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哥太穷妹妹太丑,两人干脆一起结婚,生下一子中外皆知

 华民 2022-06-01 发布于吉林

在中国哥哥娶妹妹有失伦理,所以是不允许近亲结婚的,而且还会生出不健康的下一代。然而在晚清时候,有一段非常传奇的婚姻,就是哥哥娶了自己的妹妹,俩人结婚之后,还剩下了一子流传千古!

这个哥哥就是李文安,李文安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在古代男子读书都希望能考进官场,只有这样才能出人头地,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然而多次科考无果,最终就选择回乡务农,但因为家中的田地无法支撑家里的生活,所以他就自学中医,想要以此来赚些钱财补贴家用。

有一次外出给人诊治,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得天花的女婴,可能是因为父母觉得无法医治,这才被抛弃了。李殿堂虽家里条件不好,但还是将女婴抱回家中,并且为她治病。最后经过李殿堂的诊治,女孩的天花被治好,只是因为天花,女孩脸上满是麻点,到了结婚的年龄,却没有人愿意迎娶。

虽然家中贫寒,但仍有青云之志。在李文安迎娶妹妹之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但两人关系融洽,相敬如宾,并不在意旁人的指指点点,一心过好自家的日子。

妹妹十分勤俭持家,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李文安得以用功读书,安心备考,在妹妹的支持与照顾之下,李文安终于实现了父亲的愿望,成功地考取了功名,成为了一名进士。

1834年,李文安成为了道光甲午科举人的第96名,并于四年之后与曾国藩同登道光戊戌纽福保榜进士的第112名,后曾与林则徐之子同年于刑部就任。他为官清廉,尽心尽职,政声卓著,为管辖当地民众所称道。

在官运亨通之际,妹妹更是为他先后生育了多个孩子,其中,他们有一儿子后来位极人臣,流传千古,这个孩子便是人称李中堂的李鸿章。

1823年2月,李鸿章出生于安徽合肥,在兄弟姐妹之中他排行第二,自幼聪慧,六岁时便进入书馆学习,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当地学者徐子苓为师,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底子,在年仅十七岁时,李鸿章考中秀才。

在京中任职的李文安对李鸿章寄予厚望,多次来信催促他入京备考,李鸿章遵循父命,毅然北上。

到达京城之后,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几乎访遍了京中所有的安徽籍官员,并且凭借自己的才识学问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随后,李鸿章更是拜入曾国藩门下,学习经营治世之学问,奠定了自己一生思想和事业的基础。

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湘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国藩与李鸿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曾国藩不顾清廷责成他再顾皖省军务的命令,在攻下天京后不到一个月,就将他统率的湘军大部分遣散。这固然是因为湘军“暮气已深”,更重要的是,曾国藩担心功高震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而李鸿章则认为:“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江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他进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

在坚持“中体西用”的基础上,李鸿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应付时局,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对于当时全国的因循守旧风气,他反复抨击,并深为叹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