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疾病信息通报,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世卫组织在通报中称,5月13日至26日期间,已有23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上报了257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约120例疑似病例,尚未报告发现死亡病例。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Zoonoses),近年来人畜共患病在所有新发现的传染病以及许多现有传染病中占很大比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病、沙门氏菌病等,甚至2019年的冠状病毒病(COVID-19)也属于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Zoonoses)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疾病。一种疫病构成人畜共患病要有三个特性: 1、由共同的传染源引起,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原虫等。 2、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动物和人类对病原体都有易感性。 3、在传播途径上,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能自然水平传播,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也可以是媒介间接接触。 在WHO所分类的1415种人类疾病中,约61%的属于人畜共患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通常将人畜共患病分为以下8类。 病原体:流产布鲁氏菌、马尔他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病原体:布氏弓形杆菌、嗜低温弓形杆菌、斯氏弓形杆菌病原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尤因埃立克体、查菲埃立克体、犬埃立克体、腺热新立克次体人畜共患病流行造成人类死亡、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给很多家庭带来经济困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在中低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每年导致约24亿人患病和270万人死亡,而我国也是人畜共患病危害较重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