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不了远方,那就走读身边的风景(5)︱冬游石人峡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2020年末,江南的一场接一场的冷空气,仙居东岙溪、天台石梁等的冰瀑瞬间成为了网红之地。2021年初,冷空气再次来袭,户外又一片喧嚣躁动,大伙儿都盘算着出去走走,打卡网红景点。

而我,工作原因不能走远,只能抽空就近的享受风景给与我的内心喜悦。想起朋友【风叶风语】上星期发的朋友圈,说黄岩石人峡有冰瀑,于是也想去走走看看。

2021年1月7日,四人同行:小卒不过河、墨人、元元的天、小王。石人峡,来过不知几回了,不过冬季来此游玩尚是第一次,会有怎样的收获?不过今天温度还在零度徘徊,心里忐忑了,十有八九要走空了。

车至石人峡下入口废弃的景区停车场。

偶遇一常住在这里的老者,于是先闲聊。老者友善的告知我们,前段时间的冰瀑就是他广而告之的。今天来的可不巧啊,冰瀑尚未形成,或许明天才有。

图片@风叶风语

顺着老者指引的方向,先去看看冰瀑的位置。从面朝景区废弃房子的左边上山,瀑布从半山腰的公路桥洞飞泄,若是气温适宜,滴水成冰,气势确实非凡。

风景只留给有缘人啊,时机不巧,悻悻而归。既来之,则再走走石人峡吧。或许,冬日的石人峡别有一番滋味。


顺着景区废弃的游步道逆流而上,地上落叶腐烂,足见破败。加上曾经的“利奇马”台风带来的山洪,步道有很多处已经被冲毁坍塌了。但对于经常爬山的人来说,这点倒也不算困难了。

看峡中溪石不错,干脆离开步道溯溪而行。溪中巨石叠磊,在上面腾挪跳跃,别有滋味。

飞身跃上一巨石,只见一条五六米高的小瀑布挂于前川,瀑水飞泄,瀑底积水成一狭长的水潭,碧波微澜,水质清冽澄净。尤其是在冬日,碧潭更是绿蓝的诱人。或许借用郦道元之语形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韵味十足。

潭水下端被一块如鳄鱼般的巨石所阻拦,只留一侧小口往下渗淌。“绿潭红树影参差”,诱得【元元的天】和小王极想戏水一番。可是现在才零度左右的温度啊,两人互相打赌忽悠,你游我也游。

好吧,最终两人都被对方给忽悠了。脱掉衣服,终身一跃,扑向了冰冷刺骨的潭水中。其实,我也想下去耍一番的,可是下午我还要继续游玩的,湿漉漉的可不方便,只能作罢。

凉飕飕的零度冬日,刺骨冷的石人峡溪潭里,两位好汉如浪里白条般的畅游,不知是冰冷潭水的刺激抑或是心情舒爽的缘故,尖叫声刺破了这山峡的幽静,这勇气、这画面,值得好好纪念。

爬回到游步道,继续往上走。一路大小绿潭、瀑布密集,风景渐入佳境。与我而言,石人峡的风光应该是黄岩所有景区里首屈一指的了,山色水韵之美令人流连忘返。

都说“九寨归来不看水”,但九寨太远又费钱,这里免费的山水足能让你得偿夙愿了。峡谷或开阔、或逼仄,尤为让人欣喜的是一条条的瀑布,如白帘,似罗带,或在山石中回旋折返仪态万千。

激水回流,形成了一个个深潭,尤其是在冬日里,溪潭水绿的润翠、蓝的如翡,即使是浅水处,溪石砂砾清晰可见,水的美倒也不亚于九寨沟的水了。

一路上,处处坍塌的游步道,已被好心人用木头架起了梯子和木桥,一路走走倒也不难。

峡谷中那所谓的石人,不知经过了多少的岁月侵袭,抗过了多少的山洪冲刷,依旧如天生之笋般的巍然屹立在峡中,恭恭敬敬的迎接游客的到来。


山间的景区建设惟有那居在崖端的凉亭,还有那横跨峡谷的仿木石桥还完善如故。接近此处,意味着快要走到上游的布袋山村了。

此时,天空竟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柳絮般漫天飞舞。虽然相比北方的雪,这点雪花不算什么。但在江南,可是难得有雪的,尤其是2021年的第一场雪竟然在这静谧的石人峡来一次美丽的邂逅,心中那个喜啊!

心里祈祷,雪啊雪啊,快快下,最好下得更大一些。或许,等到下午时,再去海拔1246米的南征顶,肯定是一片山舞银蛇、银装素裹的世界了。

在雪花的漫天摇曳中,我们穿过上游的竹林,来到了布袋山村。

最早这里叫洋坑村。后来进行了村村合并后,这里附近的五个自然村合成了现在的布袋山村。与一山之隔的布袋坑村仅一字之差,却在旅游的开发中远远的滞后了。

从村舍、周边环境和景区的风光来看,青山绿水更胜的布袋山村或许更具有发展的潜力啊!

后记

本准备中午就在这村里吃个农家乐的,但显然都没营业,只好作罢。在等待村民车子来送回起点的时候,与当地村民热情闲聊。

据悉,政府已经拨款两百多万准备重修石人峡景区,即日将动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荒废已久的石人峡将以一副更加优美的姿态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当然,在跟村民们的聊天中,我也提出自己的看法,石人峡景区游览时间太短,而且还要走回头路,如果以后单纯的依靠门票的收入,那只是部分人获利。更为重要的是,门票的存在,将让很多想来的人打消了来此旅游的念头。如果门票能免费或尽量便宜些,在优美景色的基础上,又能积极的、深度的发掘山村的特色与底蕴,积极营造各种山村特色的基础游乐设施,把客流引进来、留得住。只有这样,依靠民宿、农家乐以及山村土特产的推广营销、乡村的体验之旅等因素来盈利,才会使得所有的村民均能从中沾光。

只要种好了梧桐树,还愁引不进金凤凰吗?

题外话

昨天发的松岩山之行游记,竟然被人仅改个题目就发在了百度上,虽然要感谢此人的欣赏,但起码也要尊重一下原作者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