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觅新树坑︱行走在世外桃源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寻觅新树坑



家里呆了好些天了,又想寻个静谧的地方出去走走,散散心。

记得有几次去临海市括苍镇黄石坦村爬山时,途中经过的新树坑村感觉挺有意思的,以前只是匆匆掠过,这次就去那儿转转吧。

航拍方溪水库@台州日报

八月二十二日,清早五点多,独自一人就驱车出发了。路上车少,很快就到了括苍镇的方溪水库附近。

正建设中的方溪水库,大坝已筑成,还没开始蓄水。据说以后,它将是临海市第二库容的水库。

前几次来,都是沿着目前库区底部那条与方溪并行的路通往山里的,库区里还有几个小村落,两侧山高入云,经常云雾袅绕,气势恢宏。现在,随着水库的封闭,改走那条院线还在开山修建的迂回盘绕于半山腰上的新小车线了。

盘山公路还没完善,部分路段的护栏都没安上,加上没蓄水的库区空旷深邃,一路行驶,宛如开在云端。这条新山路,感觉就像自驾在西藏的某一段风光竣险秀丽的路上一般。

随着车子的深入,两边的景致愈发的漂亮。一旦蓄满水后,那时高峡出平湖,一路环湖走,相信更加让人心旷神怡。

而路边的山崖上,竟然遇见了两条原先隐匿于山中不为外人知晓的瀑布。大的那条,折成几级,目测高达几十米,甚是壮观。可惜大清早独自一人,不敢从无路的荆棘丛爬上去细看。小的瀑布约七八米高,就在一座公路桥里面,于是攀爬进去,细细端详品味了一番。

新路明显比起原先的老路,距离上长了一二十里,不过路况更好。一路走走拍拍,尽可能地把库区里即将没于水中前的样貌留住。

在一个三岔路,有点犹豫了,不过下意识的右转过公路桥继续沿方溪溯源。果然过不了多久,新路与老路交汇了。山深幽静,在空旷无人的清晨,独行的我坐拥了一山风光。

跟记忆里的一样,当一山岗横亘于路前,只能从一老式隧道进入时,我知道到目的地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这一段叙述,就像对此刻新树坑景象的真实写照,让人拍案叫绝。

“便舍船,从口入。”为了感受书中的意境,我也把车停在洞口路边,把自己当作那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一般,徒步穿洞探寻秘境——新树坑村。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古村映入眼帘,溪涧潺潺,溪畔屋舍俨然,古色古香。一如虹的石拱桥横跨于村前溪涧,桥头有古樟树,主干粗壮,上分三杈,枝叶苍翠虬劲,参天蔽日。

走至石桥上,环视四周,甚是神奇的一个小村落。村四面环山,且南、北、西面山高林密,惟有东边也就是村入口山洞所在的山岭——小岗头相对低矮。小岗头山岭在这片群山里,就如仙人伸出的手臂作一幅怀抱新树坑村的样子,故民间有“仙人抱子”的风水寓意。

貌似以前只能从绕着小岗头下溪涧边的小径进村。如果在村外窥探之,村隐而不可见,让人颇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神韵。

那村前宽阔的溪涧不知具体叫什么名字?或许叫西岙坑吧!因为在山另一边,有一条源于黄家寮的溪涧,叫东岙坑。两者最终交汇,灌入修建中的方溪水库。

它从西边的九台沟奔腾而来,一路朝东穿村过寨,被小岗头挤了个弯,奔向了方溪水库。而村前这一段的溪坑,在古时好像叫深垂坑,而方言谐音“新树坑”,或许也就是这村名的由来。

村不大,但很淳朴精致。而且村中建筑的外观鲜少有现代建筑材料的影子,基本上都还保留着传统淳朴原始的乡村老屋古韵。

村里屋舍大部分坐落于溪岸北面的山地上,高低错落有致。而在屋舍之间,又有一条北南向叫石南坑的小山涧穿舍而过,汇于村前的方溪。

过桥,桥头有一微型的小石庙——三皇殿,就依在那棵树龄近320年的古樟下。庙、桥、树仿佛代表着天地人和谐共处,相得益彰。从庙里的石碑文字可见,这村以许姓为主,或许是哪位许家先祖发觉了此地的独特风水,从而在此开枝散叶。

而庙侧后是一座开口式的三合院,特别醒目。穿斗式的两层老屋,石屋基,青砖墙,木廊柱,黑檐瓦,是典型的就地取材而建的传统乡村老屋形态。三合院的位置绝佳,溪桥就在门外,坐拥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所有风韵。

行走在村舍中,石块古道,石凳石屋,溪涧潺潺的流水,村后层层阡陌的梯田,还有偶尔鸡鸣犬吠带来的浓浓乡情,让我流连。不用刻意的去寻找角度,只要随便走走,每个方位都有可取的悠然古韵。

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于群里,朋友大律得知,急忙从椒江驱车赶来。于是在等待的时间里,让我好好的静下心来感悟这山村的韵味。

此时的村中相当静谧,只有几位耄耋老者恬然自乐地坐于自家门前的石头上寻凉憩息。见我独自访村,甚惊奇。

那几位老者绝不是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之人,于是相谈甚欢。从他们口中了解了不少新树坑村信息。

村子最兴旺时有两百多人,不过如今在村中日常常住的,只有这七八位难舍故土的耄耋老者了。他们的儿女以及其他的村民都早已离开生活条件落后、交通不便的山村,定居在山外城镇或大城市里了。

村中未通公交车,日常去一趟山外的镇上极不容易。而且原先步行要二十多里的路,现在换成新路估计要翻一番了。

我问其中一位老者,多久才出去一趟?答曰,无事不出远门,只有日常生活资料短缺了才往镇上走一趟。这种淡泊简单的生活,也只有老人才能静心呆得住,而年轻人早已远走高飞了。

难得有人陪唠嗑,几位老人很是健谈。他们告知我,那座看起来有些古朴的石桥,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造的,而那进村的土隧道,时间更晚一些,只有三十多年吧。当论及山村的维修保护与开发时,老人原本爽朗的笑声里流露出一丝愁意,清瘦的脸上也挂上了些许落寞,担心他们这代人都离去后,村子将从此破败湮没。

我也身同感受,古村落的保护只争朝夕啊。于我而言,这新树坑小归小,但村落确实玲珑精致,环境得天独厚,各种古村的元素一应俱全,具备保护和开发的重要价值。

幸运的是,现在古村已经被评为浙江省级传统村落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政府的主导下,这里将重新焕发新颜。

在等待大律到来的空闲,和老人聊了很多。而这时,一些本往源头更深处已开发的黄石坦村游玩的游客,路过这里时,也被新树坑的古韵所吸引,纷纷停车先游览一番。

更有带小孩者,则干脆在溪坑里玩起了水,儿童的欢笑声,让这原本沉寂老去的山村变得热闹起来。

有几个年轻人,进山来溪坑里捕捉小溪鱼。他们的捕鱼技巧吸引了我:用棒锤猛砸水中石,躲在石隙的溪鱼被震的昏厥,再翻石捞鱼。这简单粗暴的方式还是第一回遇见,让我大开眼界。好奇地跟随着,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这新奇的一幕。

大律终于来到,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了,旅途也变得更有意思了。一起逛了逛新树坑,还探讨起能否在这里租栋农房作闲暇度假之所的问题。想归想,但囊中羞涩啊,哈哈。

又随便到黄石坦走了走,一路上被这些隐匿于括苍山深处的景色给迷醉了。不过相比已初步开发的黄石坦,我还是更喜欢新树坑的玲珑古韵和淳朴静谧。

归程,心想,待不久的将来,等方溪平湖荡漾后,咱再来寻访这宛如桃花源的新树坑。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1.8.27



路线参考

1.导航:临海市括苍镇新树坑村。至方溪水库前的小车线有一段较窄窄,而走上盘山公路后路况极好,注意关注左侧山里有两条瀑布。
2.遇三岔路,直行往黄家寮,右转过公路桥则往新树坑。
3.新树坑停车极不方便,只能靠路边停。
4.新树坑继续往西走,一直可到黄石坦村。村里有民宿、小店,村前也有小型停车场。
5.九台沟风景区就在黄石坦村后山里,需徒步爬山,不过很多路段被洪水冲垮,要注意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