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非常时期,宅家快一个月了,全面解禁没有一点动静。 今天小区物业上门登记人员信息,似乎进出管控越来越严了—— 发出入证,两天外出一次采购物资; 登记家庭成员身份证、手机,严格管控外来人员...... 打发宅家无聊的日子,网上各种打发时间的“新兴”行为层出不穷,虽然纯属无聊...... 还好,玩摄影的人还有那么多事情可做,也不至于“装蛆”、“数米”。 因为在家里可以拍静物啊!再不济,可以把以前没时间处理的照片翻出来弄弄啊! 于是,这组前年拍摄的黑白纪实摄影《上窑》就出炉了。 这组照片是2017年底在荣昌安富西山雨工作室拍摄的。 因为柴烧不像电烧、气烧那么方便,作品做好之后随时可以烧制。 而柴烧的话,一般一年就几次,所以对没有事先准备的摄影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碰到“的。 西山雨工作室是一家专业从事设计制作烧制的夫妻档柴烧荣昌陶的手工作坊。 工作室年轻的主人管永双、李云杉夫妇毕业于四川美院,毕业之后就来到荣昌安富——中国著名的四大名陶之一荣昌陶的原产地——深耕中国最古老的制陶工艺:手工、柴烧! 别看小管年纪轻轻,现在人家已经是荣昌陶大师级别的人物了,去年他的好几件作品已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和现在遍地开花简单快捷的制陶烧陶”时尚“——电烧炉不同的是,管永双的作品不仅是纯手工拉胚,其烧制工艺更是费时费钱成品率不高的传统”柴烧“。 柴烧陶器因为柴窑里火力不均匀、器物上不同部位留下的火痕形成了独特的光泽和色彩变化、落灰形成的灰釉飘花使古朴沉稳内敛的器物上又赋予了变幻莫测的深邃神秘。 不可复制的火痕与灰釉飘花既是柴烧陶的身份密码,更是她的魅力所在。 正因为柴窑的这一特点,因此在每次烧制之前都要进行精心摆窑—— 根据柴窑里温度高低、火焰的烧灼点等因素将不同器物板放在不同的位置。 摆窑完全靠的是经验,多次烧制后,对自己这个柴窑特性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就连落灰位置的预估,就决定了这一窑器物的价值高低。 摆窑,不仅仅是将物件简单地放进去,你看小管在摆窑时的那股认真劲,完全不亚于一个精密仪器前的操作人员。 为了不打搅小管的工作,这组照片基本上是在窑外抓拍的。 呵呵,说了这么多柴烧陶器,可能大家还没看到柴烧荣昌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吧。 哈哈哈哈,正常啊,因为这篇其实我是展示的是我的摄影作品而不是柴烧陶作品。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下一篇就来个彩色的,让大家看看柴烧陶的独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