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不了远方,那就走读身边的风景(4)︱黄岩松岩山前山景区石大人-莲尖坪小走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但是现在疫情特殊,只能暂时抛掉苟且,寻寻身边的诗和风景了。


和墨人是老搭档了,继续邀约,随便寻个地方小游一番。

本来准备去黄岩山的,但半路由于堵车心烦,干脆调头往焦坑(澄江),去找那巍然耸立的石大人“玩耍”去。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石大人,当地人又称石陀人,是一块高约十几丈的人形天生巨石,就在焦坑的松岩山上,过往澄江时,抬头就能看到。形态逼真的石大人,也是黄岩一个著名的地标景点了。它可不仅仅是一块巨石哦,据传它与温岭五龙山上的石夫人有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相传,石陀人与石夫人一见钟情,私定姻缘。可是在封建社会讲究父母之命啊,当两人相约私奔时,女方被其家长发现关了禁闭,不能赴约。而痴情的石大人则一直站在松岩山上盼望等待,最后失望伤心的他化成了石头。后来,温岭的石夫人听说后,悲痛万分,也殉情而死化为了巨石。

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就像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被封建制度活生生的拆散,只能两地相隔,天老地荒心不变的痴痴相望。从此后,两块人形的巨石也均成了当地的一个美景,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则流传至今。。。

车停石柜岙工业区,循步前去。石峰路尽头,有一石峰禅院的牌坊,指引着上山路线。可惜夹在工业区厂房间,有些悲催啊!

抬头仰望,石大人搁在了厂房顶般的感觉。山坡巨岩林立巍峨,当地又称为石峰岩。可惜上山的路旁坟墓密集,颇为煞风景。遥望石大人,移形换影变化了,与周边的巨岩组成了一只硕大的笔架。继续深入,石峰岩的秀色也慢慢浓郁起来。

石峰禅院,位于半山腰,大门紧闭,没有细看,继续沿古道上行。山路曲折蜿蜒,幸而大部分路段不陡,倒也轻松。

而透过枝桠间瞭望,那石峰岩又变幻了,一化二,二化三,三尊人状巨岩巍然耸峙,仿佛是道家三清般的存在。

走走歇歇,很快就到了山岗垭口。左右山脊均有巨岩景观耸峙,今天时间紧,不能细看,于是选择右行石大人方向。


石大人处于石峰岩的最前端,我们此时所处的位置在岩石的身后,一个人工建设的观景平台,四下风光优美。在这里,只能临崖看到石大人微露的侧身。不过从这个角度看石峰岩,只见峰柱巍峨,气势凛人。

这里曾准备开发过飞拉达运动,但不知为何又被叫停了,如今成了半拉子的工程。纵观石峰岩,悬崖峭壁间到处是一拉好的钢索和密密麻麻用来踩脚或保护的钢钉,就像是岩壁上的一个个难看的伤疤,满目疮痍感,触目惊心啊。

对于飞拉达运动,个人并不反对。但石大人毕竟是黄岩的一个地标,在它身上开展飞拉达,或许就是一种破坏,有些不妥。现在开发停止了,更应该要及时清除这些扎在石壁上的“创口贴”,尽可能恢复石峰岩天然的景致。

站在平台上,举目环顾四周,青山苍翠,澄江如练,村舍俨然。可惜今天的天气不是很给力,太阳长时间的躲隐在云后,偶露的蓝天只是惊鸿一瞥,有些遗憾。此时,墨人拿出了无人机开始航拍练手,而我则尝试着爬上石峰岩壁的稍高处,想换个角度看风景。


后面山脊上,刚才垭口左边的岩柱露了出来,矗立在山岗上,一柱擎天。西侧对面山岗临崖悬空,上有一座飞拉达的工作小房子,边上也有些巉岩巨石叠磊,或许在那看这石峰岩,会有不同的感觉。

环山走到对侧山岗,整个石峰岩的侧面景象均一览无遗。石峰簇拥着,石叠着石,岩垒着岩,巧妙地搭构,嶙峋奇特。虽海拔只有三百多米,但仍然有着昂首天外之感。

欣赏这石峰岩,不能360度领略,未免有些遗憾。为了留下这里的美景,墨人于是又操作起了无人机进行航拍。谁料,这一次马失前蹄啊,无人机在绕到石大人的正面后,由于距离稍远,又隔着岩峰,信号不能及时传达,眼睁睁的在手机屏幕上看着无人机撞上了石大人,瞬间炸机。

幸而,手机里留下了几分钟的航拍视频,弥足珍贵啊(视频下期再出)!收拾残局,忍住伤心,继续上路。对面的一座峰巅便是传说中的莲尖坪了。


莲尖坪,又叫莲峰山,因“峰巅尖锐,四面石势攒族,状如莲花”而得名。峰顶平旷,约有两亩多。坪上有庙,叫“天峰阁”,是清末建筑,曾为道观。三面悬岩绝壁,惟有南面架梯上下进出。若是一旦抽取梯子,任你万夫之勇也难以登顶,端是一方妙处。

这莲尖坪上也有个故事,清末民初,黄岩县城横街大户鲍子卿三个女儿出家修道于此,均高寿而终。这也从另一番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山清水秀、钟灵神秀的地方更适合养生。


想想也羡慕,居于莲坪之巅,超然于世外,一座小院落,几畦小菜园,修性养身,自给自乐。每日推窗便可见景,两耳只闻松涛抚浪、鸟叫虫鸣,鼻翼间呼吸的都是大自然最醇正沁人心脾的芬芳馥郁,早课、晚课,木鱼声声,道经悠扬,再烦躁的心也会静了下来。

正有人在敬香,不便打扰,小绕一圈开始从天梯下山。天梯侧有块巨岩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像昂首的巨蟒,又似伸出的鹅颈,非常奇特。

天梯,又称古仙百步街,是莲尖坪通往山下的一条石阶古道。460多级的石道嵌于狭小逼仄的峭壁夹缝中,陡峭峻险宛如通天之梯。石级宽不容足,行走不易,再加上两侧峭崖壁立,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

侧着身,小心翼翼的沿着天梯缓缓而下。心里感叹,幸亏是从石峰禅院那边上来的,否则这一段漫长陡峭的天梯绝对走得累人。

到环山古道再继续下行,这一路的古道风情也挺不错的,路旁橘树上,还挂着很多无人采摘的椪柑,摘一颗尝尝,满口生津。对面的山坡上一根岩柱冲天而起,一路目送我们离开。

走到山脚松岩山隧道边的基督教堂,结束了半天的徒步游览。刚好一辆空的路过,搭车回到起点。

此行小游,只看到了松岩山前山景区的云山一角。其实还有后山景区,以及夹在前后山之间的云片瀑等风景有待我们去探寻。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1.1.10

2021.1.7南征顶~金山顶雪景雾凇
去不了远方,那就走读身边的风景(3)︱路桥中央山公园健身徒步游
● 去不了远方,那就走读身边的风景(1)︱临海丁公园和安基山
● 去不了远方,那就走读身边的风景(2)︱临海江南长城、紫阳街
● 四人行︱黄岩九峰景区老鼠沿杠~五峰岩小穿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