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革命军事故事】澧州政治讲习所:3000部队学员成为南昌起义铁血雄师

 文山书院 2022-06-01 发布于北京


澧州政治讲习所
——3000部队学员成为南昌起义铁血雄师
图片

图片

澧州文庙

澧州文庙是常德市澧县的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澧县文化底蕴深厚的象征,也曾见证中国革命的峥嵘历史。共和国开国元帅贺龙同志在这里办了澧州政治讲习所,造就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推动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图片
图片

我军历史上著名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支部建在连上,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澧州政治讲习所在探索军队政治建设上同样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图片


1926年8月初,贺龙响应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号召,率领部队从贵州铜仁开赴湖南常德。一天,刚刚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的贺龙,正在司令部谋划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忽然接到报告,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共产党员周逸群带领宣传队来了,贺龙喜出望外。此前,贺龙虽然没有见过周逸群,但在一年前,他的部队在铜仁时曾住在周家,周逸群的父亲是个开明绅士,给贺龙的部队在粮饷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贺龙还在周家读了不少周逸群从外面寄回来的革命书籍。两人此时一见如故,促膝谈心,周逸群向贺龙谈了广东的革命形势,谈了北伐的意义、任务及革命的前景,贺龙听得聚精会神,不断地称赞说:“人才,人才,共产党里就是有人才啊!”
周逸群见贺龙的革命觉悟很高,就向他介绍马克思主义,从苏俄十月革命谈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贺龙对共产党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就向周逸群提出了入党的要求。周逸群表示说:“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一定有人找你。”贺龙听了很受鼓舞。贺龙也向周逸群谈了自己部队兵员成分复杂、士气不高的困境,请求周逸群留在他的部队帮助改造部队,还提出想请政府多派些干部过来,周逸群告诉贺龙,广东革命政府没有足够的干部可以派,建议贺龙自己着手培养。两人商议后,贺龙决定成立政洽讲习所。周逸群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了贺龙及其部队的情况。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周逸群留在贺龙第一师,担任政治部主任。贺龙委托周逸群负责开办第一师政治讲习所。

图片


1926年9月,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周逸群以政治讲习所名义、迅速在常德沅澧流域各县招收了两千多名学员,于9月中旬开赴澧县,在县城西面的澧州文庙、正式开办政治讲习所,史称澧州政治讲习所。
 在澧州政治讲习所开办仪式上,贺龙站在队列前面看着学员们精神抖的样子,十分赞赏地对周逸群说:真是了不起!过去军阀招兵一靠金钱二靠绳子现在我们招兵讲革命道理,一个钱不花,农友把年轻力壮的子弟送来了,政治工作太重要了!
澧州政治讲习所的课程主要分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学两个方面。军事教官主要讲授《步兵操典》《阵中要务令》《射击教程》等内容,指导学员掌握步兵战术、战斗指挥、协同作战等实战本领。因北伐战争已经开始,学员们知道实战本领的重要性,学得非常刻苦,训练场上杀声震天。
在周逸群主导下,政治讲习所的教官们还利用课余时间,教学员们唱会了《工农大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少年先锋歌》等革命歌曲,让学员们在热情洋溢的歌声中领会革命精神,通晓革命的目的和意义,激励革命热情,增强革命斗志。
贺龙也常到讲习所听课。贺龙受所讲内容的吸引,常从座位上站起来和学员交流,说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来谈体会,谈笑风生,气氛极为活跃。
 

图片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192611月澧州政治讲习所的学员们从课堂走向战场,踏上北伐的征程。19273月,讲习所学员集中在鄂城西山寒溪中学举行毕业典礼贺龙、周逸两人为学员毕业证书和毕业证章。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这些接受革命思想洗礼的学员,充实到贺龙部队的连队后,加强政治宣传,开展思想工作,使广大官兵明白了北伐的目标和开展大革命的意义,极大地提振了部队的士气,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从而使贺龙统率的这支铁血雄师在北伐进军中如虎添翼,节节胜利。

图片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这支部队在贺龙率领下,清除了陈图南等反动军官,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毅然从湖北武汉开赴江西南昌,参加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壮举,揭开了中国革命全新的篇章。
澧州政治讲习所培训学员近3000名,毕业学员大多成为八一南昌起义主力。在形势险恶、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在部队开办政治讲习所,既重军事训练,又重政治教育,既重文化熏陶,又重军容军纪整顿,大大鼓舞了斗志,提升了部队战斗力。政治讲习所的创办,堪称军队建设史上的创举,也为最终从胜利走向胜利孕育了可能。

图片


图片
感   言
作者 | 澧县人武部部长 李建华

革命丰碑高耸,精神财富无价。澧县红色遗迹遗址众多,近年来先后修建了一批以历史实事为依据的纪念碑、陈列馆,生动讲述着澧县作为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英雄的澧县儿女用沸腾的热血,染就了澧县革命老根据地的鲜红底色。
中共一大前的58名党员之一的朱务善,中央红军十二军军长游端轩,“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的汪浩等澧州豪杰,以及指挥南昌起义,率红二、六军团从澧县实现战略转移踏上长征的贺龙元帅等等英雄的足迹,让广大澧县人民沿着革命的征途,续写历史的荣光。
澧州政治讲习所是贺龙1926年9月在澧州文庙亲手创立的,主要课程分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学两个方面。澧州政治讲习所培训学员近3000名,毕业学员大多成为八一南昌起义骨干。
战争硝烟散去,革命薪火相传。今天,深入挖掘这一宝贵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既是铭记红色历史、追忆时代英雄,更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以更加铿锵的足音,昂首迈向强国兴军的伟大征程!

来源:湖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  

作者:澧县人武部部长 李建华

编辑:赵艳

一审:王双    二审:余梓林    三审:杨平

出品人:杨波

主管:中共澧县县委宣传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