和裤子的口袋装满了大洋。即便如此,位于飞机残骸附近的大洋仍然有很多。这时候,有的村民将外面的裤子脱下来,将裤管扎紧,当成袋子来装大洋。也有的村民,将衣服下摆掀起来,形成一个兜子,将大洋盛放其中。 ![]() 由于村民们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来到这里,谁的手里也没有带桶、袋子一类的东西。当身上能利用的物品全都利用上以后,率先装满了大洋的村民,开始向家里跑去。一来准备取些袋子再来抢大洋,二来可以叫更多的家人来帮忙,争取实现一夜暴富。 就这样,飞机坠毁处散落了遍地大洋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整个维新乡的村民全都知道了此事。这还不算完,没过多久,消息就传到了临近维新乡的兴德乡,那里的村民也纷纷拿起家中能装大洋的东西,向飞机坠毁处蜂拥而去。 一时间,从维新乡、兴德乡到飞机坠毁处的路上,出现了三五成群的村民,他们有的拿着袋子,有的背着背篓,每个人都拿着一到两个容器,加入到捡大洋的行列之中。 很快,飞机坠毁的地方,乃至其周边,都遍布了捡大洋的村民,人数大概有三四百人左右。这些村民从下午4点左右的黄昏开始大范围捡大洋,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左右。由于天黑,大山里什么也看不见,村民这才恋恋不舍地逐渐散去。 即便如此,他们也将飞机散落在地面上的大洋全部捡得差不多了,只有一部分因为飞机坠毁而陷入泥土里的大洋,因为时间仓促,没能在第一时间挖出来。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维新乡、兴德乡的大部分村民,都因此发了一笔横财。最早一批抵达飞机坠毁处的村民捡到的大洋最多,有的人甚至捡了一千多枚。就算是捡得少的人,也收获了数百枚。 至于后来才赶来的村民,也全都有所收获,毕竟,三四百名村民,捡走了整整八万多枚大洋。当然,也有一些年迈体弱的村民,以及一些不愿意凑热闹的村民,并未去捡大洋,而是选择留在家中。 他们为什么不去呢?一部分是年纪大了走不动路,一部分是比较老实,觉得拿这种钱不安心。其实,这样的“天降横财”,还真不是一件令人安心的事情。这么一大笔钱丢了,这笔钱的主人知道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而且,能够拥有如此庞大财力的人,一定不是普通人,很可能会找后账。 有些脑子比较灵活的村民,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们还是去捡了大量的大洋。只不过,他们拿到钱以后,没有直接将这些钱拿回家,而是将这笔钱给处理了。至于处理的方式,则各有不同。 ![]() 有的村民拿到钱以后,没有回家,直接带着钱去了其他村子的亲戚家,将钱寄存到亲戚家中,再孑然一身地连夜返回自己家;有的村民则选择将钱藏起来,埋在家中的地窖里、藏在高处的房梁上,也有心思缜密的,将钱藏在灶台下面、旱厕下面。 更有甚者,直接带着大洋连夜进山,找到鲜为人知的山洞、土坑,给埋了起来,甚至还有人将祖坟挖开,将大洋藏了进去。这些人都抱着同一个想法,等到日后风头过了,再取出来慢慢花这笔钱。 事情仅仅过了一个晚上,消息就传到了当地有名的武装头目欧文章耳中。欧文章手底下要人有人,要枪有枪,在维新乡说一不二,是当地有名的恶霸。当他听说有一架运钞飞机坠毁在附近,散落无数大洋被村民疯抢一空后,大发雷霆。 当天夜里,欧文章就将手底下的人聚集起来,命人准备好铁锹、铁铲、锄头等挖掘工具,又准备了各类箱子、背篓、袋子等,用来装挖到的大洋。 次日清晨,欧文章便带着数十个手下,大张旗鼓地来到飞机坠毁的位置。有一些村民第二天也带着农具再次来到飞机坠毁的地方,打算将尚未挖掘干净的大洋挖走。但他们到了地方才发现,欧文章早就让人将那里围了起来,站岗的人手里都拿着枪,声称谁敢靠近,就开枪崩了他。 欧文章的做法十分霸道,令赶往的村民敢怒不敢言,毕竟人家手里有枪,真要动起手来,吃亏的还是村民。于是,村民只好眼看着欧文章将剩余的大洋挖走,悻悻地回家去了。 村民害怕欧文章,不敢和他争夺大洋,不等于其他人也畏惧欧文章,兴德乡乡长吴有凤便是其中之一。欧文章刚刚“占领”飞机坠毁处不久,兴德乡乡长吴有凤便带着十余人,手里拿着枪赶了过来,打算分一杯羹。 ![]() 吴有凤原本打算,就算不能独占剩下的大洋,欧文章也会给他一些面子,分一些给他。但没想到的是,欧文章在大洋面前,谁的面子也不给,让吴有凤碰了一鼻子灰。吴有凤在兴德乡也是一号人物,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便起了强抢的想法。 不过,吴有凤对双方实力做了一番估算后,自认与欧文章动起手来,难以占到便宜。思来想去,他还是忍了下来,决定先回兴德乡,再做打算。论实力,吴有凤确实不如欧文章,欧文章人多枪多,如果不找外人帮忙,吴有凤无论如何也打不过欧文章。 吴有凤返回兴德乡后,怎么也想不出从吴有凤手里争夺大洋的办法,让他觉得在自己手下面前很没面子。越想越气的吴有凤,最终打定了主意,自己得不到,也不让他欧文章得到。想到这里,吴有凤立刻修书一封,将运钞飞机坠毁,散落大洋遭村民哄抢,又被欧文章一伙人强占的来龙去脉,全都写在里面,最后派人将信送到了凤凰县“防剿委员会”。 凤凰县“防剿委员会”是由陈渠珍一手建立的,他亲自出任“防剿委员会”主任,共有人枪两千余。陈渠珍有着“湘西王”的称号,但自从1939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后,蒋介石不放心让陈渠珍守着重庆的这个门户,便夺了他的权,派嫡系部队进驻,将陈渠珍软禁在了南川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陈渠珍才解除了被软禁的状态。不过,他当时对蒋介石已经没有威胁,手里没有人也没有枪,重获自由后选择隐居在凤凰县,靠经营纺织厂度日。 ![]() 从表面来看,陈渠珍似乎已经淡出了当时的军政界,但他曾经掌握过湘西大权,对军政界的事情比较了解,且具有一定影响力。与其说他在凤凰县是隐居,不如说他是在蛰伏。 1949年,沅陵发生了一场兵变,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湘西的局势搞得十分混乱。陈渠珍认为这是一个东山再起的好机会,趁机举兵,创建了凤凰县防剿委员会,掌控了凤凰县的军政大权。虽然他的实力并不算雄厚,但在凤凰县地界,却具有绝对的优势,远非欧文章、吴有凤之辈可以抗衡。 所以,吴有凤将飞机坠毁散落大量大洋的消息透露给凤凰县防剿委员会,就等于毁了欧文章的发财美梦。而对于刚刚掌控凤凰县军政仅两个多月的陈渠珍而言,这笔天降横财,无异于雪中送炭。正为军费犯愁的陈渠珍,立刻派兵前往飞机坠毁的地方,与欧文章争夺那里剩余大洋的归属权。 凤凰县城防大队抵达飞机坠毁的位置时,欧文章的人仍未挖掘完那里的大洋,还在不停地搜寻、挖掘。彼时,欧文章已经挖掘到4000余大洋,正在为此事高兴的时候,就看到了闻讯赶来的凤凰县城防大队了。 凤凰县城防大队的人马众多,枪支也多。欧文章手底下的几十人,在凤凰县城防大队的面前,不值一提。欧文章见到凤凰县城防大队到来,再也没有此前面对吴有凤时的嚣张态度了,反而是一个劲儿的赔笑脸。 不过,凤凰县城防大队的人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抢钱”。凤凰县城防大队的人,强行接管了飞机坠毁的地方,将欧文章一伙儿人赶走之前,还没忘将他们挖掘到的所有大洋全部没收。 ![]() 欧文章敢怒不敢言,吃了一个哑巴亏。他之前的奋力挖掘,全都为他人做了嫁衣,却也只能忍下这口气,灰溜溜地离开了。 凤凰县城防大队赶走欧文章以后,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直接以每天5块大洋的高价,在维新乡、兴德乡雇佣了数十个村民,为他们挖钱。即便如此,凤凰县城防大队与雇佣的村民们,也挖掘了整整5天,才结束了挖掘工作。 同时,凤凰县城防大队此行的收获也不小,一共挖出大洋一万有余,充实了陈渠珍的军费。事情发展到这里,有些读者不禁要问,这架运钞机到底来自哪里?飞机上运输的这十万大洋又准备运往何处? 其实,这是一架来自美国陈纳德航空大队的军用运输机,它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目的地是芷江机场。飞机上的十万大洋,却并非是美国人所有,而是国民党中央财务署,租用了这架飞机,来为他们运送这笔巨款。 1949年,国民党的败局已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国民党溃败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但蒋介石却并不死心,仍然负隅顽抗,企图在西南等地建立基地,继续对抗解放军。想要建立基地,首先要有军队才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蒋介石竟然打起了聚拢湘鄂川黔一带的土匪武装的主意。 这些土匪无恶不作,唯利是图,谁给钱就替谁卖命。蒋介石正是看中了他们这一点,打算以重金收买土匪,来实现他们对抗解放军的目的。为此,蒋介石从国库里拨款10万大洋,装在了50个箱子里,打算租用运输机送至芷江机场,收编土匪武装为国民党正规军,继续与解放军对抗。 ![]() 美国陈纳德航空大队的军用运输机,飞行员是美国人,具有相当丰富的飞行经验,为何运送50箱大洋这么简单的飞行任务,却发生了坠机事件呢? 蒋介石在得到坠机消息以后,勃然大怒,曾派军统局的人专门对坠机原因进行过调查。由于飞机上的所有人员都已经遇难,军统的人根据调查得到的线索,对坠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一番推测。推测结果报给蒋介石后,蒋介石更加生气,原来,造成这次坠机事故的原因,并非是飞机故障导致,很可能是有人为原因。 这架运钞机起飞时,机上人员一共有8人,分别是2名美国飞行员、3名武装押运官兵、1名财 务署押运官员以及他的2名家属。 据调查所知,这名财务署押运官员,职责是监督3名武装押运官兵。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任务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偏偏这3名武装押运官兵,也知道国民党即将溃败,便萌生了劫掠这笔巨款的大胆想法。 当运钞机飞抵湘西上空时,3名武装押运官兵见这里山高林密、鲜有人烟,便决定在这里动手,开枪打死了财务署押运官员。由于财务署押运官员毫无防备,当场被子弹击中头部身亡。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3名武装押运官兵向财务署押运官员射击时,有一些子弹击中了飞机的机身,导致飞机的引擎油路起火,随后发生爆炸。飞机失去引擎提供的动力后,自然无法继续飞行,一头栽进了山涧之中,落得个机毁人亡,大洋四散的结局。 ![]() 由于当时国民党战事不利,军中人心惶惶,对处理这件事情并不太上心,只是草草将尸体掩埋,并拟将两名美国飞行员的尸体送还美国,就没有继续深究。只是将此事通知给驻广州的国民党中央财务署,让他安排妥善处理。 署长吴嵩庆得知消息后,将此事电告给时任湖南省主席的程潜,同时要求程潜出兵,追回丢失的大洋,也没有派人监督,就算是交差了。巧合的事情发生了,程潜下令安排处理此事的人,正好是陈渠珍。 陈渠珍命令凤凰县城防大队大队长余子坤,带人赶往飞机坠毁的地方,将那里封锁并挖掘剩余的大洋。所以,凤凰县城防大队去出事地点抢欧文章的钱,既收到了吴有凤密告,又接到了上面下达的命令。 ![]() 陈渠珍当然会抓住这么好的机会,算上挖掘出来的大洋和没收欧文章的4000余大洋,一共得到了一万余大洋的实惠。但事情到此远远没有结束,得知飞机上一共有10万大洋的余子坤,对于只收回一万余大洋的结果并不满意。当他知道附近村民曾经疯抢过大洋时,立刻就有了主意,带着一百余人,向各个村子而去。 余子坤一来为了达成自己的任务,二来本身就是一个土匪出身,办起事来丝毫不讲情面,向各村村民要钱的方式简单粗暴。余子坤将各个村子包围后,并不对哪些村民疯抢了大洋进行调查,而是直接挨家挨户地进行搜查,并对村民们进行严刑拷打,逼问大洋的下落。 ![]() 村民们哪经得住余子坤如此逼迫,大多数村民面对这种情况赶紧如实交代,将自己抢到的大洋和藏起来的大洋全都拿出来,老老实实的交给他。但有一部分村民确实没去抢大洋,实在拿不出钱来。 出现这种情况时,余子坤就找当地的乡长,让乡长协助要钱。乡长就找到保长,保长就逼甲长,如此层层摊派下去,到老百姓的头上时,就成了每户必须交出80块大洋的任务了。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许多家庭蒙受了不白之冤,为了还这笔根本不存在的“债务”,只能选择变卖家产,直接导致倾家荡产。仅兴德乡,就有100余户因此散尽家财,还有26户选择连夜外逃。 ![]() 余子坤的搜查,一直持续了十余天,共收缴7万余枚大洋。余子坤带着这些钱,返回了凤凰县,得到了陈渠珍的赞赏。加上之前挖掘出来的一万余枚大洋,陈渠珍总共获得8万余枚大洋。 蒋介石因为战事无暇顾及这笔钱,但程潜却始终没忘,他曾多次催促陈渠珍,命他上交追回的巨款。但陈渠珍看准了国民党未来的命运,知道国民党气数已尽,自然不肯乖乖交出这笔到手的钱,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程潜。最终,这笔巨款被湘西的官员私吞,不了了之。 ![]() 纵观此次“天降横财”的事件,最终倒霉的人,其实还是生活在飞机失事地点附近的村民们。他们因为哄抢大洋,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落得个倾家荡产的命运。如果他们能够遏制住自己的贪欲,一开始发现大洋时就及时退走,国民党的那些官员们,又怎么会盯上他们呢? 从余子坤最终收缴回去的数额来看,有一些村民私藏的大洋并未被发现,这部分村民或许会因为这笔钱发财,但获得这笔钱的代价,却是同村无辜者倾家荡产。花这样的钱,良心过得去吗?如果被同村的村民们知道此事,又会怎么对待他呢? 所以,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没有错,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定要脚踏实地地赚钱,远离那些不义之财,才不至于害人害己。 |
|
来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