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罐驿老街不在铜罐驿镇,这里有有老高精心制作的详细线路图更少不了一大波美图与传说

 景探老高 2022-06-01 发布于重庆

老高每次的探寻之旅结束之后,一大波行程美图总会吸引众多朋友的眼球。

在解答的众多疑问中,最多的恐怕是:这个地方在哪里?怎么去?

时候,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

因为老高的每次出行之所以称为“探寻之旅”,是因为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这次目的地的到达线路。

尤其是老高推崇的“风景在路上”观念,导致你们看到的那些美图也许并不是在旅行目的地所能见到的。

正因为这样,我那些朋友在得知我的出行目的地后自己再去,总是抱怨:我们怎么没有看到那些美景呢?

呵呵,其实这很正常啊!

倒不是老高的照片是“照骗”,只是可能你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或者太在乎预计的结果而忽略了精彩的过程吧。

既然有这么多关注老高的朋友,既然有这么多关注老高行程细节的朋友,老高尽量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每次都尽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行程用更详细的图示向大家展示。

至于有的朋友说:“地图我也看不懂.........”

嗯,这个,那我就没办法了,那还是继续看老高的图文吧!

好了,闲话少说,回到铜罐驿老街!

说到“铜罐驿”,我很早就从现年八十多岁的母亲口中听说过这个名字,那时还是川外大四学生的她就在铜罐驿参加社会实践了。

但昨天我再次向她老人家求证是否是我这次去的“铜罐驿老街”时,她回忆说不是在街上应该是“跳蹬乡”。

原来她短暂呆过的地方并不是我要去探寻的那个曾经繁华的水泽驿市。

三年前,老高曾在自己的多个发文平台上发过一篇关于铜罐驿的推文,但那并不是自己的亲历,只是一篇替铜罐驿政府造势的通稿。

去年底,在拍摄了白沙沱大桥的美照之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它居然也跟铜罐驿有关。

于是,神秘铜罐驿老街的行程就安排在了老高的计划中,直到2020这个特别的春天!

2020年,因为一个新的病毒弄得举国上下齐宅家,抗击新冠肺炎的肆虐传播。

3月下旬,重庆已经连续二三十天没有出现新增病例,疫情防控级别逐步下调。24日主城很多小区宣布解除防控,市民们可以自由进出了!

于是,老高驱车向铜罐驿出发了!

虽说没去过铜罐驿老街,但根据老高的以往的“探寻”经验,估计应该是在铜罐驿镇。

于是,掏出手机调出地图,输入“铜罐驿”,选择了高速优先,从渝中区一路向西,前进!

高速免费,一路上车辆不少,但似乎还是没有往年长假那么疯狂的堵车。

按照导航下了高速,继续往铜罐驿镇前行。

在进入场镇前,路边一块旅游路标上标明了“天主堂”、“周贡植故居”,这两个地方都是铜罐驿有名的文物古迹,相距不远,以后大家去了都可以看看。

但由于这两处文保建筑是在左右两个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先选择去了中共四川省委成立的地方——周贡植故居(这次行程错过了天主堂)。

但不巧的是,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周一闭馆时间,没能得以进入故居内部,只参观了一下修葺一新的外部环境。

离开周贡植故居后,继续开车在镇上找寻老街的踪迹。停车问了几个人,他们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按他们说的地方前往后,老高一片茫然.....

最后,终于搞明白了,原来我们要去的老街并不在现在的铜罐驿镇上。

现在的铜罐驿镇跟其它场镇是在原老街老场镇的基础上向外扩展的形式不同,它是完全搬迁到一个远离老场的地方新建的。

下图就是铜罐驿镇和铜罐驿老街的位置图——下面一大坨是铜罐驿镇,上面箭头所指的小点是铜罐驿老街,现在地图上的名字是“铜罐古镇”。

怪不得,我导航输入“铜罐驿”,到的地方真的是南辕北辙。

终于问清了铜罐驿老街(铜罐古镇)的大方向,于是,继续前行。

但,这是一个很小、很容易被忽视的岔路口,反正我是无意中发现的。

下图拍摄的方向和我车行的方向是相反的,虽说路口有一个“铜罐古镇”的标牌,但我从下面上来是看不到了。如果是从重庆主城区过来按导航走(导航的地点不错的话),就应该是和这个拍摄方向相同。

这个路口旁边有农舍,带一块不大的院坝,也许经常有人驾车前往老街(车辆是不能进入老街的),所以这个农舍的主人就将院坝用作了收费停车场,停车五元。

老高正在考虑停车的问题,看见一辆小车开进了那条通往老街的小路,于是老高也开了进去。

进去之后才发现是一条很窄的机耕道,如果进来的车多,让行、掉头都很麻烦。

开到上图中“可掉头”处,因为不清楚前面的路况,就打算把车紧靠一栋房屋边停在这里,这里稍宽,不影响往来车辆的通行(所幸当天几乎没什么车辆进出)。

停车之后,我们从图中标明的“人行小道”步行前往,沿途风景很好,特别是那条古栈道很有味道。

事后发现,小车可以继续沿着土路往前开,开到图中“小块空地”处停车。

但是如果周末前来的游客众多,老高还不建议把车开进这条小路,否则有可能堵在里面都出不去。

穿过这条铁路就正式进入残存的铜罐驿老街了。

老铜罐驿是一个千年古镇,曾经依靠发达的水陆交通,成了重庆著名的水上驿站。

从地图上看,老铜罐驿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前面一大片水域形成一个天然港湾。

据当地居民说,在当年鼎盛时期,这个港湾每天停靠着几百条客货木船转运着南来北往的各种物资。

上图中,红色范围是现存老街,紫色,范围是古镇老房子拆除前的范围,黄色是当年木船停靠的范围。

曾经三街七巷里的那七十多家饭店、客栈,成了老铜罐驿人心中永恒的荣光。下图这条石梯通往当年的大码头,这条石梯两旁有十多家餐厅茶肆。

但后来,随着陆路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水上运输的优势逐渐衰退。

尤其是八十年代中后期,铜罐驿政府全面搬迁至新址后,老铜罐驿就彻底失去了所有功能——不管是商业还是行政。

由于当地居民也逐步搬到新场镇,老铜罐驿的建筑也逐步破败垮塌。现存的老街不过三五百米,常住居民只有七家十几人了。

但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还是吸引了很多主城区的市民前往。

在前来打卡的游客中,很多都是匆匆而过,其实,老街里还有很多故事。

今天这篇就写到这里,下一篇老高来告诉你:

为什么老铜罐驿这个千年古镇的残存建筑看起来都是六七十年代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