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消息|《民族诗人》杂志2022年1月号隆重征集:百色2区2市8县实力诗人作品大展

 视觉作家李承骏 2022-06-01 发布于广西


一件我隐瞒了两年多的事情

今天我公开跟大家讲一下:

——致一直关心我的知交好友们

     在推出真正的《民族诗人》第一本杂志版的纸刊征稿启事之前,我想在这里先做一个解释:

     曾经,在2019年第二届桂西文学论坛(在四塘镇作家黄选雍的大院子里举办)上,筹备期间我们是以“唤醒,抑或融合”这样一个主题来举办“《民族诗人》杂志首发&第二届桂西文学论坛”的名义开展这个活动的。原本,是要把杂志排好版并送往印刷厂印好了能够在论坛上送给与会的作家、诗人才对的——但就在会议开始之前那一段时间、我正忙碌着一边谋生一边在选稿排版的某一天,我接到了广东籍前妻的电话,一个令我一生难以治愈的痛:我那聪明可爱、擅长画画却又在他妈妈跟我闹离婚后留在广东河源他外公外婆家读书的儿子意外溺水了,再也没有救回!

     当我跟我家族的兄弟姐妹一起在悲痛中赶到粤东北地区小孩外公外婆家里好座县城的时候,大家的泪已干了。回来后我一下子暴瘦并形容枯槁。那一段时间,我连每天饭有没有吃,是怎么活下来的都不记得,哪里还有心思出刊物?于是,在伤痛的侵袭下,那一段时间我完全对一切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但某一天偶尔接到那些早就报名要参加这一次首发式和论坛活动的文朋诗友打来的电话,我又不能不强迫让自己接他们的电话,而且还不能流露出悲伤。

     当我意识到2018年已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之后,桂西文学论坛第二届也不应该延期或放弃——虽然我自己的悲痛没有减轻,但我不能因为这样而不举办这场早就订好了日子的活动……

     因此,在那一次活动上,我也想在巨大的悲痛中紧赶慢赶把杂志排好版印出来,但是通宵达旦的连续工作和不休息,却令我的身体更为槽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论坛那天终于到了,而我自己的私事我强忍着没有告诉任何一个文友。以免影响了大家参加活动的心情。

     于是,在那一次桂西文学论坛上,明明背景布上是《民族诗人》杂志首发式,但我的杂志并没有能如期赶出来。所以那时我也不知怎么跟大家解释好。一来经费确实也不够,全靠自己筹措和节省;二来杂志确实也没有能赶出来;我也记不清那时只带了一张封面图样的我,是如何跟大家找了个借口掩盖过去的。

     总之,那一次的活动除了作家黄选雍老师安排的餐饮因为厨师不到位出了点小状况以外,其他的还算顺利。大家在论坛上谈诗论文,讲我们桂西的文坛和作家,讲我们如何写作才能更有进步。陆杉、陆锦仑、李常业、谢忠谋、张恩岱、梁雯等老师都登台谈了自己对创作的理解和经历,与会的朋友都觉得这样自由自在的交流氛围真的很难得,可以说也算皆大欢喜。不过我想,不少文朋诗友肯定会觉得我说话不算话了——没有能见到期待已久的《民族诗人》杂志。

     后来我也没有解释什么,也从未把自己遇到的人间大难之事告诉任何一个文友。而很多了解我爱写作爱到什么程度的亲朋好友也觉得奇怪:为什么2019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李承骏(李福登)为什么没有新作出现,没有像中学时代到前些年那样,时不时就拿一个征文大赛奖,时不时就说要去哪里开会领奖?我也无从解释,有不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文坛老友,更是说“李福登你是不是改名为李承骏了之后就不写文章了?退步了?对于爱写文章胜过生命的你来说,是不是可以说'消失’了两年?”我也没办法跟他们说,我沉沦了两年,昼里盼入夜,晚间恨夜长。完全沉沦在自己无法走出的泥潭里。

     直到到了2020年末,在不少场合,一些平时有空常能聚到一处的师友关心地问我的工作、生活、家庭时,我才不好再隐瞒,因为大家作为朋友,他们都关心我有没有再组家庭,原来的小孩怎么样了,我怕不说出来之后会有更多关心我的朋友跟我聊天或见面时,会问及小孩读什么学校之类的话题再惹自己伤痛,因此也渐渐地告诉了一些师友。

     再者说,原本我自小至大一向乐观,但那年遇到那样的事情,确实没法乐观起来。但也经过了一年多两年的自我默默疗伤后,我也渐渐地开始重新坚强起来。虽然心口依然有一个大大的裂缝,但我知道,逝者已去,再伤痛也无济于事。就像老家的长辈们安慰我一样,那是我跟小孩的缘份就到那一年而已,这就是“命”……

     这一次我选择在这里公开把心里的痛讲出来,也是希望能够让一直关心我、支持我的师友们知悉那些我忍住没有告诉他们的过往,这样子,下次我有幸再跟师友们相聚时,他们就不会再跟我提这些若我伤心的话题了。当然,当我作出了公开这件事的决定时,我也学会了向前看,不再频频回首。我也做好了甩下包袱,让自己的人生从2022年从零开始的准备和行动。

      前路不一定通泰,但我已归来。

                                李承骏

                           2022年1月4日


     下面,已经不再恐惧伤痛的我,也要重新做我最想做的事情了:那就是,完成我之前没有做好的事情,靠自己加上不少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把最想做好的《民族诗人》重新做起来,做好它。而且,这一次,不再是出报纸,而是做成杂志。在很多民间的纸刊或一些官方的纸刊也相继关闭或转为电子版的当下,我还是觉得,电子版当然好,但纸刊也有它的不可替代之处,于是,但有了以下这一份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重新做出来的《征稿启事》:

      《民族诗人》诞生于2002年的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是由当时在东莞永晋集团做《永晋》报主编的李福登(后改名李承骏)发起创办的一家网上诗歌论坛。很多著名诗人和当时在诗坛上非常活跃的诗人都来我主持的《民族诗人》论坛,我也因此跟他们成为没见过面的文友。后来在大洋网上发表文章时遇到网友逝者如斯(柳伟)和周承强,得知他俩一个是诗歌、散文、小说都很擅长的江西籍会计师、作家,身处东莞;另一个是曾经在广西边防服役,后来调往广东军区工作的军旅诗人……两人也跟我一样,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基本上就跟写作俩字扯不开。

     于是我把办一份民间诗报《民族诗人》的事情跟他俩一说,哥俩很快就在我建立的QQ群里边各抒己见,最后确定办成报纸——因为我们都是口袋很浅的年轻人。

     就这样到2003年5月,《民族诗人》创刊号终于出版。《民族诗人》由著名诗人丁芒先生题写刊名,吉狄马加、李发模、杨克、桑恒昌、黄承基、熊育群等诗界名家为总顾问,当时一经推出,即以与众不同的视觉和用稿特点倍受诗坛关注。之后相继断断续续地几个好友自掏腰包、我自己利用工余时间排版、设计、送厂印刷、印好后又自掏腰包寄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于是中国有一份《民族诗人》报的名声就传开了。

     后来陆世由、姜代银、安徽李进、云南李剑、张世乾、金培洪、聂时珍等诗友相继加入成为编委。

     再后来,我们出了一期广西诗人自选诗之后,黄尚宁、何继猛、罗晓玲等文朋诗友又相继加入,我们的队伍壮大了。但后面受到经济和朋友们各自成家立业、家庭的压力、工作或事业的压力、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影响下,大家也只好先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才有可能有诗人的情怀。

     于是在2014年我辞掉了珠三角在当时还算“高薪”的企划经理、品牌总监这样优厚待遇的工作后回到了百色,也把《民族诗人》带回了我们桂西。但同样是囿于经济能力,回到百色后也仅仅出版了两期报纸。

     其实我知道,报纸虽然精美,但如果说要讲究收藏和不容易丢失,还是杂志要好一些。但确实口袋里没料只能无数次期待无数次无奈。

     现在,本来如果每个月出一期报纸,我是可以做到连续出刊了的。但想想之前小伙伴们的愿望,以及我自己一直以来起好《民族诗人》胜过出我本人诗集文集的心愿,我决定重启《民族诗人》杂志的出刊工作。

     于是,便有了这份针对于《民族诗人》重磅栏目的《华语诗歌地理》——百色2区2市8县实力诗人作品大展。其他栏目我们将通过其他方式向全球华文写作者征稿。也欢迎见到此启事的朋友们投其他栏目,但本栏目是仅限于我们百色籍或者在百色地区范围内工作、生活的作家、诗人们的。

      要求:

     1、参加本次大展的作品必须是现代诗歌或散文诗,古体诗词不收。

     2、每位参展作者自选5首以上到20首左右自己原创的新诗或散文诗作品,抄袭者将取消入展资格。

     3、参展者请在稿子末尾注明真实姓名、简介、联系地址、电话、微信和一张清晰度高的个人风采照。个人风采照可以用邮箱另发以保证期质量。注:作品刊发时使用作者真名。不愿意使用真名发表的作者可以不参加大展。

     4、《民族诗人》杂志设计、排版、印刷等费用均由总编辑李承骏自筹,属于民间诗刊。因此在未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稳固的保障之前,《民族诗人》杂志可以发表投稿者、参展者的作品,但没有稿酬。

    5、投稿时请注明“参加百色诗人大展”字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