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回小巷

 新用户2939kDsc 2022-06-01 发布于四川

      知道小巷旧貌焕新颜,是从微信公众号上得来的消息,于是,便生出了想去看看的念头,毕竟那是我生活了14年的地方。

  

      小巷大名叫望江路,顾名思义也就知道小巷肯定离江不远不近。小巷位于老城中心,周边是万达、新世纪、星乐荟(前身百盛),重百等大型购物中心,又紧临高笋塘、西山公园、滨江公园等休闲场所,与学校只一墙之距,离川东片区最大的医院也仅百米之遥,且不处于主干道路上,就少了人声鼎沸车马喧嚣的叨扰,因此,小巷里的主人们便凭空多了一份自豪感。每每跟外人介绍就会说我们那虽然是老巷,但我们出行、购物、休闲是如何的方便,言语中无形的流露出自豪的意味来。这也是后来好多出租或出售房屋时中介或业主主打的名片。当然,这其中的我也不乏这样说过,也就是搬家后的旧房不到一个星期就被出手。

  

      因为住在小巷门牌的前几号,出行更多是从主街走,真正穿越整条小巷也只是需要到万达时才经过。14年的时间恰恰是一个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长成翩翩美少年的时长,而偶尔经过的小巷在那14年里似乎并没有长成一个美少年,它是一如既往的朴素着慢悠着,甚至苍老着干瘪着,而我人生中年里最美的14年的光阴恰好在这小巷度过。

      夕阳余晖洒在建筑物上,灰暗建筑物顶部仿佛戴了一顶嵌金的礼帽,熠熠生辉,那是我曾生活的楼层啊。通往楼栋的天桥重新涂了外层,灰色的栏杆镶了一条蓝色的边,让人一下子也鲜活干净起来。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同一物件换上包装后真的会重新焕发让人眼前一亮的美。

  

      人有时就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一旦离开后有些记忆才会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虽然走过小巷的时间不多,但小巷里的一梯一坎,一弯一绕,一草一木仍在记忆中惭惭复活。小巷不长,山城的特色仍是明显,明明前面是一段平路一栋房,以为就是尽头,到了却一拐又是几十级梯坎依墙而砌。明明看到树木郁郁,树影婆娑,怎么一抬头它却趴在一段墙上嘻嘻打望。明明我住的4楼,你却在对面的1楼和我话里短家长!

      我不善言谈交际,加之上班早出晚归,所以住在那的14年里除了左邻右舍,并没有认识多少巷里人。但日久生情,何况还是我居住了14年的地方。曾多少次凭阑眺翠屏山上云蒸霞蔚,曾多少次临窗听一江清风忽远忽近,又曾多少次感动于窗外操场上小学生嬉戏玩闹童真无邪!

      因为车不能直达小巷里,小巷里人们的生活物资常常就是靠三五扁担搬运。记得当初楼下有一整改衣服的裁缝铺子,那位大姐就把她家的房屋用层板隔成数间只够放下一张小床的小房间,厨房卫生间公用,一天几元钱出租给那些出来讨活计的人们。偶尔下楼整改衣服,常会看到他们围坐在一起,一堆带壳花生,一碟豆干,一盘最便宜的猪头卤菜,一人手拿一啤酒,咕咚喝着酒,大声说着自己一天的见闻,仿佛世界就只剩他们在那里简单的快乐着,搬运中的所有劳累或委屈在那一刻也变得如过眼云烟。

      宜把辛劳抛着雨,一锅豪气煮四季。重庆人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但因为身处小巷,地势受限,所以巷子小火锅也便应运而生,几张小方桌,十来把塑料凳,就可以开门迎客。闲时邀上三五好友,点上两三个小火锅,围炉而坐,所有情谊就着火锅的香味而热气腾腾,百十来元钱可以整得巴巴适适。

  

      “鱼儿乐,鱼儿悲,水里生,火里毁,天生一道佳肴菜,舍身满足人间美”,小巷虽小但万州烤鱼又怎能缺席?因为在巷里头,所以烤鱼也就跟心连心烤鱼一条街大有不同。心连心烤鱼一条街到高峰时霸气如省亲的贵妃,场面恢弘壮丽,而小巷里的烤鱼就小家碧玉多了。小巷里的鱼不论斤卖而固定价格论条卖,食客也少了些担心精明的商家在称鱼时缺斤少两的烦恼来。烤鱼实惠便宜但那味道却是从来不会打折的,很多时候光顾的也都是街房邻居。

    今天再行走在这小巷,仍是觉得亲切。“鸡毛烤鱼”,一个朴素接地气的让我一见就有些忍俊不禁想笑的店名,好多年了生意还不错,它其实是烤鱼和小火锅同时经营着。离开一年多后当我再走进小巷时,发现它依然在那,只不过它的门脸因为改造变得雅致端庄。先生也因为吃了他家的双椒烤鱼而味蕾大开,以至后来不管在哪家吃烤鱼,双椒味成了必点的味型。

  

      没有呼朋唤友,一个人独自安静的行走在这条小巷。看看这面墙瞧瞧那面墙,曾经斑驳残颓的老墙'已变身文艺范。两边门店全是黛瓦飞檐,每家檐下都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古色古香的刻着"望江巷子”的定制路灯悬挂在每家门楣上方,风微微吹,路灯和国旗款款摇摆着腰身交相辉映。即使夕阳余晖照不进小巷,小巷也因为这次华丽转身而青春着阳光着。

      毕竟我是作为外来户入住这里,关于小巷的前尘往事也不得而知。不知它是否有名人足迹探访过,也不知它是否上演过传奇故事,它或许就是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寻常巷陌吧,更多的是充溢其中平平淡淡的人间烟火味!

      夕阳西沉,天色向晚。款步而行,一会驻足读读墙上诙谐风趣的谐后语、耳熟能详的谚语,一会看看墙上的警世修身言,学校门前的励志句。南门口、陆安桥、水井湾、三元宫、杨家街口、古渡口,老万州的人文底蕴和地域风情跃然于墙。补锅匠、补鞋匠、剃头匠、篾匠的匠人墙让年长者回味,让小孩们长知识。水墨山水画、吊脚楼、双桅帆、乌蓬船,古码头一派繁华影像!一张“船票”让我坐上历史的巨轮,在老万州到新平湖的岁月长河中往来穿梭怀想筑梦!

  

      小巷没有大街上商家夸张的海报,没有大功率小喇叭吵闹的烦嚣,没有摩肩接踵的人流,没有霓虹闪耀的绚彩。一小小的夫妻理发店主将他炒菜的锅搬到门前,一时间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油盐酱醋烹调的香味,理发师手里吹风发出的呼呼声,墙上电视的声音,绕着主人脚转圈的小猫喵喵的叫声,好一支谐趣交响曲。傍晚的小巷舒缓祥和,古典的路灯在廊前泛着无限温柔的微黄暖光,与它身边的邻居们享受着人间至味清欢。

      因为改造,小巷里不再是只开些卖蒜盐酱醋、油米面茶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店,而是多些甜品鲜花店、老印象摄影店、饰品店、精品内衣店等,给小巷注入青春清鲜的活力。因素爱花草,被一花店的小清新装修吸引驻目。花店美女问我是要鲜花还是甜品,我说我以前也住在这条巷子里,喜欢你这店里的氛围,美女还主动给我拍了一张店门前的照片。

      “心中若有桃花园,何处不是水云间”,心有美好,所见皆风景,舍近求远游览名山大川,有时不如家门前一条小巷让人留念。

  且行且停,暮色苍茫。两小女孩和两小男孩头抵头,在黄桷树的根雕椅子上玩着小游戏,另一女孩开心的玩着陀螺,在路灯下与旁边电线杆上软萌的卡通画相映成趣。,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那物质贫乏却精神富有的无忧的童年生活。小巷里两小无猜的场景又怎能是高楼大厦豪门别墅里那些富养的小孩所能媲美?

      返回时从另一小巷拾级而上,石阶尽头,两面墙上画着充满童趣的简笔画。那些消失的滚铁环、扔飞碟、踢鸡毛毽、斗鸡等老游戏,画者廖廖数笔,生动再现。三个小男孩子在微弱的灯光下趴在壁画前写作业,我问:“怎么不回家写呀,天黑了,注意眼睛注意安全哟!”,一男孩答:“马上就写好了,我们喜欢在一起做作业,住这里不远很快就到家”,只一会儿他们就收拾好书包,我们同行一段路后,互道再见!

  酒杯太浅,敬不到来日方长;巷子太短,走不到白发苍苍。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只是万千红尘中一粒小小尘埃,争什么计较什么浮躁什么,刹那芳华,最后也终是归于一抷黄土。心境淡泊、平和、澄澈后,我们自会生出“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舒适惬意来。

      嘿,小巷,我生活过我来过,回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