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下江南(22)——西递

 新用户2939kDsc 2022-06-01 发布于四川

    西递宏村往往被连在一起说,其实它们之间相距22公里,它们都是皖南古村落的代表,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2000年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游客只去宏村,不去西递,比如我第一次就只去了宏村。其实很简单,大多数人特别是外省人不会天远地远专门去宏村西递,而是游黄山之后留一点时间顺便去,宏村离黄山较西递近,二者性质相同,那有限的时间就只去一个了,加之宏村的宣传更到位,规模更庞大,山水相宜,倒影造就了对称美图画美,水墨宏村画里乡村名符其实,容易照出美美的照片。但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人多也让宏村相对喧嚣,商业味较浓,淳朴的气息越来越淡。这也是我此次住在宏村外的原因。
    如果走进宏村,你第一句话一定是好美好美,而走进西递你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好古朴,好宁静,好一个世外桃源。如果是一个古村落的喜爱者,他一定会更青睐西递,因为西递至今完好的保存着明清古村落风格,有着“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

   离开宏村往西递,短短20公里,真的如牌子上写的“山川秀美无限好”,一有机会就停车驻足。



   一拱拱桥,一江春水,一坪春花,一条小径,一座小亭,两岸绿柳,一带远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先看看这张旅游图,西递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整个村落坐北朝南,背靠黄山的余脉雷岗山,西面有邕西河和羊栈河流淌而过。那是一等的好风水。

   再说西递这名称。它古名西川,又名西溪,溪水西流之意。因古代此处设有传邮之驿站,遂成西递,代替了其他名称。西递村是一座以胡姓子孙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因其开村祖胡士良独具慧眼,相中了这“船行西递,大吉大利”“东水西流,吃穿不愁”的生存之地。经胡姓子孙近千年的发展,西递村成为一个较大的村落,最鼎盛的清乾隆嘉庆年代,号称“千家烟灶九千丁”。

   进入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高12米、宽10米、三间四柱五楼的胡文光牌坊。

   在村口专门为其建牌坊,而且由皇帝亲自恩敕,这是何等的荣耀和骄傲。胡文光何许人也?牌坊东西两面分别
刻有荆藩首相胶州刺史八个大字,是其所任的官职。在他任职期间革除衙门积弊,整修城垣,建储粮仓,兴办学校,设置敬老院等。之后一直勤政廉洁,政绩卓著,深得荆王和朝庭信任。所以,胡文光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万历皇帝却恩准他在家乡西递建立一座功德牌坊。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明经湖,明经二字来源于明经胡氏,胡氏始祖胡昌翼天资聪颖,名闻遐迩,弱冠后登明经科进士,后人称他为“明经公”,明经胡氏由此得名。湖啊,楼啊,园啊,自然以其命名。





    木雕石雕的祥瑞之物是这些古民居的标配,越富裕越显赫越精细。




   瑞玉庭小巧玲珑,古朴典雅;小小天井,古木春生。



   堂内
很多书画和楹联,讲到治家治国。更有一幅“错字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苦”字下面多了一横,“亏”字多加一点,意在告诉子孙多付辛苦,多有收获;常吃小亏,于人有益。






   西园的八字门楼,气度不凡。 



   有西园看石雕的说法



   门罩上方的扇形石窗意“善”

   东园的看点在书斋,可惜我没拍好。

   惇仁堂是江南六大首富之一——西递明经胡氏二十四氏祖胡贯三的故居。

   惇仁堂的第四代女主人黄杏仙,可谓中国女性教育的先驱者。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是读书,发人深省的楹联。





   作为宗祠,取名“敬爱堂”,寓意深远,启示后人敬老爱幼,族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胡氏家训,值得我们今天治国治家的人深思。

   在西递和当地人聊天,他们都会骄傲的告诉你,我们是皇家后代。真的,族谱序上说的很清楚,
西递村的始祖胡昌翼,明经胡氏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俗称李改胡。宗祠中还供奉着唐太宗李世民的画像。






   堂前的烤火炉,比一般的烘兜更管用。

    村中小溪





    门楣的砖雕彩绘寄予房主人美好的愿望







   村边的小溪









   作为外行的我们大体也是看看热闹,但它的宁静古朴着实让人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