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哦啦,西葡!︱骋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日子(4)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西

2019年7月25日    一个人一座城

第1篇    圣家族大教堂

今天将尽享高迪艺术,我们要走访三个高迪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圣家堂、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均是世界文化遗产。

早上,大伙儿起床后,仍然不紧不慢的准备着。突然,小狐狸发现圣家堂门票上的预约时间马上快到了,于是急急忙忙的出发。

从公寓疾走至圣家堂,途中穿过了好几条街,才用了十分钟。

圣家堂是今天最主要的一站。只要随便打开一份有关巴塞罗那的旅游攻略,这都是首推的景点。

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烂尾楼”,从1882年至今130多年了,依然还未竣工。虽然还在建设中,但一点也不妨碍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圣家堂应该是高迪的执念,他把人生最后的四十多年都献给了这座教堂。执着和追求极致的完美是高迪对建造这所教堂的态度,面对人们对能否完成的质疑,他说,“我的客户(上帝)并不是着急”。

除了对建筑艺术的追求外,作为一个虔诚宗教徒的高迪,他就像中国历史上佛教里的高僧大德一样,冀望给他信仰的神建造一座无与伦比的人间天堂。

整座教堂有三个结构和装饰各不相同的立面,分别是东边的诞生、西边的受难、南边即将完工的荣耀立面。其中惟有诞生立面是高迪在世所修建的。他可能也意识到,这么浩大的工程,即使他耗尽一生也不可能看到教堂竣工。所以他只尽力的完成了一个立面,但为后来人指引了建筑的范本和方向。

整座教堂的外部气势非常的宏大,外部众多高塔耸立,据说建成后会有18座,将分别代表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四使徒,以及十二个门徒。而高塔下的外表则是繁复的各种雕塑,自然洞穴、山脉、花草动物及各种宗教传说故事是主角,美轮美奂,非常的有可看性。

当然,要理解这些雕塑的寓意,需要相关的资料和宗教知识,而我只是用一种仰望的姿态感受这些艺术的精美就行了。

高迪的成就更在于,他颠覆了西方传统所有建筑技法,把他自己的曲线主义发挥到极致。非常大胆前卫的使用了螺旋形、抛物线形、双曲线、锥形、波浪形等,使得建筑没有了僵硬呆板的直线和平面,整座建筑充满了动感。

自然主义也是高迪的一个重要特点,每一处构造都似乎能看到自然的因素。比如教堂里面众多的柱子,顶端都成“Y”开叉。从力学上讲,这可能使得整座教堂更加的承重和稳固;从仿生学上讲,这些密集的柱子,就像一株株参天的大树,而柱子撑起的曲线型穹顶不正是一个个的树冠吗?教堂的内部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森林。



漫步在可容纳万人的教堂内部,当阳光穿过宽大的彩色玻璃后,折射出柔和而静谧的光芒,洒向“密集的树林中”,让整座本来有些压抑的“森林”活了起来。即使游客声音很喧嚣,但你依然可以感觉到教堂气场所带来的神圣之感和心灵震撼。


据说,教堂的诞生和受难里面的塔楼都可以登塔,但我们没去,就是静静的站在教堂里,如同森林里的一只微小的蚂蚁,在密林间沐浴着一丝柔和的阳光,仰望穹顶,体会着这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如痴如醉。

虽然不信仰宗教,但不妨碍我赞美这伟大建筑艺术的魅力。留个念想,或许真的在2026年建设完成后,有机会再来欣赏。

第2篇    米拉之家

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白色的外墙呈波浪般的形态矗立在格拉西亚大道上的一个转角处,异常的惹人注目。

从入口进入后是中庭,四面被房屋合成环形,中间则是一个内嵌天井的结构。正是这样大胆前卫的设计,使得公寓的每间房屋都能达到双面采光。而抬头仰望,天空似乎被建筑禁锢了起来,圆滑的线条把天空勒刻成了一轮渐盈的凸月,颇为巧妙。

坐电梯直达屋顶。

第一眼,瞠目结舌的震撼。我似乎觉得自己走错了片场。这还是屋顶阳台的应有的画面吗?这分明就是一个荒诞不经的魔幻世界。

屋顶地面是立体的,呈现高低错落如同波浪板的起伏。各种建筑包括栏杆很少有直角,优美圆润的波浪线才是这里的主题。

更让人诧异的是,屋顶上散布着各种被高迪艺术夸张和扭曲的类似雕塑般的建筑,大大小小、数量众多。既有单个矗立的,也有排列整齐的。

有些外表上贴满了马赛克,有些仅是土黄色的柱体,在阳光下相互辉映,很是诡异,却又让人觉得很萌。不经意的就产生幻觉,似乎它们不再是一座座冰凉的建筑,而是一个个卡通世界里的海中精灵,或者是一队外星来客。其实,他们只是一个个烟囱和通气竖井的华丽转身。

若是夕阳时分,这里的马赛克精灵与自然色彩、光影融为一体,不规则的造型、趣味的外形,那感觉绝对的梦幻。或许只有天才或疯子才会有这般前瞻的想象力。

看完天台往下走是阁楼,抛物线型的跨拱结构,就如鲸鱼的脊骨一般,线条非常的优美。而巧妙的采光系统,更让这洞窟般的阁楼不是那么的压抑和阴森。这里便是展示厅,通过实物模型和视频,呈现出高迪设计的所有灵感来源和超乎常人的创造力。

再往下便是生活区了,目前只有几层对外开放。回廊式的房间格局,各式的豪华家具充斥在不同功能的房间里,尽显奢华。

而且,米拉之家是没有传统所谓的承重墙的,完全靠支柱来承重。只要住户愿意,随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重新改变房间的格局,这在当时是多么大胆而有创新的设计啊!

充分的感受高迪那放在一百多年前绝对疯狂的设计,而且细节之处尽显精致与舒适,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够大胆、够新潮。

然当时的女主人米拉不喜欢这设计,甚至拖欠费用被高迪诉上法庭。但她情不知,若不是这精美绝伦的建筑,今天的她,有谁还能记得?

第3篇    巴特罗之家

如果说参观米拉之家,是惊艳于高迪的整体设计和那充满视觉幻想的屋顶。那么巴特罗之家,就是来欣赏高迪高超的内部装修艺术了。


巴特罗之家也位于格拉西亚大街,这里有很多的房子外形独特,令人好奇。而巴特罗之家在一众房子中,更是引人注目。

设计依旧延续了高迪那没有棱角的曲线波浪状。房子的外表的一二层显然仿的是溶洞的模样,亦或是张开的大嘴,非常的另类。而墙体表面,用蓝色基调的彩瓷砖拼铺,甚是引人注意。

巴特罗之家创意取自圣乔治刺杀恶龙救公主的故事。所以整个建筑的装修都围绕着这个故事展开。据说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英雄,鳞片状拱起的屋顶是巨龙的脊背,镶嵌彩饰的玻璃和构思独特的阳台则是面具等等。当然我是看不出这样的寓意的,只是简单的觉得这座房子的精美另类和不拘一格。

设计也秉承了高迪一贯柔和的曲线、波浪形风格。各种角角落落线条与形状的处理、细节的构造,都匠心独具,彰显出高迪惊人的想象力。哪怕是一扇窗、一角转梯,甚至一个小小的门把手,都是那样的独特,很少雷同。

我最喜欢的便是大厅的构造,只觉这里是整个巴特罗之家的精华了。螺旋形的天花板和顶灯构造令人炫目,童心十足的壁炉让人暖意十足,即便是一扇过道门框也是魔力无限。

从餐厅出去竟然发现一个偌大的空中庭院,令人难以置信。源自的地面和花坛上铺上来马赛克,给人一种五彩绚烂的视觉效果。畅想一下,夏日的傍晚,一家人坐在庭院里聊聊天、喝喝茶、吹吹风,这感觉无比的奇妙。

屋顶也是一个亮点,屋脊被设计成了龙脊,而烟囱也被设计则是代表了勇猛的圣乔治的利剑。虽然精美绝伦,但对于先看过了米拉之家的我们,再看这屋顶就没有那么的激动了。

当然,还有很多独具匠心的细节,则需要仔细耐心的体会了。

一天赶场子般的游览了三个高迪的代表性建筑,虽然身体上有些酸楚和疲倦,但精神上无疑是收获满满的。就喜欢这样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后记:

明天就要提车开启自驾了,其实巴塞罗那还有很多的网红地由于行程安排的关系没有去,非常遗憾。比如圣保罗医院、博盖利市场、国家艺术博物馆、加泰罗尼亚音乐宫等,就当留给未来的自己一个再来的借口吧!

——烟灰钢  写于2019.8.29晚

烟灰钢

一个普通的体育老师,热衷户外、喜爱旅行,喜欢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每一次的足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