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以一侧腰痛,放射至下肢腿足,走路跛行或者伴有下肢麻木为其特点。属于中医学“腰腿痛”、“痹证”范围。 本病初起多属实,治疗当以行气血,通经络为主,根据寒湿、瘀血的不同,分别采取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等法。病程日久者,应配合补肾培本之法。 按语: (1)临床发现很多坐骨神经痛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所以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时,必须诊断明确。 (2)坐骨神经疼痛剧烈者,可配合虫类药通络止痛,如地鳖虫、蜣螂、乌梢蛇、全蝎、蜈蚣等。冲类药乃血肉有情至品,止痛作用迅速有效,而且疗效巩固。 (3)病久肾虚,腰腿酸软隐痛,劳累加重,静卧可减者,应配合补肾药,如补骨脂、续断、狗脊、骨碎补、桑寄生、山萸肉、仙灵脾等。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必然又肾虚存在。肾不虚,就不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必须重视补肾药的应用。大剂量山萸肉治疗腰腿痛效果突出。 (4)河南中医大夫治疗神经痛包括坐骨神经病必用制马钱子胶囊,用法是:早晨吃一粒,晚上吃一粒。制马钱子有毒,不能多吃! (5)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病疗效快而突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能大大缩短疗程。身体强壮者,单独针灸就能治愈。 辨证论治: (1)寒湿型 病机:寒湿留着、络脉失和。 症状:腰腿冷痛、受寒加剧,拘急不利,阴雨天疼痛更著、得温减轻、卧喜屈膝,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例方:趁痛散。 常用药物:黄芪、桂枝(肉桂)、独活、鸡血藤、乳香、没药、怀牛膝、细辛、干姜、变白术、苍术、徐长卿、乌梢蛇、黑附子、甘草。 寒邪甚加制川草乌。 湿偏盛加生苡仁、晚蚕砂、茯苓。 湿郁化热去细辛、干姜,加黄柏、薏苡仁、防己。 (2)瘀血证。 病机:瘀血阻滞、经脉失畅。 症状:腰腿疼痛如锥刺、转侧加剧,痛处固定、拒按、有压痛、或感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例方:活络效灵丹。 常用药物:当归、丹参、乳香、没药、怀牛膝、鸡血藤、元胡、土元、三七粉(冲服)、血竭(冲服)、桃仁泥、红花、续断、补骨脂。 寒瘀交阻加桂枝、五灵脂、延胡索。 筋脉拘急加木瓜、白芍、伸筋草、甘草。
附录: 治疗坐骨神经痛验方: (1)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附子,风伤于上,湿伤于下,此必寒兼风湿。(2)湖南省名医胡天雄方:桂枝十五克,白芍三十克,甘草十克,制川乌六克,地龙十五克,怀牛膝十五克,蜈蚣两条。水煎服,一天一付。 (3)坐骨神经痛,治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峻剂,处方: 羌活八钱,威灵仙五钱,乳香,生地,黑附子,桃仁,红花各三钱,全虫,制川乌,草乌各二钱,制马钱子三分,水煎服。一天一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