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言 已是夏日炎炎,原本也该休山了,但奈何群友激情呼吁,于是再走上一回。 虽活动公告发出,安排温州大罗山,走石竹-龙脊-蘑菇岩-莲花石-瞌睡犬-双岙村一线。但天气预报这星期均多大雨暴雨的天气,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一直在观望着天气的变化。 周六傍晚,淅淅沥沥了一天雨后,天边霞光溢彩,彩虹高挂。老话说,“晚霞行千里,朝霞不出门”,于是心也就安了。 活动老规矩,车载为限,22人不超标。参加者为:小卒不过河、晨曦里、慢步云海涧、解国卿、幻想的女人、刀尖上的舞者、水之境、三点半、挖苦DD、孔老先生、一如既往、不懂先生、燕燕、小颖、冬雨飞扬、开心就好、李国华、魏、阿文、东泾、轻捻流年、拼搏奋斗。 “夏”闯罗山 至温州瓯海茶山的石竹村,需要两小时的车程。出发前,雾气弥漫,一直忧心忡忡,担心高速封道。幸运的是,雾气没有影响高速通行,我们顺利的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远山峻岭被雾气所锁,随着太阳慢慢探出了头,云蒸霞蔚的,风光一时无限美。天气好,心情也好,看来这次将是一次酣畅淋漓的畅游啊! 车至石竹村,上山开启寻景之旅。 从石竹至龙脊,都是游步道台阶,二十多分钟,不远也不累。杨梅也快成熟了,一路上,随手摘上一两颗,有些甜、有些涩,口齿生津,让人解乏不少。 嬉笑间,到了山岗。大罗山最著名的景致——龙脊就隐匿于山岗左边的谷中。与其他地方所谓龙脊不同,这里的龙脊才叫真龙脊,逼真程度接近百分百了。 只见谷中的岩岗上,卧趴着一条石龙脊骨,由多达23块长短不一的巨石相连,头高尾低,龙身宽约5米,蜿蜒庞大的身躯长达40余米。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断裂的巨石首尾相连,头粗尾小,使得龙头龙尾、椎骨关节,惟妙惟俏。 我已来过龙脊很多次了,今天倒也抱着一种淡然的心态在欣赏。而众多的伙伴们第一次来,顿时被这龙脊的雄姿震撼住了,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 早些年,是可以攀爬上龙脊背的。但从去年开始,通往龙脊的小径被铁丝网封闭了,再也不允许攀爬了。不过既来之,不亲身再上一次龙脊,未免有些遗憾。于是想办法穿越铁网,再上去抚摸一番。这真是:“罗山隐真龙,一觉亿万年,壮胆骑龙背,翱翔云霄外。” 告别龙脊,继续朝前行进。今天的天气好,蓝天白云下,一路花岗岩体的罗山巉岩重重,崔巍竣险,风光让人陶醉。 在一个岔路口,左转从小径往瑶溪方向走,绕行到龙脊的背后山谷中。虽是小径,其实大部分都是行走在阔坦陡峭的花岗岩壁上,天高云淡,豁然开朗,每个转角都有让人心怡的风景。 这不,山岗上,一只巨大的石龟正探头吞云吐雾,似乎在不停的汲取这方天地之灵气。它真的太投入了,根本没察觉我们正悄悄的接近,拼命伸出去的头来不及缩回就这样定格了,化身为一尊巨大的石龟像。 巨大厚重的龟身是个眺望山野的好地方,上龟背虽有些困难,但也难不倒我们。推一把、牵一下,互帮互助也都越上了石龟背。在上面摆个造型留个影,倒也趣味盎然。 离开石龟,从石条路往下,就是龙潭。龙潭是个小型的水库,水质清冽,澄碧如翡。但如果是滋养刚才那真龙的潭,这似乎也太逊色了,我想只有大罗山天河水库或许才配得上。 大罗山除了美轮美奂的石头外,就是山中大大小小的各类水库了,有山有水,山的刚,水的柔,石的灵奇,交相辉映,这里的一切也就更加的精彩纷呈了。 我独对龙潭边的巨石感兴趣了。石条路从巨石那如斧劈刀削的缝隙间蜿蜒穿过,两边是壁立森然的岩壁剑峰,光影斑驳,有些梦幻,宛如穿越桃花源的那条时空隧道。 这山从不孤寂,即使在这炎热的夏日,一路上也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往来寻觅。这不,在蘑菇石下,就邂逅了四五个温州当地的游客正对着鬼斧神工的巨岩留影。 蘑菇岩也是大罗山的经典石景之一了。两巨石天然相叠,底端的巨石不高也不大,却托起了宽达七八米的伞状巨岩,整个形状就像一只巨大的磨姑竖立在这山中。 上天好像特别眷顾这方土地,用尽洪荒之力,在这山间雕琢出了数不尽数的天然石像。行走在大罗山中,身边会时不时的冒出一些象形逼真的神奇石头,让人应接不暇,神乎其神、惊叹不已。 天气实在太热了,不再拘泥于一石一景的纠缠,疾步行走。翻过一处山岗,来到了谷中一处只剩下断墙残垣的废弃村庄。转而沿小径横切,一段漫长的看似极其凶险的岩壁陡坡映入眼帘。 倒不在乎岩壁的陡与险,而是大中午顶着炙人的烈日行走在光秃秃的花岗岩坡上,几无遮阴之所,皮肤都好像要被烤焦了。不再停留,赶紧上穿,寻个密林休息调整一下,顺便享受午餐。 餐后满血复活,又开始征程。大罗山确实是大,我们从瓯海茶山出发,一路游玩,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龙湾境内的大罗山这边。 不经意间俯瞰脚下山谷,一座狭长高低迭筑的水库映入眼帘,池水湛蓝澄清,如翡如翠,不知是不是我们目的地的双岙水库。而此时也有户外路标指向水库方向,于是离开轨迹下坡寻觅。 下行一段后,感觉山坡太陡峭,又担心计划中的莲花石、瞌睡犬会错过,于是又折而强穿向上。这一段几乎无迹可寻的山坡狼藉丛中强穿,让我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体力。不过一段风化的沙砾坡,也让我们感受了一番滑沙的趣味。户外就是这样,总是在不经意间有别样的收获。 回归预设路线后,穿过一段幽暗的密林竹林后,重见天日,周侧的石景又开始丰富了起来。这里便是此行最精华的路段之一——莲花石峰丛了。 虽然山坡上石景群林立,但那朵巨大的莲花,无疑是其中最抢镜的了。山崖端,巨石簇拥成群,或立或卧,或垒或靠,一块块交错横生的巨石,就像一片片绽放的莲花瓣。而整朵莲花,又恰似一巨大的莲花宝座,尤其在这充满神奇的大罗山中,莫非是哪位神仙遗留? 众人争相攀爬在朵朵莲瓣上,或靠,或卧躺,或打坐,组合扮演出一幅十八罗汉修真图。这真是:“罗山福地有仙人,莲花宝座天作成,瓣瓣均蕴仙灵在,形摄众驴来修真。” 莲花石朝峡谷的其中一瓣,是最具摄影的角度了。小心翼翼的爬上光滑的莲瓣尖,端坐眺望,故作沉思,脚下悬崖深邃,我却岿然不动,别有一番意境。 从莲花石悬崖边的小路向下行走,一路石景琳琅满目,石坡石壁遍布,风光无比迤逦。 其实这个时候,好多伙伴都已弹尽粮绝了,太阳烤得口干舌焦,呼吸窘迫。偶有石缝隙流出的山水则是此时的圣泉了,一个个拿出空空如也的矿泉水瓶去接水,尝一口,甘甜如怡,沁人心脾。 海拔不断的下降,山下的双岙水库也越来越清晰,终点快到了,原本有些沉重的脚步似乎也变得轻盈起来了。 在山路旁的一座电力高架下,一块巨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就是一路上遍寻不见的那只传说中的瞌睡犬了。一块巨石顶,一小块偏平有型的石头斜贴在上头,形状就像一只狗狗耷拉着的脑袋,似乎闭着眼在打瞌睡中,样子憨态可掬,形象极了。 绕过狗狗,继续下山,沿着水库边的路转到安仁寺,结束了本次的大罗山穿越之旅。 炎热下的艰苦驴行,俏趣生动的神奇石景,随手可摘的涩涩杨梅,再收获满满好心情,或许,这一趟“夏”闯大罗山之旅,值了!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0.6.2 行 2020户外之旅 爱生活、爱户外、爱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