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诸暨斗岩行 偷得浮生半日闲;炎炎夏日访斗岩; 山奇林幽石径斜;空山无人青苔难; 心印亭旁丹崖侧;大佛诵经声喃喃; 忽而扶梯上琼台;石屋大鼓震宇寰; 石阶尽处疑无路,绝壁崖侧径漫漫; 斗岩山高两百丈,手脚并用似猿攀; 如此辛苦为哪般?会凌绝顶赏天蓝。 ——烟灰钢 戊戌年四月初十,有幸游学诸暨,闲暇时,遂与友相约攀斗岩。 斗岩者,陡岩也,地处城西南牌头镇。山高虽仅百五十丈,然居于宁绍平原,突兀峥嵘,孤峰插天。
至斗岩村,下车步行前往。只见脚下杭金高速紧挨大山,宛如丝带缠绕斗岩。一桥横跨高速路上,直通斗岩大门。
网传失实?亦或是人品爆发?意外惊喜,不虚此行,众人遂大乐! 进门,沿景区的主道石阶缓缓上行,景深林幽,实乃避暑好去处。偶有岔路,分别通至东山门与千佛朝阳观景台,因游玩时间有限,遂忍痛弃之,只为登临斗岩绝顶,一览众山小。 谈笑间,不觉行至心印亭,一石砌假两层六柱圆亭尔。略作休息,透亭西窥,隐约见对面崖边一石佛之头像,宏伟壮观。石佛轮廓临崖天生,只是五官稍作修饰,是为斗岩大佛也。
石屋后堂置有一直径约摸两米有余之大鼓,端是壮观,号为“天下第一鼓”也。大鼓可敲,凭诚信扫码付款。余等不作此无聊之事,赏景乃为目的。 立于巨石之巅“琼台”上,环视四周,三面青山环抱,形似夏莲盛开,而居中之琼台,无疑就是那莲之蕊了。 面西而观,大佛模样更是清晰可辨。眉目慈祥,呈入定状,似乎在喃喃诵经,肃穆而壮观。 下琼台,继续沿石阶上行,至半山腰“金井龙潭”。两山崖夹峙下,一座重檐石坊封潭,坊门紧锁。透门深窥,只见石隙灰暗深幽,有泉水淌出,积成一广两米之深潭,潭水清澈甘冽,常年不涸。潭口有一盘龙石柱,似为新修。往内细看,只见深处幽暗中,一彩雕巨龙首在潭水里忽隐忽现,有点瘆人。 龙潭右上是龙王殿,黄色山门嵌于两山壁间,朱红大门铜锁环。门楣上题有“灵雨桑田”四字。惜山门禁锁谢客,无法入内寻觅仙迹,甚为遗憾。 龙潭左下方似有一道石阶通向绝顶,道口却为铁网封闭。本为探顶,岂能为一区区铁网拦路,遂越网而入。
登山者不喜石台阶,最喜这较原始的山路。辗转攀缘在峡谷中、悬崖边,每次回眸,每个孤僻的角落、每个跃动的身影,在眼里都是一道景。 一番穿越,气喘吁吁。攀至山岗垭口,路有三岔。前行为下山泥道,路况较好,不知所终;左右则各为一崖壁间的登顶小径。目测右行的山峰略为高些,遂择右攀绝顶。 登顶之路,愈加艰险难行,须时不时的手脚并用。但常年户外穿越,这点攀爬倒也不在话下。 千辛万苦,只为登顶,极目楚天舒。白云蓝天,似乎触手可及;脚下群山蜿蜒俯卧,如龙遁游;远处村镇房屋叠磊有序,尽显繁华。静坐绝顶,静思遐想,那山风习习扑面,空气清新,心旷神怡。 会当凌绝顶,纪念须留影。各种角度的取景,各种姿势的摆拍,还有凌空一跃的勇气,只为留下这登顶的美好。心,甚是酣畅。 无限风光在险峰,丝毫不觉时间的流逝。直至金乌西去,方兴尽下山。 原路返回,又是一番折腾,愈发小心翼翼。至景区大门,已是傍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