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驴行永嘉碧油坑-林坑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作者:一如既往



无法像顾少强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样洒脱与了无牵挂,但却可以成为“偷得浮生半日闲”背上背包拄着登山杖穿行山林的一头 “驴”。

自5月3日经11公里多的“仙居山背至雪洞”驴行后,发现做头 “驴”真真酸爽!于是在5月17日再次跟随村长出发。

经过约两小时的车程,在一瀑布前下车,眼前一挂细练飞泻而下,崖是极高极险,虽听不到水流直击而下的轰鸣,但隐隐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气势。

在崖边寻一径山路,原是砌石而成,“之”形迂回而上,怕有一、二百级吧!爬山难,爬极陡的石阶更是挑战。步步为营,不久就有粗重的喘息声,汗水也及时滚落。

石径尽头是一条盘山路,也是永嘉碧油坑村口。一潭碧水静卧青山绿树间,青翠透亮,恰似上天把一颗翡翠硬生生嵌在了岩石间,难怪题桥名为“凝碧桥”。若是潭边种几树桃,就美成了李白诗中的“桃花潭”了!


这潭是瀑布之水源,立于瀑布之顶自是无法观其全貌,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于是绕道斜对面,那是绝佳的位置,不单单能观赏瀑布,还可远眺连绵群山,远岫出云,一缕炊烟袅袅而升,就是不一样的烟火!俯瞰山间公路,如织如练,盘旋而来。突然瀑布水势暴增,由一条增至两条,形成二龙戏珠之式,以万钧之力直奔崖底,绝壁千仞,猿猱愁攀,蔚为壮观。

碧油坑村是个不大的村落,处处古树森森,可见历史悠远。村尾古道边的合生树尤令人称奇,树冠方圆亩许,树身须4、5人方可合抱,乍看是红豆杉,细看是树中有树,大自然之神妙果妙不可言。古道便从树旁经过,崎岖而上。

天空飘着微雨,打湿了古道;我们撑着伞,撑活了古道。本来易行的古道变得湿滑,路面落着厚厚的腐枝腐叶,透过路外沿密密的树丛仍可见山的陡峭,几乎九十度垂直。一行人小心翼翼,一小男孩跟在村长的身后走的飞快。各种小动物不时夺路而过,似乎受到了惊扰。

深入山林,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清新、静谧、安宁。此时假若一条长蛇突然现身,你会和汉高祖一样挥剑斩之以成霸业,抑或焚香祈祷敬若神明,还是恍然白娘子以身报恩?后来才知道,它是来警示的:一声声颤抖的尖叫、一条条蠕动的蚂蟥、一道道流血的伤口······惊悚么?

大家不断的停下来想法摆脱纠缠不清的蚂蟥,不停的跺脚,不停地催促加快脚步逃离这梦魇般的蚂蟥区。终于来到一不知名的村庄,大伙惊魂甫定,再次严查漏网之蚂蟥,勇敢的小男孩终于被万恶的蚂蟥吓哭了。摄影师章荣祝专心镜头、心无旁骛,老王同志藐视敌人、淡然处之,秋水谨慎至极、心有余悸,一众人等成了蚂蟥的饕餮大餐。

村里虽有几座土房,却难觅人迹,偶闻三两犬吠,道仍有人居。一翁一妪,清瘦捷健,老妪鹤发童颜,容貌秀丽;门前水田如镜,溪边杜鹃似火······若田中添几头耕牛,路前迎一群孩童,院落鸡鸭成群,溪头捣衣声声,则桃花源是也!

继续前行,来到半岭村,此处为典型的梯田地形,虽地势落差极大,但视野良好极为开阳。如果没有道旁的标牌,根本无法意识到这是村落。放眼望去,只有古道旁孤零零一幢木屋,木梁坍塌,瓦片零落,门前杂草丛生,乌黑黑地立在那里,宛如风烛残年的老人。但从形制来看,当初的宏伟雍容依稀可见。或许从这屋里繁衍走出的子孙早已遍布五湖四海,贪恋别处的富贵了吧?但老屋仍在守候,强撑着残躯,守候着前生今世的繁华,守候着曾经的络绎不绝,守候着得得的马蹄,但我们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四个多小时的跋涉后,我们到达了林坑古村,这是个神奇的村子,身处深山却无蚊蝇。涓涓溪流穿村而走,座座廊桥跨溪而过,家家民宿临溪而建,更有一大丛开得正艳的花迎着小桥流水含娇带媚,有的一朵两朵更可爱地越过篱笆探出身来,忽然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斗胆改写“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但闻山谷跫音至,却把娇羞迎客归。”

来吧!做一头“驴”,做一头“驴”背驮着“生活的苟且”,脚下却可以行走出“诗和远方”的“驴”。

小伙伴的美文,敬请欣赏

1.痛并快乐︱记永嘉碧油坑至林坑徒步

2.遇“蟥”记︱千里大逃亡

3.一盒自热饭引发的爬山

4.行行摄色,不负春光︱记2020.3.19仙居饭蒸岩快乐徒步之旅

5.老屋,外婆

6.童话青龙山

7.南普陀寺与白城沙滩︱【喵无】的寒假厦门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