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仙女石︱记临海河头八坵村-奇岩-百罗山茶园环线徒步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寻找仙女石

2021/09/04

时已九月,虽气温依然可怕,但闭关了三个月了,浑身不得劲,有点想爬山了。

从易到难,先选个稍休闲的路线走走。曾无意看到过一张石景照,那石头酷似人形,可与温岭的石夫人石媲美。这次,那就寻访它了。

此处谓之“奇岩”,有寺同名,与天台洪畴镇交界,属临海河头镇,毗邻羊岩山。

车虽可直接抵达奇岩寺,但徒步的乐趣和一路随手采撷的乡野风光才是我们的真爱。

徒步奇岩,可从多个村子上山。奇岩属于山上叶村区域,上山最近,徒步就少了些乐趣;从下堂村上,路最长,沿途有红枫景观,可惜秋色尚浅。又考虑了天气和自驾的因素,决定从奇岩寺东面山脚的八坵村上山,走个六公里左右的小环线。

九月初高温依然未退,难熬的酷暑吓退了大部分的伙计,只有十个人结伴而行:小卒不过河、蟹总、挖苦DD、笨笨、考拉摄影、蔡国演义、宋元明清、outdoor、杨修能、爱的代价。

2021.9.4,清晨,十人两车自驾去往河头镇八坵村。进村的山道路窄十八弯,会车极是不易,幸而笨笨和挖苦DD车技过人,一路风驰电掣。山间幽静,风光怡人,但心系奇岩,无暇停车好好欣赏。

导航设置的是三合村,结果出了岔,开到山的另一边茶园村去了。三合是并村后的名字,地图上显示的位置应该叫八坵。

车至八坵村口空地,稍事休息,然后循路往山里更深处的大水坑村进发(也属于三合村)。

这是一处峡谷地带,民房都筑于山边或山腰,而峡谷中比较肥沃的地都留了出来,以势围筑成了梯田。丘丘梯田大小不一,层层叠垒,田埂阡陌曲线颇为优美。此时田中水稻穗芽初露微黄,成熟估计还得等上一个月。

村中屋舍,除了个别水泥洋房,大多是石砌的老房。“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可惜人去楼空再无炊烟后,有些也慢慢倒塌了。

乡村的风貌是原始和优美的,村民也是和蔼可亲的。这不,在村舍中穿梭,轨迹不好找,顺口问下老屋前正干着活的一老妪,就得到了热情细致的指引。

穿过大水坑,就开始了山路古道的穿越。路迹虽明显,但显然鲜有人走,加之昨晚一场大雨,更为湿滑。不过,这也让我们找到了徒步穿越的乐趣。

从海拔350米的大水坑到500多米的奇岩寺,一直要在密林里穿梭拔高,四面密不透风。虽然林高蔽日,但闷热的气温,让三个月没爬过山的我们有些窒息的感觉。

没有撤退可言,只能埋头走着,攀越着。直到隐约听到上面传来了人声,才轻舒了一口气,估计快到了。

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了寺庙偶露一角,心里那个兴奋啊!庙宇正在扩建中,临崖有一排建筑才刚建了一层。庙宇的负责人是位中年男人,山另一边的山上叶村人。见我们在这样的天气下登山,不免有些惊讶。

庙里还有一位妙龄的女师太也闻讯而出。据说其来自四川,刚随师父来此修行不久。一开始我们以为她是哪个著名佛学院毕业的,结果让我们诧异,居然还是个动漫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啊!

女师太很好客,热情的指引和讲解关于奇岩寺的历史和周边的景观。奇岩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百罗山脉,绵延群山虎踞于前,以岩奇、景美、佛灵著称于十里八乡。

新建的奇岩寺面东坐落在山岗东南侧的坡下,很多设施还在建设中。对于新的庙宇,我显然兴趣不大,匆匆看了一眼,里面有一座千手观音殿,估计就是正殿了。

而老的庙宇小巧玲珑,镶嵌在山岗上的那簇突兀而起十几米高嶙峋的巉岩下或洞穴中,庙与岩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仰视巉岩,中有一通透的奇洞,望之宛如仙人之镜,谓之奇岩洞。没过洞,先至洞侧那座依岩而建唤作“协天大帝”的小庙看看。一开始我有点懵,这协天大帝,又是哪位佛主神仙?

带着疑问进庙探寻。定睛一看,不禁乐了。好一位神秘的协天大帝,原来就是武圣关公关老爷啊!

只见居中三尊威武的神像,居中者面如冠玉,相貌堂堂;右坐者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一幅黑脸凶神模样;坐左者长髯飘飘,面若重枣,英气逼人。三神像身后的墙上都有铭牌,分别为张飞、刘备和协天大帝。这不就是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嘛,只不过因为有大哥刘备在,关老爷也只能屈坐在侧了。两侧还各有一尊站立的武将神像护法,分别是关平和周仓。

我知道关老爷在民间有“武圣”、“武财神”等称谓,但对于“协天大帝”的由来,确实不清。后来查找资料后,才发现自己有点孤陋寡闻了。“协天大帝”是明神宗赐给关老爷的封号,全称是“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出庙,再看那奇岩洞。洞形呈不规则的葫芦状,洞通透对开,洞上岩石犄角突兀,如蛟龙飞天,又像是古时宫殿屋顶的那飞檐。

洞顶端其实不是浑然一体的,本是两巉岩间的一豁口,刚好天然有一石笋状的巨石天衣无缝般地斜插在豁口上,悬在洞顶。神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观,必然令人浮想联翩,于是这处洞岩景观,也就构成了双龙结舌捧珠的奇观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奇岩,果然是仙气满满的地方啊!

拾级而上,过洞,又转而向下,转入了巉岩背后一片天然形成的洞窟岩廊中,而胡公大帝庙就在这洞窟岩廊里。胡公,原名胡则,北宋时永康人,为官一生清廉,做了许多功国利民的好事,被民间百姓立祠祭祀,从此成为神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格言,就是出自胡公大帝。

这座洞窟神庙很奇特,洞中有洞,庙中更有庙。胡公大帝坐于洞厅右侧靠岩壁的佛龛中,但其左侧一两米居中处,还有一深陷的天然洞窟——观世音菩萨佛寺。胡公虽为洞窟主神,但菩萨在此,也只能陪坐在外洞中的小位了。

据那位妙龄师太说,这里是佛道双修的寺庙。不过,民间的庙宇一般都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比如说进士出身的胡则应属于儒教大神吧。

从庙中出来,转到南侧的悬崖岩廊上。这岩廊尽头有一口神奇的悬崖古井。

古井就是岩壁下,井口有米筛大小,四处不见水源,三尺高处有一巨石覆于其上。传说井通东海,井水终年不涸不溢,东海龙王敖广经常从此井口出来溜达游玩,而且相传井水可治百病。究竟井深几何?传说如此的神奇,我是不敢亵渎这仙井的,不过据前人测试,深仅约一米四。不过,想象一下如此坚硬的岩体上,天生一口仙人井,也是足够神奇了。

看完悬崖古井,返回。忽然见脚下的山坡上,一巨石叠垒高耸,两头粗大脖子细,比例协调特别有型。瞬时惊喜大喊,“看,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仙女石了。”

有伙伴虽然很惊喜,但也疑问,“不像是一个人啊!”

我连忙说,“转到斜对面去看,就像了。”于是众人纷纷加快脚步走向斜对面山坡那观景的最佳处。

这奇岩,古名擎岩,千百年来在方言的传递衍变中变成了现在的奇岩。不过,它确实也对得起这个“奇”字,除了山岗上被玲珑庙宇拱卫的那簇岩石群,最经典的无疑就是这处被名为“仙人远眺”的奇石了。

果然,转个角度看,这巨岩特像个眺望着的人形雕像。眉目俱全,发髻和衣领也清晰可辨。这形象的逼真程度,简单地把它称之为仙人,未免有些太笼统,我想称之为仙女石,最为恰当了。

我揣摩着这惟妙惟肖的人形石,特像是一位清秀带着点娇羞的小姑娘,眉宇间洋溢着对山下人间的渴望。这感觉就像一位长年生活在天上的小仙女,腻坏了仙界的生活,对凡间特别好奇。但毕竟只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她丝毫也不敢违背仙界严苛的清规戒律,只能远远地眺望一眼凡世罢了。

一晃千百万年过去了,小仙女化身为石,伴随着寺庙里的晨钟暮鼓,一双秀目仍痴痴的凝望着世间,眉宇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那份纯真与可爱。

世间天然的人形石很多。如果说三清山上的那块是司春女神,温岭五龙山和浦江马岭上的为美妇人,那么这一处奇岩完全就是清纯可爱的小仙女了。如此天地造化的石头,此刻心情,可用陆游的一句诗来形容,“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告别仙女石,继续徒步前行,至海拔六百多米的百罗山茶园。

山顶满坡碧绿葱翠的茶树,衬着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意境。虽然艳阳高照,但伴随着缕缕清新茶叶气息的清风拂面,馥香满鼻,精神一振,倒让我们忘却了这难耐的炙热。

从茶园的另一侧循泥石盘山路下山。山坡上都垦成了层层叠叠的梯田,现在只是简单的种植了些番薯,但不知以后将会变成如何的美丽景象?有些期待。

行不久,脱离大路进入小道捷径。小径显然久无人烟,茅草荆棘横生,还有一段路均是沼泽泥泞之地,鞋子都湿透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好不容易才窜到了一机耕石路,方脱离苦海。

回到八坵村,时近中午。浑身大汗淋漓,鞋子上沾满黄泥土,衣裤上尽是鬼针草等粘人的植物种子。看看轨迹才走了6.35公里,狼狈得却像走了一条长征路一样。痛并快乐着!

一山,一庙,一奇石,一群人,还有寻找这仙女奇石时酣畅淋漓的徒步之旅,让我倍感幸福。
——小组不过河 写于2021.9.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