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松潘古城-牟尼沟-川主寺 游览景点:牟尼沟扎嘎瀑布、黄龙风景区 今天,据肖导说,会比较休闲,所以不赶早。 但对于我来说,宁愿早出门,在景区的时间可以多一些。 先去的牟尼沟景区。牟尼沟景区离松潘古城不远,也就不到二十公里的车程吧。景区分两个部分:扎嘎瀑布和二道海,都各需买门票,或者联套票。我不知今天是去牟尼沟的那个景区,反正跟着导游走就行了。其实我想两个景点都能安排,非得选其一,或许还是二道海景色好。 车行没多久,就到了山口的景区购票点,才发觉去往扎嘎瀑布。 车子沿山路直接开往景区里面。扎嘎瀑布景区有上下两个停车场,考虑到众人海拔和众人的体能,直接开到了上停车场。其实,这样少了沿路游步道的很多景点,但集体行动,也不好多讲啊。 沿着游步道,徒步穿越原始森林,感觉浑身冷飕飕的。不过森林的高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啊!导游也不时的提醒,要深吸气,清清肺。 景区除了原始森林风貌,最大的特色就是瀑布了。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处叫佛扇瀑的景观,在栈道上边的沟坡上,流水铺泄而来,迂回开阔,就像展开的巨大佛扇,故而得名。 继续上行少许,一阵歌舞声传来,歌声非常欢快。抬头窥之,只见一条高近百米,宽约三十多米的瀑布从山坳林间冲出,沿着层层叠叠的黄色钙化台阶飞奔而下,声如洪钟、震耳发聩。如万马奔腾般的流水,又似一条洁白巨大的哈达,是献给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最好的礼物。这便是传说中神秘的扎嘎瀑布了。 瀑布下的观景平台上,一群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藏族同胞正在载歌载舞。也不知这是景区的安排,还是原来的游客或是当地的藏民?我想,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藏族人对于山和水的崇拜都非常的神圣。 他们的快乐很快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也深深的感染了我们,让我们也变得兴奋起来。我们也鼓足劲的在瀑布前或坐或立,蹦啊、跳啊,瀑布就是那洁白的画布,而我们就是那五彩的动感画面。 瀑布边本来有栈道可以上到瀑布顶端观景的,可惜地震后有一段坍塌了,尚未修缮,不能上去一窥究竟,一些遗憾呐! 下山途中,反正时间有的是,顺便在景区里路边的牟尼后寺溜达一番。 始建于1663年的牟尼后寺位于扎嘎沟内,海拔3045米。寺院背靠着原始森林,正面是隆岗沟,左上面是气势宏伟的扎嘎瀑布。牟尼后寺属于格鲁派(黄教),寺内藏有大量珍贵的藏传佛教文物。 满目的金色是藏传佛教最为醒目的特色了。一般的佛塔都是涂白的,而这里却也是鎏金的,进寺院大门,山坡边一排八座的金塔让人眼前一亮。佛寺的屋顶和很多的转经筒也都是鎏金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端是庄严。 转经筒是藏传佛教的最重要的标配之一了。在牟尼后寺里,只要是大殿的廊下四周必有转经筒,从其材质和颜色很清晰的可辨出年代的不同。大殿与大殿之间的路上,也有转经筒勾连,让信徒有了转小圈和转大圈的不同选择吧! 寺庙里有很多虔诚的藏民正在转经。对于转经,以前有些稀里糊涂的,以为只是把经筒转动便可。现在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手势不能直接碰经筒的,而是推动经筒下方或经筒外面竖立的木架使其转动。毕竟经筒表面印刻有很多的佛教经文的,可不能亵渎。 游览牟尼后寺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在庙前藏民家转悠时,正巧听到喇嘛召唤念经的讯号,有些好奇,循声而去。 只见那座最为雄伟的庙宇前,两个小喇嘛正吹着柄长长的铜钦,发出了集会的讯号。随着声音的悠远散发,众多居家休息的喇嘛循声从四面而来,开始了今天的功课。 铜钦,又叫大法号,是藏族藏传佛教所特有的铜管乐器之一,主要用于盛大庆典或召集见臣民。据藏文史书和有些早期壁画记载,铜钦早在公十世纪以前就在西藏出现。铜钦的铜身分三节,可以收缩。吹奏时拉长,它的音阶只有三个音,音色低沉而威严。 吹奏铜钦,需要很强的肺活量吧!看着两个小喇嘛鼓胀通红的脸庞,可以想象这乐器的吹奏难度。以前在电视中见过铜钦吹奏,这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真不可思议啊!加上喇嘛头上那像鸡冠一样的帽子,让人顿觉新奇。 牟尼后寺的巧遇,满足了我对神秘的藏传佛教的一点点好奇心,此行值了!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0.8.21 旅 2020松潘-九寨行 爱生活、爱户外、爱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