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道盖公

 zqbxi 2022-06-01 发布于江西

       盖公其人

      男,(生卒年不详),今安丘人。西汉著名学者。善治黄老之学,《汉书.曹参传》云:孝惠之年(公元前194年)丞相曹参,求为治之道,盖言治道贵清静而为民自定,曹参参用其术,使国安定,一时从学者甚众。其墓在今潍坊峡山水库西岸中段盖公山上,后人在墓旁立祠纪念,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曾专门到此凭吊,盖公祠在建国前已毁,现已成为农田,盖公墓数年前毁于盗墓贼之手。在潍坊的峡山区(原属于安丘),曾经出现过一个伟大思想家,他是个隐士,没有做过高官,但却用自己思想,奠定了一个强大王朝的基础,他就是盖公。

  

关于盖公的资料,来自汉朝历史著作《汉书.曹参传》。汉朝建立后,刘邦大皇帝为了建立稳定的地方秩序,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地方做封国的国王,在山东原齐国故地,建立齐国,派自己儿子刘肥做国王。刘肥还很小,刘邦就派自己的老乡加功臣辅佐刘肥。

国王刘肥年龄很小,曹参是个武将,治理国家有些困难,但是成功人士自有自己的办法。曹参就把齐国这个地方名人能士召集来,询问如何治理好齐国。这些名人能士各抒己见,争论不下,曹参也不知如何之好。这时有人推荐盖公,说他很有办法。

这个盖公是胶西人,即胶莱河西部地区、现在的峡山(原安丘)人。他来后告诉曹参说:治理国家很容易,只要做到“清静无为”就行,并告诉曹参如何做到“清静无为”。清静无为是黄老思想重要内容,也就是黄帝和老子思想,主张统治阶级不要瞎折腾,只要保证老百姓安静,百姓自会努力生产,创造财富。

在盖公黄老思想指导下,齐国百姓安居乐业,齐国富甲天下。后来曹参调到中央,当了大汉朝丞相,继续推行盖公思想,汉朝初年文景之治,也是黄老思想推行结果。

现在峡山区,王家庄街办(原安丘王家庄镇)的东北部,潍河西岸(峡山水库西岸)有一座山,叫盖公山,据说盖公死后葬于此,遂改名盖山。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密州知州,曾专门来盖公山拜吊,感受古圣贤的智慧。

盖公故里

钟光武

  

  

  

在九百多年前(即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的那个秋日,天晴气朗,惠风和畅,梧桐叶落,金桂飘香。伴随着一阵阵清脆响亮的马蹄声,一队人马呼啦啦出了密州府(今诸城)北门,沿着曲折蜿蜒景色秀美的潍河西岸,一路向北而来。为首之人正是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刚刚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苏轼此行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沿着潍河的流向,追寻当年大禹治水的足迹,二、凭吊潍水古战场,三、到百里之外的位于潍河西岸、安丘县境东部的盖公山,寻访盖公遗迹,拜谒盖公冢。安丘县时属京东东路密州府管辖。
苏轼少年时就倾心道家学说,尤其推崇盛极一时的黄老治术,他更仰慕道教权威盖公的治国理政之道。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直率,他虽仕途坎坷,三起三落,犹抱拳拳报国之心。他对古人大禹为了治理潍河水患,而表现出的大公无私的胸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由衷的敬佩。苏轼学识渊博,知古通今,忧国忧民。早在他踏入仕途之初,就期盼能有朝一日,北上齐鲁大地,切身感悟东夷古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先哲盖公思想的博大精深。而今恰逢朝廷命其知密州,正所谓是天遂人愿,苏轼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盖公,姓盖(ge),史未载名,汉初安丘人。他师从黄帝和老子,“好黄老之学,习黄老之道。”他治国理政的中心思想就是“主清静,法自然,守静以制动,因物以为用。”是汉初道家学派的权威。汉代曹参任齐相时,曾拜他为师。盖公指点曹参“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一语,成为汉初推行黄老治术的指导方针,开创“文景之治”新局面。盖公一生虽归隐山林,更没有做过高官,但他有良好的师承,渊博的知识,更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广的胸怀,他的伟大思想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人所敬仰和缅怀。
苏轼初任密州之时,正值大旱蝗灾之年。潍河两岸,土地荒芜,庄稼颗粒无收,且盗贼横行,民不聊生。加之“新法严密,风波凶险。”老百姓更是食不裹腹,生活举步维艰。“新法”,即朝廷在各地推广的手实法,就是强令老百姓自己把自己的财产疏散以此定户等。苏轼发现,手实法的推广,使老百姓之间互相指责揭露,增加了邻里矛盾,挑起了民众之间的积怨争斗,根本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如此局面,苏轼心急如焚,彻夜难眠。他奋笔疾书写下《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和《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上书朝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改治后,密州所辖各地的灾情和社会治安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潍河,古称潍水。潍河流域是古代东夷人的发祥地之一。他们创造的灿烂的潍河古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年前,考古学家们就在潍河流域发现了大批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商周秦汉到唐宋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也是在潍河流域,人们更是发现了早于甲刻文和甲骨文的陶刻文,这进一步说明了潍河流域古代文化的深厚与久远。 在今峡山区王家庄街办朱子村的东面,即潍河的西岸,黄公山的东边,有一处依山傍水气势恢宏的“亭子崖”,听村里的老人讲,该“亭子崖”名字的来由,是古人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在该处建立“禹王亭”而得名。“禹王亭”建于何年又是何年所毁已无处可考。而今这个“亭子崖”所处的位置,也已淹没于峡山水库蓄水线以下,只有每逢枯水期,在淤泥与青苔之间,依然可见当年的禹王亭损毁后,留下的满地的碎石与瓦砾。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大禹治水的那条河,对应的地势是南高北底,是一条由南向北流淌的河流,而在中国北方,有此流向的大河,少之又少,唯潍河最具代表性,而舜、禹是古代东夷人,也早已被学界所认知。通过以上这些史实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传说,充分证明了古代大禹治水,治的就是潍水。沿着潍河的走向,有一条非常明显的文化带,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的历史文化名人更是灿若星辰,不胜枚举。
飒爽秋风里的潍河,秋水初涨,芦花涤荡,碧波千里,莲藕飘香,桨声阵阵,渔歌嘹亮。潍河两岸,时而山岭相连,时而一马平川。是山,却不高耸入云,是地,却不放低姿态。这种高低搭配恰到好处的衔接,造就了昌潍大地潍河流域凸凹有致的独特地形地貌和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盖公山下,潍河滔滔北去,山映水秀,水秀山雄。立马河边的苏轼,心中顿起波澜。他想起了远古时期率领民众不辞辛劳治理潍水的大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榜样的力量和群众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荡气沙场剑回肠,风云残败破夕阳。潍河两岸,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发生在公元前二0二0年浇伐斟鄩的潍水大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水战,此战过后,到公元前二0四年,汉将韩信又在这里指挥了一场著名的水淹楚军的潍水之战,此战也成为扭转楚汉局势的关键一战。望着奔腾不止一泻千里的潍河水,苏轼的耳畔仿佛又回响起那声声催人的战鼓,看到了那猎猎飘扬的旌旗,他多想像当年的韩信那样,身披铠甲,手执宝剑,骑一匹长鬃烈马,于红叶连天的山际,飒飒而来。“…北俯潍水,慨然叹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苏轼对韩信这位一代名将的陨落表达了极度的同情与惋惜。

渐渐地,盖公山嵯峨逶迤的身影映入苏轼的眼帘。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盖公山正是因为当年宣扬道教黄老治术的盖公在此隐居而得其名。秋日的盖公山上,松涛阵阵,百鸟齐鸣,北风萧萧,灌木敝野,红叶翻飞,叶落归根。山上的树林间积着半尺深的枯黄树叶,风一吹,旋转着飞扬起来,又均匀地铺散下去,像一床若大的黄缎锦被,掩盖了那条弯弯曲曲拾级而上的通幽小径。

站在盖公山的最高处,苏轼极目北望,和盖公山遥相呼拥的是山势突兀,逶迤连绵,山峦叠嶂,层林尽染的黄公山。据传此山是因为汉代张良的老师黄石公在此隐居而得名。黄石公是汉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著有《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传世。黄石公桥下丢鞋收张良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而在西面,则是狄山,又称狄公山,传说是因北宋爱国名将狄青在此驻军而得名。盖公山在南,黄公山在北,狄公山在西,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呈马蹄形分布。而在马蹄口的正中位置,潍河的西岸,有一处依山傍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一一孝行乡,该村名的由来,是因汉代村人毋丘长以孝著称而得名(至北宋庆元三年〈1174〉年,宋代硕儒朱熹在此避祸隐居以后,该村又称为朱藏里,因附近法林寺内有朱子祠,遂称为朱子村)。
顺着起伏的山势,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在一处幽静之地,苏轼见到了那座突兀而起开满了野菊花的盖公冢和破败失修的盖公祠。苏轼心怀虔诚与敬仰,上前拜谒,尔后,他默默地伫立在盖公冢前,闭目冥想。也许,在那个千年以前的秋天,先哲盖公,也曾无数次的站在此处,登高远望,参悟惮道,思考人生。这时,天空中忽然飘起了缠绵的小雨,秋天的气息再次掠过苏轼的脸颊,爽净中裹着丝丝凉意,他仿佛听到清角吹寒,呜呜咽咽,空空荡荡。风雨飘摇过,不如念故人。苏轼吩咐当地陪同官员,必须尽快修缮好盖公冢和盖公祠。他回密州之后,更是在府衙附近,命人建起了一座盖公堂,以示对盖公的敬仰与怀念。
“…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俱言之,参于是避其堂而舍盖公,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夫曹参为汉宗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苏轼在《盖公堂记》中高度评价了盖公的道家思想。
苏轼把从大禹治水这个古老的历史传说中得到的启示和盖公的道家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执政理念。他察民情,体民意,顺民心,采用“疏”、“堵”结合的灵活的方式方法,尽其所能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大环境,维护和巩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这也是苏轼在密州取得显著政绩和文创成就的根本所在。
盖公祠重新修缮以后,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九(据传是盖公的谢世日),附近四邻八疃的老百姓都来这里赶山朝会,拜谒盖公祠。自此香火不断,热闹非凡。不同的年代,相似的场景,一直延续了近千年。
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两年时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潍河两岸的斜雨细柳和无限风光令他心潮澎湃,思绪泉涌。这期间他写下了二百多篇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其中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超然台记》等千古名篇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
宋神宗熙宁九年(即1076年)年底,苏轼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密州赴徐州任职。此后,他的大部分仕途生涯都是在南方渡过的。苏轼每到一处,都会和当地朋友谈论起潍河流域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秀美的山水风光,怎奈相隔千山万水,终不能成行,引得众多老友终日站在烟雨迷朦的江南雨巷,慨然叹息,怅然北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