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寒料峭东海岸,“战火”蔓延大尖山︱行行摄色正月初六爬山行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大尖山至南门坑穿越之旅

这个年,很特殊。虽然咱们大浙江的疫情防控做的很好,但仍然不敢丝毫放松,响应号召不出远门、留“浙”过年,过个祥和特殊的春节。

咱是基本上不出市了,偶尔附近公园或农村老家边上的山上走走,也很惬意啊。但小伙伴们不肯了,私下纷纷要求组织市内的户外活动。那好吧,就定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初六吧!

小伙伴们的热情果然汹涌澎湃啊,一发帖就报名爆满,赶紧刹车。最多时达到36人,最终个别伙伴因重要家事而退出,33人成行。

参与的伙伴有:小卒不过河、小刀、静以修身、蓝色海洋、好运、泥土、刀尖上的舞者、三戒、解国卿、易碎的温柔、随缘而喜、元元的天、王俊智、老长工、秋水、小河流水、小城故事、木吉子、海景、小林、小毛驴、青青、毛豆、开心、老汉、脚踏实地、小楠西西、阿志、天之骄子、简单、不懂先生、听雪、焕颜。

这次准备走大尖山至南门坑的穿越路线。大尖山,我17年时曾走过小岙村-大尖山-老鹰岗-后门山-小岙村游步道的小环线。此次重走,肯定要有所区别啊,决定不走小岙的游步道,后半程还要南门(龙湾海滨景区)。没有路网也没有相应的完整轨迹可循,倒也难不倒我,轨迹的拼凑组合,竟然让我最终走出了一条最佳山脊线。

正月初六早上,家自驾或拼车,分从椒黄路三区赶往徒步起点:临海桃渚方山小学。天气刚从阴雨中醒来,但还是灰蒙蒙的,一点儿也不通透。看来今天想拍出大片的那种既视感,有些难了。而且体表感知,桃渚的温度比起市区起码低了好几度啊,春寒料峭的感觉,在这里深刻地体验了,或许靠近海边更冷一些。站在路上等后来的伙伴时,那冷风如刀子般有些扎人,只得捂紧了衣袖衣领里,避免寒意侵入。

人齐后,从小学后的山坡开启今天的爬山节奏。这是一条基本沿着脊背行走的柴路小径,行走途中不时会有青翠的松林和嶙峋的巉石石壁,这么快就进入了山脊和风景里,倒是爬山少有的了。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我们这花花绿绿、浩浩荡荡穿梭在蜿蜒的山脊上的队伍,游龙一般,让这在料峭的春寒中有些沉默的山也变得生气十足了。


在这山脊线上,约莫走了一公里多点,很快就来到了小岙村游步道尽头两山之间的垭口。记得上一次的大尖山之行,最后就是从这游步道下撤的。

继续行走,前面要翻越后门山后再下到老鹰岗(岩仓),再转往攀升至大尖山雷达站边上。这一段就是以前曾走过的路了,一切都还是记忆犹新啊。

垭口风大,不敢久留,继续向后门山攀登。接下来的山脊线徒步就更让众人欢呼雀跃了,不仅连绵不绝的山脊线风光渐入佳境,一路上还有不少的岩壁陡坡需要壮胆去挑战,刺激性和趣味性让伙伴们都能感觉到这条线路的赞。

行走在起伏连绵的山脊上,不时的上上下下。往往翻上一座脊峰后,走着走着,前方就疑似断崖无路了,目光所至,惊险无比。其实边上都有陡坡岩壁可攀,只要小心一些,手脚并用倒也不算太难。

行走在石丛陡坡中,或许内心只有兴奋。而走上一座嶙峋峥嵘的石峰后,眼前真的没有路了,脚下裸露森立的石壁足足有三四个成年人高,小伙伴们有些犹豫了,看看周边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可绕,莫非真的需要徒手从岩壁攀爬下去吗?

面对此景,强驴们可一点也不怵,毕竟石壁虽陡但不光滑,都有抓手和踩脚的裂隙,手攀脚踩,轻而易举的就到了下面安全区域。或者帮助保护着有些战战兢兢的伙伴,告知他们每一个抓点和踩点,关键时候拉一把或扶一把,也让胆小或攀爬能力稍差的伙伴安心不少。户外首先需要自助,但在任何时候,伙伴间的团队协作意识总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的,这也是一个户外团队能不断健康发展的基础。

刚顺利的下到垭口,眼前又是乱石嶙峋的石坡岩脊需要攀登。相对下降,往上攀倒是轻松至极了,最起码每一个点都在自己的视线里,心里也踏实些。刚刚还有些惊魂未定的小伙伴们,却个个都嗷嗷的奋力往上攀了。

路就延伸在这样起伏曲折的山脊上,不时要上上下下,极少有坦途。这就像人生之路一样,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总有起起落落,总有坎坎坷坷。胆怯退缩,意味着你将被淘汰,所以只能勇敢的去直面各种挑战,只有走出去,才会迎来更广阔的天地。这是多年爬山生涯给我最大的启示和收获,也是我着迷于爬山的原因之一。

一番努力后,每站在高高的山脊上,俯瞰着山脚阡陌纵横的田园、俨然有序的村舍,眺望着远处雾霭中隐隐约约、无边无垠的大海,再回首看看刚走过的连绵山脊,天地豁然开朗。深深的舒一口气,再深深的吸一口气,总觉得这空气是清新的、香甜的,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无论流了多少的汗,此时感觉也值了。


除了山脊上的风光,其实我们也会不时的走近重重叠叠的巉岩边。这些巉岩形状奇特、风格迥异,总让人浮想联翩,恨不得给他们取一个最恰当的名称。但奈何肚中墨水稍欠,只能作罢。而蟹总和元元的天这两家伙,每次出行总会在这些危如累卵的石上,时不时的秀一下“基情四射”,哈哈。

我是由于需要带路,不敢过多的在这些巉岩上纠缠。但艺高人胆大的小伙伴们则不一样了,或穿越在巉岩下,摆一个最得意的姿势留念;或攀爬于巉岩上,作一出“山高人为峰”的恢宏画面;或选一处临崖的巉岩石壁盘坐,装作一副修心养性的形象。各有各的套路,各有各的喜好,当然或主动或一不小心,就成了伙伴们眼中所摄取的最美最经典的画面了。

巉岩最集中的,就是老鹰岗所在的废弃采石矿场上端山岗上的一群了。或大或小的巨岩拥簇着、层叠着,有些石头危如累卵,看似摇摇欲坠,却岿然不动。这些层叠的石群,就像有人故意搭建起来似的,莫非是仙童忘留的积木玩具所化不成?

在这处巨石群逗留了许久。看看行走轨迹才走了步道三公里,还有很长的山路需要挑战,感觉招呼着继续行走。

下撤到采石矿场的机耕路,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在对讲机里说,“如果走不动了,在这里顺路就可以下撤到龙头村了。”当然,小伙伴们都是满怀憧憬而来,岂能半途而废,但闻言之下也加快了脚步。

时已近正午,于是在采石矿场对面的山坡平坦处休息休息,埋锅造饭,这是户外爬山里最开心的时刻了。当小伙伴们都吃得不亦乐乎时,我又一次遭遇了自热饭的“滑铁卢”,或许是石灰过期了,或许是水加的不够,一锅夹生饭让我哭笑不得。幸亏小伙伴们“热情好施”,纷纷把各种美味的食物水果分享给我,让我又避免了一次饿肚子的尴尬。


酒足饭饱,收拾好垃圾,开启了冲顶大尖山的节奏。这是一段漫长的上坡路,途中还要经历一段小小的攀崖,不过难度极少。走在前时,居高临下回看那道崖壁处的伙伴们,这道流动的风景相当的美。山还是这座山,但一起的人都改变了,这山间的风景也变得不一样了。或许,我们这些爱山者的到来,让这静静的山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一番辛苦,终于到达雷达站侧边稍矮些的山头。大尖山顶就是雷达站所在的那个山头吧!记得我曾看过一个资料,大尖山又叫“蛟巉山”,与杜桥的白岩影遥遥相对,民间曾有“上白岩,下蛟巉”的说法,也就是说这山在当地的雄伟了。

看着雷达站下山腰元宝心处的云雾寺,熟悉的很啊。记得上一回来,机缘巧合,庙里正给雷达站维修的工人烧饭,于是一波人的午餐就是在庙里汤面条吃的。那热腾腾的面条没有什么高档的佐料,素的很,却也香得很啊!现在一想起来,还是口水直咽。

不想了,不想了,继续沿着山脊朝南门坑方向前进吧!这又是一段尚未走过的路,不过却也是一条融惊险刺激和优美风光于一体的山脊。


起步没多久,这山脊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往下走的脊背上,都是条状节理带着锋利边的石头,咋看之下宛如刀脊。沿刀脊走是能走,但左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右侧是斜长的石丛陡坡,耳边又是不停呼啸而过的山风,让人倍加心慌慌。

我也是小心翼翼的从刀脊上过去的。经历过后,感觉到过于危险,出于安全考量,于是劝慰胆小些的小伙伴们从刀脊右侧石丛陡坡越过,也提醒后面胆大的伙伴还是尽量走安全些的陡坡。

户外就是这样,有些时候绝不能逞强啊,要懂得舍弃一些感官上比较刺激的体验来进行自我保护,这样户外的路或许才能走得安全、走得更久。

下了这段崖,接下来就又在山脊上上下下了。连绵的山脊一路蔓延至东海边,形状独特的巉岩石峰层出不穷,优美的风光让小伙伴们大感庆幸,不虚此行。而惊险刺激的路段也不时的出现,让小伙伴们的肾上腺素剧增,也让此行的体验感得到了最大化。

行至下馋村上的山林时,路迹开始变得不明显了,只能一路摸索。后来强行从齐腰高的狼藉丛下撤至果园间的水泥路,循水泥路走一公里左右,再切回通向天门山的小径。而越往上行,路迹愈加不明显,有些时候只能朝着目标方向硬闯了。

一番辛苦,终于到达南天门,这里本是南门坑景区的景点之一,但显然荒废已久了。沿着茅草横生的废弃步道下撤到海边沙滩,一天的穿越任务胜利完成了,脚步也变得轻盈了许多。

看惯了沙滩的我,对于这些海湾景色兴趣寥寥,泛黄的海水,潮退后留下的一片黑魆魆的於滩。加上又是春寒料峭之时,被汗浸湿的衣服黏在身上,冷飕飕的,也就更没了游意,沿着游步道快速的走出了景区。

而后到景区的小伙伴们则在沙滩上“浪”了起来,蹦啊、跳啊,各种的POSE摆起来,浪里个浪,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穿越后的喜悦之情。

在出景区外等车的时候,已在心里暗暗策划下一趟户外爬山的目标了。户外的脚步永不止息,伙伴们,咱们下回继续山里见。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1.2.20晚

2021户外之旅

爱生活、爱户外、爱原创

我的游记:

01/行走公盂~大小龙门,换一个角度看神仙居!

02/行摄六人行︱双龙谷~羊角洞环线穿越

03/冬阳熙和︱一群人漫游在天台的龙潭幽谷

04/梵音袅袅,翻山越岭,就为那一块美丽的石头︱天台国清寺~鸡子岩徒步之旅

伙伴们的佳作:

01/今天,你“柴古唐斯”了吗?

02/生日里的柴古唐斯︱毛豆的三个十公里

03/一个驴界差生的自白︱记天台国清寺至鸡子岩徒步之旅

04/徒步唐诗之路︱记天台国清寺至鸡子岩之旅

05/爱你所爱,年龄不限︱浔木易的第一次跟团徒步游

06/天台龙潭幽谷之驴行

07/百味"驴行"︱天台龙潭幽谷环穿

08/新驴毛豆的户外三感想

视频:

01/2021.1.7南征顶~金山顶雪景雾凇

02/航拍练手炸机‖黄岩松岩山

03/行行摄色‖双龙谷~羊角洞穿越

04/天台龙潭幽谷徒步(视频版)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xiati0576
我们的队伍|行行摄色AA户外
商务合作|18958520301(微信同号)
排版与编辑@小卒不过河
图片@行行摄色的小伙伴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