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赴东阳|行行摄色五鼎山惊艳之旅

 行行摄色户外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走不完的路,停不下的脚步,只要得闲,一颗躁动的心总被山山水水所诱惑。用一句经典语录来形容,“要么读书,要么旅游,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2021年12月4日,【行行摄色】再赴东阳爬山,这次选择了位于千祥镇的“马六”线。

马六,本名五鼎山,在胡山村村后。五座山峰从北至南一字排开,海拔虽均不高,但那山梁通体岩石裸露,峰尖如利刃,显得桀骜不驯、异常峻险。自从偶然在网上看到它的图片后,就一直念念不忘,这次终于成行。

这次26人同行:小卒不过河、笨笨、幻想的女人、挖苦DD、海之珍、泥土、冬雨飞扬、解国卿、简单、在水一方(黄)、开心、听雪、方匡、水之境、安子、夏、小城故事、国金、小林、谢文岚、元元的天、阿文、歌诗达的秋天、雪止、落叶林、孙雪玲。

一如既往的早出发,两小时的车程,睡一觉就到了起点——下甘棠村。

一般走小环线的起终点都是胡山村。这次起点放在下甘棠,就为了多走一点路程,顺便看看有着“吴宁第一洞天”美誉的西明洞。东阳,古名“吴宁”,该洞既然标榜第一,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从村道往山中走。冬日早上的山里清冷,田园中已是霜白一片。

一路风景略显平淡。然前行四五百多米后,风光蓦然大变,山林渐染,谷中秋色灿然。


暖阳下,三四棵高大的樟树虬枝张扬着,仿佛是在迎客。而三棵参天的枫树则尽情地迸发着盎然的秋意,满树金黄色的叶片,衬着蓝天熠熠生辉。

透过大树,壁立千仞的西明岩就在眼前,坐北朝南。岩雄为山,山即是岩,岩底有一西高东低宽近百米的斜长条形岩洞。洞口有些杂乱,涂白的简易泥石墙半遮半掩着岩洞。

进洞游览。洞最高处约有六七米,洞内依地势隔开成几间简易的庙堂,均供奉着各类神像。见有游客前来,那管庙的中年妇女热情前迎,还告知我们西明洞并不单是眼前所见,洞深处另有乾坤。

于是往里探索。越往里,岩洞越是低矮漆黑,只能打开手机电筒伏身躬行。果然不愧为“吴宁第一洞天”啊,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绵延似无尽头。外界此时气温仅三四度,而山洞里却温暖如春,呆久了有种要冒汗的感觉。因时间有限,只是探寻了一小段便作罢。

告别西明洞天,原路返回至高速边。从一路迹不明显的小径进入山林,再翻越山岭下撤至胡山村,一路只是寻常的山野风光。

至胡山村后的景区小型停车场,风景渐入佳境,抬头便能看到几座相连的高耸山头,这便是五鼎山了。

五鼎山,据说是火山岩浆岩的连体山。山峰表面为裸露偏黑色的岩体,植被稀少。从底下仰望,岩石互相挤兑倾轧,形成了众多的悬崖峭壁,人行走于其下,有种压迫感。


沿着简易的水泥步道朝五鼎山走去。步道虽好,却少了几分野性,徒步之趣逊色不少。幸而山中秋意浓浓,恰到好处的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巡山喜遇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路绚烂的色彩,忘却了陡峭石阶路的枯燥与劳累。

气喘吁吁的抵达山脊垭口,两侧均是峰岩极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迫不及待地走上右手侧的岩顶巡游,“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唐伯虎的诗,此刻真是应景。临崖扶风,逍遥自在,岂不乐哉?

山顶巨岩相对平坦,四面山脊蜿蜒,完全就是一个天然的观景平台。当我们还是南侧的岩顶溜达拍照时,“笨笨”已跑至北侧一座孤立的峰岩顶耍着了。

要抵达这北侧的岩顶,需要跨越两岩峰之间的断裂带,这是一处宽约一米多的岩壁沟壑。这对我们来说,极其简单了,胆大者,还腾空飞跃而过。

北侧岩峰平台稍低,三面千仞悬崖,天然观景栈台向北探伸出去,视野更开阔。若是稍微靠近崖侧,俯瞰脚底下密密麻麻的山林,不免有些眩晕感。行走在岩石之巅,这感觉就如走在一艘正劈波斩浪驶向深蓝大洋的巨大舰艇上。

此情此景,用一句诗来形容此刻站在崖顶的感觉,正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啊!这不,连人映在石壁上的影子都显得那么的伟岸。

回到刚才的山脊,再看西侧的山顶,风光貌似也极具特点。不过错过也不遗憾,因为接下来的山脊线貌似更加漂亮,很快便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只见光秃秃的脊背上,一群身穿花花绿绿服装的人,一字排开如龙游弋,正走向前方一座如长了两只角的山峰。山脊线很漂亮,但有了人点缀后,更加的有灵气了。

这时,“开心”指着他手机上的照片问我,“坡下那座俯趴在悬崖侧的岩石,像不像一只猛虎?”这不,“笨笨”立即下坡骑上了那只石虎,用力的抡起了双臂,有些威风凛凛的。这感觉,此刻他分明就是那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嘛,哈哈!

前队已经在攀爬岩峰了,赶紧走上前。这垛岩壁是今天要攀爬的第一道峭壁,目测坡长约十五六米,坡度达五十多度。不过难度不高,那岩壁凹凸不平,都有抓手和踩点,倒也好爬。此时,也有个别女队友似乎第一次经历这种四驱模式的攀爬,有点恐惧迈不开脚,不过还是在保护下顺利抵达上端。

至顶眺望,发现左侧有一座山峰似乎风景更赞。山脊线很圆润,在两座山峰间勾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风景如斯,又让我们有些蠢蠢欲动了。

转头奔它而去。这道弧形山脊走起来挺爽的,到处是我们跃动的身影。而峰顶一块天生兀立的巉岩和悬崖巅的风光也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或坐或立,都是一道风景线。

攀上巉岩登高望远,只见峰峦如聚,山脊如龙,山脚层林尽染,更是心情舒畅。套用李白《登庐山五老峰》一诗形容,“东阳千祥五鼎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万千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山脊下端还有一道往下延伸的脊坡山岗。岗上有三块排列整齐的巨石,表面平整的像桌面一样 ,非常有型。于是立马窜到下方探奇玩耍。巨石于是成了我们表演的舞台,各种姿势摆起来,那就来一出“华山论剑”吧!

从巨石处仰望上端的山脊线,才真正发觉这角度真是美。那道弧线圆润飘逸,就像初三四的月牙儿,姑且把它当成月亮湾吧!

如此美景,岂能少了我们的身影?于是吆喝着,让大伙儿在月牙儿上一溜排好留影。书到用时方恨少啊,一时想不出更多摆拍的姿势,回头想想,颇有些遗憾啊!

兴尽,走回到上端山脊上,奔向下一个脊峰——犁头尖。此时对面山脊上来了一支队伍,正准备攀爬此行最难的太子峰。

时间尚早,此刻我们也不着急行走,只是尽情地在山脊上游玩拍照,把赏风光。

犁头尖看似陡峭凶险,其实可以轻松攀下的。当我们都从下面陡坡迂回绕过时,“笨笨”和“泥土”两人竟不知不觉从山尖上轻而易举的下来了,令众人一阵惊叹。

此时,那支来自温州的团队也成功抵达了犁头尖和太子峰之间的山垭口,开始享用起午餐了,方觉时已中午。决定一鼓作气翻越太子峰后再吃中饭。

太子峰的险,在做攻略时看着图片就已让我有些不寒而栗了。那从正面看去,状若金字塔般的三角形山峰,浑身光秃秃的,目测有近七八十度倾角的脊线,让人望而却步。而此刻我们反穿,需要从峰尖往下攀爬,难度更大。

翻越这峰据说有三种方式,最安全的是从地下树林中绕过去,二是从山腰陡峭的岩壁横切,三就是挑战这最陡峭的脊线。

看到我们要翻越太子峰,温州的驴友告知我们不要冒险,让我们从山峰底下最安全的线路绕过去。虽然很感谢他们的温馨提醒,但没到黄河心不死啊,起码也得到峰顶看看实际情况后,是退是进再做选择吧?


抵达太子峰顶后,考察了一番,觉得从正面上爬脊线,虽然难度颇大,应该还能试一试。而往下攀爬,看不到落脚点,则有些危险。为了安全考量,几个人商讨后决定放弃脊线下行。

于是转头查看第二条横切的路能不能走。横切需要从太子峰的另一侧相对稍缓的脊线下到半山腰岗上,然后再从起码有六十多度倾角的峻险岩壁横移过去。

横切的难度也相当的大。需要胆大心细的抓牢踩稳岩壁上的微微凸起,然后小心翼翼的横切这四十米左右长的陡壁。过程中,若万一失足跌落,那可是万劫不复啊!

幸而,曾开路的先锋驴队早在岩壁上间隔六七米都打上了挂片,若是穿上绳子加以保护似乎还是可行的。也幸亏我今天带上了30米长的扁带,加上“元元的天”带来的一根20米的圆绳,刚刚够用。

艺高胆大的“方匡”先行徒手切到了对面,和“元元的天”两人依次把绳子穿进了每个挂片中,做好了保护,等待着众人的挑战。

有了绳子的加持,众人竟然不再那么的惊慌恐惧了,一个个不仅都没打退堂鼓,反而跃跃欲试。虽然在横切的过程中,好几个女队友腿还是有些微微发抖,但在保护和鼓励下,都极其顺利的通过了考验 。

这里特别要点赞一个人,那就是在第一段难度不大的爬壁时还惊叫不已的“歌诗达的秋天”,此刻竟然没那么恐慌了,镇定自若,进阶之迅速,令人刮目相看啊!


当所有人都“渡劫”成功,当断后的“蟹总”和“元元的天”两人收绳完毕后,我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

虽然,这次大伙儿都较顺利地完成了横切太子峰的挑战,有些庆幸,不过心里依然是有些惶悚不安的。下次若再遇到这种挑战性太高的节点,能绕行还是绕行吧。毕竟是带着一群人爬山,还是做到安全第一吧!

现在,可以在太子峰正对面平缓开阔的山脊上,心安神泰地好好享受一番中餐了。

这次依然是户外炉灶组唱主角:“挖苦DD”的大肠香肠雪菜面,“小林”的蛤蜊排骨汤年糕,虽不是凤髓龙肝、金齑玉鲙等珍馐,但在这贫瘠偏僻的山岗上,也属是甘旨肥浓的美味佳肴了。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这趟徒步之旅,似乎又有了“腐败”大餐的味道。


酒足饭饱,依然舍不得离开的“水之境”、“幻想的女人”等几个人,想要感受挑战攀爬太子峰脊线的刺激,从正面尝试攀爬。当然,只是小爬了一段浅尝即可,否则上去容易下来难,可又要再次横切了。

后来才得知,那支温州的团队,最后从正面登顶成功的也只有区区六个强驴,而其他的十多个人可都是从峰脚的林子绕行过去的。走户外的人,很需要有自知之明的,千万不能逞强,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告别太子峰,前面又是一座孤傲的岩峰耸立。但经历了最紧张最刺激的挑战后,早已心满意足了,也不想再攀爬这座难度明显小许多的岩峰,而从边上的陡坡轻易地切了过去。


咦,这座山峰的背后竟然另有乾坤啊。只见侧边临崖的地方,竟然活生生的被大自然切开了一道高一两米、长达二十来米的大口子,宛如老虎张开的血盆大口,又似一条天然的栈道镶嵌在崖壁上。

于是,大伙儿都进去溜达了一圈。

闲坐在如同“飞鹰道”的天然栈道上赏景休息时,发觉对面山坡上,又出现了一支十多人的队伍,他们是从胡山村上来的丽水某户外,走的是精华小环线。

对面山岗正是欣赏五鼎山全景的最佳地方,于是我们也沿山脊线穿了过去。虽不相识,也打个招呼问个好,毕竟天下户外一家亲呐!

马六线看来魅力不小啊,今天就邂逅了两支队伍。加上我们,这短短的山脊线上热闹非凡,毛估估也有超六七十人了吧!

继续从穿越山林,返回到徒步起点——下甘棠村。期间,一段陡坡上的风光同样令人欣喜。

今天虽然才走了短短6.5公里左右的路,虽然整个海拔拔升还不到300米,但山不在高,攀爬为妙,仅仅五鼎山这一段的刺激和风光就足以让我们为之惊艳了。

当然,那太子峰的横切,更是让人心悸,至今仍有些后怕。老话说,“户外越老,胆子越小。”是的,刺激只是一时半刻的快感,平安才是永久的幸福。只有平安,户外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啊!

再见,五鼎山!再见,东阳!还未曾领略过风采的几条马线,等我下次再来拜访。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1.12.5晚

● 徒步牧云之谷
● 乐清西门岛北南穿越之旅
● 穿越东阳马宅香鸾山
● 永康白云山(石城山)小环线
 徒步温岭松门黄金海岸线
 环线行走缙云狮子岩
 天台下井水库-上彭山-船岩环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