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玄府学说

 中医知识圈 2022-06-01 发布于山东

【玄府的含义】

玄府,首见于《素问》,其中的“水热穴论篇”说:“所谓玄府者,汗孔也”,玄府是指皮肤的汗孔。刘完素广其意而用之,拓展了《内经》中玄府的含义,玄府指遍布人体内外各处的一种非常细的、非常小的通道,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玄府者,玄微府也。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间万物,尽皆有之”。

其中“玄”是幽远难见之意。

玄府具有三大功能:运行气液,渗灌气血,运转神机。

神机是“神机气立学说”中的神机,不是“心神”中的神机。

神机是体内的升降系统。

对于运转神机,刘完素详玄府,略枢轴。我们把枢轴再重视起来,就牛了!

我们了解了玄府学说,对认识中风后遗症,又深入一层,即玄府郁闭。开动升降之枢,可开通玄府。

对治急性脑中风,思路宽阔了,办法多了。

治急性中风,代表方三化汤

玄府是气机升降之门户,脾胃是气机升降之枢,那么玄府与脾胃是什么关系?

不言自明,不用刘完素来讲,是吧。

我们要干前人所未干过的事。

楼英是最重视“玄府学说”的医家,他用于治五官病,大获成功!于是说;完素之言不虚也。

当今著名眼科家,都是掌握了楼英之医术而成名。

七,【开通玄府药】

开通玄府药,可分为直接通玄药与间接通玄药,详述于下:

1,直接通玄药:

(1)芳香开窍药,如石菖蒲、肉桂,其所开之窍,不仅是宏观之官窍,更应是微观之玄府。

(2)虫类走窜药,如僵蚕、地龙,一般称作“通络”,通络包括在开通玄府之中。

(3)辛散宣发药,如白芷、羌活,即解表药,亦称风药,不仅能开肌表的汗孔解散表邪,对于玄府亦能透达贯穿。

2,间接通玄药:

(1)疏肝理气药,如柴胡、香附。

(2)活血化瘀药,如川芎、红花。

(3)清热泻火药,如桅子,黄连。这些药主要是通过宣通气血津液的运行而间接起到开通玄府的作用。

现在回头看熊大经治鼻渊之神方,理解又深一层,其方首先清胆热,绝“胆移热于脑”之源,其次开通鼻腔处的玄府。

治鼻渊,用柴芩清胆热,绝“胆移热于脑”之源,用地龙,白芷直接通玄,用川芎,枳壳间接通玄。辛夷解表祛风寒通玄。

用的时候别开死方子,可以根据情况加细辛,等等……

治鼻渊的方,方解有两种,一浅一深,第一次浅,此次深,是真谛!

现在重新理解麻杏石甘汤,麻黄辛热,开玄府助石膏清热,用麻黄是“热因热用”王道治疗法则。

玄府郁闭,阳气怫郁才发热,用辛热麻黄开玄府则阳气通,热也散了。

刘完素,才真读懂伤寒论了

真正解热的是麻黄,而不是石膏,石膏是扬汤止沸。

最近治疗一例眩晕,初诊用半夏白术天麻合苓桂术甘加泽泻没效果。后仔细询问,患者平时不晕,在屋里走圈,绕圈就头晕,并伴有有耳鸣,考虑是痰瘀阻窍所致,用肖老师之前讲的一个通窍方,石菖蒲、桃仁、川芎、霍香、姜黄、二陈,复诊效果好。

只有掌握理论了,才能听懂高人讲治病,看明白高人治病。

例如掌握了“阴火学说”,就能看明白补土派高人治病,并且一看就会,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学会非常重要的“玄府学说”,学完之后,例如治比较难治的鼻窦炎(鼻渊)效果显著!

@上海—肖春宏 感谢肖老师讲解

通玄药:有芳香开窍,有走窜开窍,有辛散宣发等,着眼于"宣通"二字。

  

有没有老人阴虚时,宣通玄府的,开玄药?

  

 或者是先"宣通″津血运行,而间接开通玄府?

阴虚开玄,南沙参。@河南汝州市杨德胜 

感冒后,又发鼻塞,流浊涕,曾经服抗生素无效,西医诊断急性窦炎。刻诊:头晕,头痛,口苦咽干,夜间梦多,小便黄,舌红苔腻,脉弦滑,鼻内粘膜红肿,中鼻道有较多黄稠样分泌物。

此人口苦咽干,胆热无疑。用吉雷通窍汤,去地龙,加霍香,瓜蒌。

这才流鼻涕10余天,小问题。流脓涕10年,都不难治。

鼻孔,左少阳,右太阳。若两都重,增加芳香药味数,加强解太阳之力。

比如:霍香,白豆冠,藁本之类的。

渐渐的发现风药厉害,作用多多,是吧。

鼻孔还分太阳少阳啊,肖老师的知识好多啊

肖师,能不能解释一下鼻孔太阳,少阳,

【原文】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说“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升降出入之门户也,人之眼、耳、鼻、舌、意、神、识能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

【译文】“玄”是幽远之意,引伸为“肉眼看不见”之意。

译文:玄府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结构,然而玄府无处不有,人的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甚至世间万物,全都有之。玄府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人的眼、耳、鼻、舌、意、神、识,之所能发挥功能作用,都是因为气机升降出入其玄府通畅顺利。

就是这段话,将普通中医师送上五官科名家的宝座!

后边还有一句没译,是:若玄府闭塞,就不能发挥功能作用了。

有些耳鸣,用刘完素的玄府学说来治疗,之前没听过吧。

杨大中医师,今天提到我用过的“通窍方”,我是用玄府学说开出来的,好使也!

玄府学说,这么著名,应该是玩透彻,可干惊天动地大事——使失明者复明!

耳鸣治不好,改改套路,用玄府学说。

咱们之前学过的几个特殊苔之一,白滑苔,湿热病当热证治,用苦寒药伤阳气了。

以《内经》经文与玄府学说综合解析吉雷通窍汤,即:学会综合运用几种理论分析问题。

(1)组成:

黄芩、柴胡、川芎、白芷、枳壳、瓜蒌、藿香、黄芪、地龙。

(2)方解:

黄芩、柴胡,清胆热疏胆郁。白芷、霍香,直接通玄的芳香辛散药。

地龙,直接通玄的飞虫走窜药。川芎,间接通玄的活血化瘀药。

瓜蒌,间接通玄的清热化痰药。

枳壳,间接通玄的理气药。黄芪,补肺气药。

(3)加减:

A,脾虚生湿:加党参,炒白术,茯苓。

B,肺部咳嗽:加桔梗,杏仁。

C,咽喉不利:加牛膀子,射干,紫菀。

《内经》“胆移热于脑,辛頞鼻渊”,胆有热用柴胡,黄芩,足够用了。其余的就不好理解了,而用玄府学说看,就理解了。

一方用三种方法解析,但不矛盾。一是以经文解析,二是玄府学说解析,三是以常规方法解析,如黄芪补肺气,为常规方法。

又例如:保和丸用连翘,用一种方法就解析不通顺。

食积可化热,肺与大肠相表里。

保和丸,在一派降消剂中,用连翘(走气,栀子入血),有宣通肺热(促胃降),散"痞″作用

《运用玄府学说之案例》

提示:一是学会综合运用几种理论分析问题。

二是学会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三是利用具体病例理解透彻理论。

请见下文:

一,【基础知识】

1,[经典理论]

原文:《素问》说:“胆热移于脑,辛頞鼻渊。”

译文:辛是辛辣之意。頞[è]是鼻梁之意。胆中的热邪转移到脑,又从脑经过鼻梁下犯鼻内,产生鼻根部有辛辣感的鼻渊,浊涕不止。

2,[名著理论]

原文:《素问玄机原病式》说:“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门户也,人之眼、耳、鼻、舌、意、神、识能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

译文:玄是幽远之意,引伸为“肉眼看不见”之意。玄府是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结构,然而玄府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骨、骨髓、爪牙、甚至于世间的万物,全都有之。玄府是气机出入升降的门户,人的眼、耳、鼻、舌、意、神、识,之所以能发挥功能作用,都是因为气机升降出入其玄府通畅顺利,若玄府闭塞,不能发挥功能作用了。

3,[吉雷通窍汤]

(1)组成:黄芩,柴胡,白芷,霍香,川芎,瓜蒌,枳壳,黄芪,地龙。

(2)主治:鼻渊,即鼻窦炎。

(3)方解:黄芩、柴胡,清胆热疏胆郁。白芷、霍香,辛散芳香直接开通鼻玄府。地龙,虫类走窜直接开通鼻玄府。川芎,活血化瘀间接开通鼻玄府。瓜蒌,清热化痰间接开通鼻玄府。枳壳,理气间接开通鼻玄府。肺开窍于鼻,用黄茋补肺气,增强正气祛邪之力。

(4)加减:脾虚生湿,加党参,炒白术,茯苓。肺部咳嗽,加桔梗,杏仁。咽喉不利,加牛膀子,射干,紫菀。

二,【治病举例】

某男,30岁,感冒后继发鼻塞,流浊涕10余天,曾经服抗生素无效,鼻窦X片显示左侧上颌窦炎。刻诊:头晕,头痛,口干口苦,夜间梦多,小便黄,舌红苔腻略黄,脉弦滑,鼻内粘膜红肿,中鼻道有较多黄稠样分泌物。

1,分折:

(1)口干口苦,脉弦,此为胆的定位症状,可以确定病位在胆。舌质红,小便黄,此为热邪的定性症状,可以确定病性为热。病位与病性结合为胆热证。病人既有胆热,又有鼻渊,由于《内经》说:“胆移热于脑,辛頞鼻渊”,所以鼻渊的病因是胆热无疑。用黄芩,柴胡,清胆热疏胆郁,消除病因。

(2)刘完素说“玄府乃气升降出入之门户,人之眼、耳、鼻、舌、意、神、识能为用者,皆气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因此病人鼻内粘膜红肿,有较多黄稠样分必物是鼻内的玄府闭塞,还需要开通鼻内的玄府,用辛散芳香的白芷、霍香、白豆蒄,直接开通鼻玄府。用清热化痰的瓜蒌,间接开通鼻玄府。用活血化瘀的川芎,间接开通鼻玄府。用理气的枳壳间接开通鼻玄府。肺开窍于鼻,用黄芪补肺气增强正气祛邪之力。

2,诊断:胆郁化热,玄府闭塞证。

3,治法:清热利胆,开通玄府。

4,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瓜蒌10克,霍香10克,枳壳10,黄花30克,法半夏10克,白豆蒄10克。

光学与电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但是可以结合,诞生光电学,将科学大大地提高了一步,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中医各种理论更可以结合,从而治好疑难病。

刘完素说:“玄府乃气升降出入之门户,人之眼、耳、鼻、舌、意、神、识能为用者,皆气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不能为用也”,

这段条文,刘完素对五官的玄府讲的清楚,明确,肯定,故中医治五官病,在经典五轮学说的基础上,运用玄府学说,大获成功,纵横世界!条文中又提到“意,神,识”,故当今用来治脑袋的急性中风病,也取得了成功!代表方三化汤

玄府学说,捞干的,讲完了。

清楚了玄府学说,则对“玄府气液宣通”,“怫热郁结”,“六气化火”,都理解了。

在刘完素提出玄府学说之后,发展比较快,并且在临床不断取得佳绩,比如治肝病,效如桴鼓!

一个药入即效的名方,需要同时用几种理论方能理解透彻,悟出其中真谛!比如吉雷通窍汤。

对于疾病,也需要同时用几种理论分析,方能分析透彻病因与病机。

五官之病,比如耳鸣,鼻渊,视弱等,临床效果好吗?

之所以效果不好,是因为玄府郁闭,没会开玄府。

然而陈迏夫治,效果杠杠的,人家是开玄府高人也!

现在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学的体系治百病,纯是忽悠呢!

当归,黄芪,这是当归补血汤。石菖蒲,远志,这是经典药对。

柴胡,葛根,这是升阳名配。

如果我们换个思维,不这样理解,而以玄府学说看。哇!是开眼睛玄府名方也!

此为己故著名眠科专家陈达夫弟子的有名验方。

之前,我不提这些五官科名方,因为不了解玄府学说,无法理解,我讲真经会认为是胡扯呢。

向肖老师和各位老师汇报一下:自学习了肖老师升降大法,临床最近运用很多,尤其是脾胃肝胆病和湿热病,根据患者四诊虚实寒热,柴芍六君子升左,柴胡温胆汤降右加减,虽然不熟练灵活,但感觉临床疗效提高了,治了一例耳鸣,柴芩温胆合平胃散加丹参、磁石、菖蒲、羌活防风,吃了两诊,配合针刺5天,效果明显,好转70%。

用三仁汤加减治疗两个小孩发烧,也是不到一剂而愈,一个喝了一顿好了。

又一位西医医生,产后怕风异常10年,脾胃功能很差,腹胀纳差,失眠神疲,稍有凉风则不能忍受,主诉很多,无处下手。中医西医久治无效,扎针艾灸,汤药无数,附子方也吃了很多,没任何疗效,经介绍来诊,想起内外伤辨惑论中升阳益胃汤证治,诊为肺之脾胃病,予以升阳益胃汤原方加减,第一诊效果就很明显,坚持服药一月余,整体情况已接近正常人,还在治疗中。

听了肖师所论升降大法,湿热论,主客交,脾胃阴火学说,真是别开洞天,拨云见日,越发体会到肖师所传皆是真经,而且都是我们之前没有认真用心学习的经典。之前因好多不理解而有疑,现在随着学习深入,越来越觉肖师真是神人明师,感恩您无私教授,也感恩林师建群才有幸听肖师讲课。

您对升降大法上手如此迅速,一是悟性高,二是功底好,最主要是坚信中医之伟大!恭喜您屡战屡胜!@西安   王昇武 

@上海—肖春宏 @肇庆曾艺文 两位老师辛苦了,无私教授真经,在群里跟您们学习收获了很多,内心很非常感恩

@西安王昇武 碰到过不少像第三个医案这种病情的,温阳法都用遍了,还是不行,甚至都怀疑到中医的局限性,看您治疗的效果,才知道还是“未得其术”,学习了

@山东聊城 杨洪云 共同学习,这个案例的医理肖老师在群里讲阴火学说也讲过,我们应该感谢肖老师

王昇武大中医的案例,有力地证明了东垣师说辛热的附子不补元气,辛温的参芪补元气。

西安渭南已故名中医孙曼之老师,他非常善用风药,之前看他的书有些不明白,现在再听了肖师讲的,感觉更能理解了风药的高明和大用了

金元四大家之医术,太高了。许多人理解不了,学不到手!

现在人学中医,许多人丢了西瓜拣芝麻,金元的四个大西瓜“可甜了”,可是不要,哎………

我也来汇报一例用升降大法治疗的患者半幅就见效的,患者男62岁,主诉胸骨后不适(曲阜话莫乱)3月余。当胸骨后不适时则左侧胸部,偶有疼痛,心慌,及左侧臀部亦莫乱,并且会出现双下肢无力,同时头部也不舒服,不伴有头晕头痛,不伴有恶心呕吐,在地区医院检查未见异常,在他处服用中西药无效,近几天症状加重来诊。患者舌红苔黄腻,舌下络脉短,脉滑数。用肖老师所授升降大法四君子和柴芩温胆汤加山药,桑叶,当归,生地,服药半幅症状明显减轻(在我院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室速),处方5副,还在服药中,感谢肖老师传道授业,感谢林老师搭建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感谢曾老师,钱老师及其他给位老师们的案列分享

我坦诚的告诉各位,我看书时,对“辛热”与“辛温”两字没注意,于是看东垣师讲话就矛盾了,前边说行,后边又说不行。反复看了两边,也没注意“辛温”与“辛热”,过几天又看,这回看懂了,前边说当辛“温”补,后边说辛“热”不行。因此,我深象极深刻!

我瞬间领悟了升阳益胃汤,会用了!

@上海—肖春宏      我自己也是胃不好,容易怕冷。单半夏泻心汤可以缓解,但一加附子进去就口苦胃胀的更厉害。可能就是老师说的辛温辛热

脾胃内伤久,肯定元气不足。别用附子,用参芪。@广州- -周仰川 

而且半夏泻心在有胃痞症状的时候,很有效。没有症状的时候,再用它调理就过头了,善饥。

温阳,不能一用到底,见好就收,改套路,灵活些。@广州- -周仰川 

现在出差了没服药,后期有再找我,我用老师讲的思路加减,再做汇报

补元气,也不是绝对不用附子,看情况而定。

鼻窦炎,有时夜间鼻塞重,这怎么诊断?此时要想到元朝的名家杜思敬之言:“百病昼则剧增,遇夜安静,是气分病而血不病;百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乃血分病而气不病”。

有一次,某人夜间症加重,问我何故?我还没回答呢,另一位中医师说:肯定是血分证,我屡用屡验,肖师你讲的。

夜间咳嗽,白天不咳,也是血分证吗

肝郁火入血,多见!

同时要升脾,升脾疏肝。八脉交会穴里就没有肝经穴,扎脾经疏肝。因为脾升则肝随脾升,不郁了。

杜思敬说“百病”,咳嗽也不例外,照办就是了。

卫气是阳气,卫气夜则入阴,加重血分之热,故症状加重。杜思敬对医理造诣深!

看杜思敬之论断,多霸气!

夜间胃痛加重,什么病?血分病呗,失笑散。

夜间腰痛加重,还是失笑散。

附子辛热温通肾阳而不补阳,补骨脂淫羊霍等才补阳,但阳虚生湿,阳虚阴不长,阳虚气亦虚故痰阻血瘀,附子温阳通十二经脉,量小给的是火生土的少气之力,量大给的是通阳之力,但壮火食气,故加人参补气,甘草补土伏火,五味子敛气收入坎中,从而起到补阳作用。司天方五味子汤治岁水不及,在一派温阳补阳的药中加入五味子独称五味子汤,可见肾属下焦,气阳一补则升,需收敛才能入肾中。@广州- -周仰川 供参考

故龙牡可以敛气下沉但不到坎中,肉桂引火归元后又有了向左升的一点力

这些跟五味子收气入坎还是有一点区别

@肇庆钱彩凤 谢谢钱老师!

钱老师,肉桂、龙骨牡蛎磁石这些在潜阳,引敛的应用上,跟五味子有什么区别?

肉桂兼灵动下焦,龙骨治气逆,牡蛎治痰逆,都常与附子配

故龙牡可以敛气下沉但不到坎中,肉桂引火归元后又有了向左升的一点力

这些跟五味子收气入坎还是有一点区别

根据临床情况灵活运用

有人参五味子,麦冬五味子,桂枝五味子,生地五味子,附子五味子的使用,通过配伍五味子能收五个方位的气回坎中以增强生命之气。

最近治疗一位支扩的患者,已经咳了数月未愈,初诊予四君子汤加五味子山萸肉三剂,仅一剂即咳止。

@肇庆钱彩凤 老师您可以语音讲,这样不占用您太多的语音,我们有专门的人把您的语音转化为文字。

@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林佳明 好的,林师,我抽个空讲一下

实战群因医理真传而精彩,

中医路因薪火庚续而完美!

著名“通窍明目饮”组成:柴胡12~15克,葛根15~30克,石菖蒲10~12克,远志5~10克,全虫3克(呑服),当归12~15克,黄芪15~30克。

我在方前边加“著名”两字,是强调此方效果非常好,又在前边加了一朵红花,寓意鸿运当头。此方主治目盲。这是治“盲”,厉害吧!西医没有这大本事,只有仰望的份。理解与运用此方,必须用玄府学说。

此方开通眼睛的玄府,玄府通则目明也。

升降大法,再挂上两个核弹头——玄府学说与主客交学说,有多厉害呢?您尽管发挥想象力!

玄府学说,可上九天揽月,主客交学说,可下五洋捉鳖。

眼睛光线,中医称为神光。神光为心所主,用石菖蒲,远志调心,不仅能开眼睛的玄府,还同时调心。

老师,很多古方都喜欢【菖蒲】【远志】合用,这两味药区别在哪里呢?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句用在中医身上,最恰当。但是需要有功夫,华夏之术均需要有功夫,比如书法,武术等。

心怕痰堵窍(玄府),也怕神乱。用这两个药最好。

一个管开窍,一个管安神,共同处是化痰

看一会手机,眼睛就流泪,主肝火旺。看一会手机,视物就花了,主心虚。

结合自己看的病人中风后遗症较多,但效果并不理想,想到【地黄饮子】也有【菖蒲远志】合用,还有钱老师说的【五味子】配麦冬、附子等搭配,想听老师们对这方子进行讲解,再讲讲中风后遗症的诊疗思路以提高诊治【中风后遗症】的能力,谢谢老师

"通窍明目饮"

用柴胡,葛根

不用菊花,石决明,令人思之不决

我知道了,是风药,起到了"升散宣通″

太高明了

掌握了一玄府学说,治耳,鼻,眼病,立刻成仙,鼻与眼之方已经讲过,下讲是耳病之方。

注意看舌,这就是“苔白如积粉”,将书与临床对上号,之后枪响鸟落!

吴又可,干了几项事,对中医有杰出贡献!

刘完素,也干了几项事,对中医有杰出贡献,玄府是其中之一,用于治五官病傲视全球,从未被超越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