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医疗》疏调解郁汤加减治疗焦虑所致脘痞、痤疮病案一则

 tnj660630 2022-06-01 发布于江苏
文章图片1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不相同,治疗应从实际出发,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一则医案。

文章图片2

邓某,女,31岁,胃脘部痞硬,面部痤疮3月余。

患者自感胃脘部有硬石感,饥饱均可见,胃脘部怕冷,饥饿时有泛酸,易矢气,食辛辣后易腹泻,平素大便一日1-2次,易不成形,面颊与额部痤疮较多,色略红,小便时有灼热感,患者一年前曾患细菌性阴道炎,经治疗后始终觉外阴部有烧灼感,本月月经推迟7日还未至,近半年经期易推后,有轻微痛经,经期易腹泻头痛,经血色暗红有血块,时有乳房胀痛,自觉有口臭,不渴,睡眠欠佳,舌略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无力尺部略弦。

中医诊断:脘痞,痤疮。

中医辨证:肝郁脾虚、痰饮停胃。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消痞。

方药:疏调解郁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具体如下:

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5g

丹皮10g、刺蒺藜15g、黄芪40g

党参30g、法半夏10g、黄连3g

黄柏8g、干姜5g、大枣5g

马齿苋15g、香附15g、郁金15g

生蒲黄10g、五灵脂10g、山药15g

炒白术15g、炙甘草3g。

二诊:一周后患者诉胃部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痤疮无新发,服药期间月经至,无腹痛无腹泻,外阴部烧灼感也明显减轻,患者心情大大改善,言谈中再无首诊时的焦虑紧张,现大便不成形,睡觉时觉腰部空虚,脉沉无力,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效不更方,患者月经已至,去上方中活血调经药物。

三诊:二诊后一周,患者诉胃部已无不适,痤疮基本消退,外阴部烧灼感完全消失,大便基本成形,饮食睡眠可,患者心情愉悦,脉力欠佳,舌轻微齿痕,病久脾虚尚未恢复,方用参苓白术散善后,并嘱患者以后学会情绪调节,三诊后疾病痊愈。

患者第一次就诊时愁容满面,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既往诊疗单迫不及待的给医生介绍她的病情,患者一年前曾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当时有明显的外阴瘙痒、白带异常、小便灼热等症状,经他方医疗机构治疗后各项检查指标正常诊断为痊愈。可自此以后患者始终觉外阴部有烧灼感,小便时有灼热感,自己怀疑没有痊愈,于是购买外阴清洗药物自行治疗,症状时好时坏,患者又更换医疗机构就诊,经检查无异常,但患者自述症状并没消失,心情很忧郁,此后逐渐出现月经不调,面部痤疮,胃部不适症状,更加重了患者的担忧,又多次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显示均无明显异常,西医医师建议患者找中医看看,于是有了本次就诊。

文章图片3

该病案是比较典型的情志不调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病案,也反映出西医诊疗与中医诊疗的差别,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为西医痊愈诊断标准,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是中医诊断痊愈的标准。该患者因既往疾病症状未完全消失产生焦虑情绪,不能得到正确的疏导及治疗而逐渐加重,情志不疏则肝气郁结,日久则月经失调,气郁化火则出现面部痤疮,木郁乘土还会损及脾胃,脾虚则生痰湿,停聚于胃阻滞气机则出现胃脘痞硬,湿热下注则会出现小便灼热等症,治当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消痞,方选疏调解郁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除了口服中药以外医生与患者进行了沟通,告知患者目前其病症是需要治疗的,但病情也不是她焦虑的那样严重,而且告知患者中药治疗效果显著让其放宽心,通过沟通明显能感到患者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到患者每日都用药物搽洗外阴部皮肤,此行为对外阴部皮肤产生严重的刺激及损伤,嘱患者停止,改为每日清水清洗即可。

该病案的根本病机是焦虑所致肝气郁结,国医大师张震的疏调解郁汤可疏肝解郁、疏调气机,再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身心同调故能迅速取得良效。现代社会由于生活工作节奏较快压力明显,情志不畅所致疾病临床常见,女性由于生理特点发病率更高,此类疾病往往均以肝气郁结为基本病机,随着病程的发展可波及脾胃心肺等多个脏腑,但治病求因,治疗的基本法则离不开疏肝解郁、疏调气机,故疏调解郁汤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广、频率高,通过灵活加减使用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