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家20年后,开国中将莫文骅荣归故里当市长,讲了一句什么话?

 数字人生6688 2022-06-01 发布于山东

前言

49年底,莫文骅率兵团参加解放广西作战,以风卷残云之势,将白崇禧的老巢彻底掀翻。时隔20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此时,莫文骅觉得离乡越近,心跳动得越厉害。

在率兵团指挥所到南宁的途中,莫文骅突然右腹胀痛,车队的一名卫生员为他检查了一下,说是急性阑尾炎发作。当时,离南宁还有90华里,公路全被破坏了。一个工兵连在前面修路,修一段,车子走一段,急得莫文骅不停地擦拭着头上的冷汗。

图 | 莫文骅中将

后来,莫文骅在回忆录中写道:

“20年后好不容易盼着打回来,没等我进城就死在路上怎能甘心!我正准备用自己和战友们20年洒下的血汗,来浇开家乡建设之花,难道等着我的却是……不会的,决不会的!20年都斗争过来了,多少万里的征程都迈过来了,这最后90华里我就走不完么?我不相信!”

黄昏时分,莫文骅终于挨近了南宁的北门。物换星移,往者已矣。这里激起了他的童年回忆……

南宁,并不安宁

莫文骅出生于广西南宁市亭子村。小时候,莫文骅听大人们讲过,这个村子有一个传说。

在宋朝仁宗年间,侬智高起兵反宋,宋王朝派大将狄青率三军南征讨伐,并从山东押解数千名百姓南迁,以开发南疆。这些被押解的百姓,长途跋涉,来到邕州南郊时,已是疲惫不堪。狄青见此情景,遂生怜悯之心,便下令“停止前进”。那些百姓,就在这块土地上落脚生根。后来,人们为感谢狄青的恩德,便给该地取名为“停止”,不知何时,“停止”演变成了“亭子”。

到了莫文骅的父亲这一代,他家族在此已生活了18代。

莫文骅小时候家境还不错,家里有点田地,其父在城里开了一个卖布的铺子。后来家里人口多了,加上莫文骅的两个叔父早早过世,生活的担子便全都落在了他父亲的身上。当时,家中有19口人吃饭,日子越过越难。

在旧家庭中,莫文骅的母亲是买来的丫头,又当继室,自然没有地位。以后,她生了几个男孩,地位才逐渐提高。莫文骅的母亲除了料理家务外,经常熬夜织布,还到离家好几里路的地方种菜换一点钱,来维持家中日趋衰落的困境。

当时,即使家里穷苦,莫文骅的父母都坚持送孩子上学。莫文骅7岁上村里的私塾读书,开始学《三字经》、《五字经》、《千字文》,老师只读不解,学生死记硬背。莫文骅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尤其是他的母亲总盼着他念好书,将来有点出息。莫文骅记得:“放学回家,我有时贪玩,母亲经常手里拿着鞭子,坐在我的旁边,流着泪,看我读书写字,'望子成龙’。”

之后,上洋学堂开始兴起。当莫文骅读了4年私塾之后,他的母亲支持他上洋学堂,去外面读书,闯世界。而他的父亲并不打算送他进城上学,觉得孩子能认识一些字,会写信就行了。为此,莫文骅的父母吵得很厉害。

莫文骅的母亲说:“我生了五个男孩子,要出去闯世界,总要闯出一个来,干一番事业,就是去当兵,也不怕。”

经过他母亲的多次力争,莫文骅14岁那年到城里考上了南宁市模范高等小学。从此,莫文骅学名为“莫万”,字“六琴”。外出读书,使莫文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那时,“列强”、“帝国主义”等新名词进入了莫文骅的脑子里。

莫文骅记得,每年雨季邕江涨水,英国军舰开到南宁,横行霸道的英国水兵,令人生厌。那时,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南宁很大,当地一斤麦才值几分钱,可进来的大麦片一罐竟值一块钱;一张牛皮几块钱,从香港进来的一个篮球要十多元。洋货侵入,土货破产。南宁不少人家织土布,莫文骅的母亲也买了一架木制织布机,可土布比不上外来洋布,因而都蚀本破产。

从此时起,莫文骅初步意识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随着年龄增长,莫文骅对家庭上碰到的事情也开始有了思索。其中,有一件事情对他刺激很大,印象尤深。

莫家的邻居有一户姓雷的寡妇,雷寡妇有个16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雷家有些田地,靠雇一长工来种。长工是个壮丁,很能干活,可时间一长,这个长工和雷寡妇的女儿搞上了。

事情被发现以后,有一天晚上,姓雷的家族聚集了上百人,由族里的头人带领,把姑娘捉到母猪湾,硬逼其跳河。而她的母亲就在现场,含泪看着对女儿的“处罚”。第二天,莫文骅才知道这件事,他非常气愤,心里便萌生了社会黑暗,宗法吃人的朦胧意识。

军阀混战,列强入侵,封建压迫,家道中落,激起了莫文骅心中的愤愤不平。

1926年底,在省立第一中学读书的莫文骅加入了共青团。入团后,他积极地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白崇禧所在的新桂系集团,以南宁为重点,开始在广西大举“清党”反共。

5月的一天,莫文骅与同学在宿舍被反动军警抓捕。随即,他们被押到15军军部拘留所。牢中的伙食卫生条件很恶劣,吃的是残羹剩饭,既冷又脏,难友们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

9月到10月,敌人开始下毒手了。莫文骅眼看着一批批难友无辜被杀,他心里燃起了万丈怒火。此时,他下决心,出去后一定要搞武装,掌握枪杆子。次年2月,敌人迫于舆论压力,将莫文骅等人“无罪释放”了。

1929年7月,莫文骅考入广西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由北伐名将李明瑞兼任。当时,南宁形势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执掌广西政权的李明瑞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反蒋。

与此同时,中共代表邓斌(邓小平)来到广西开展革命活动,争取并改造武装力量,通过做工作让张云逸当上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大队长。不久,由于李明瑞仓促反蒋,部队没有走出广西就失败了,南宁的形势也紧张起来,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把中共掌握的武装力量撤离南宁,开往百色。

这天,军校正好放假,莫文骅看到很多部队正在准备撤离南宁,为首的是邓小平、张云逸。莫文骅经人介绍找到张云逸,坚决要求去百色。张云逸询问了他的经历,当即决定任命他为中尉副官,到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副官处报到。

图 | 红军时期的莫文骅

就这样,莫文骅离开了军校,随邓小平、张云逸参加了百色起义,参加了红军。此后,也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家乡广西南宁。这一别,竟是长达20年……

二十年打个来回

1949年初,莫文骅担任第4野战军14兵团政治委员。渡江战役胜利后,莫文骅率部在武汉稍许休整。9月,14兵团改为“空军司令部”,兵团司令刘亚楼调任空军司令。原委任肖华为13兵团政治委员,因其已率领全国青年代表团出国访问,遂调莫文骅去任政委。

13兵团参与湘西作战,配合衡宝战役,历时1个月。第四野战军在衡宝地区歼敌桂系主力4个师之后,白崇禧将其剩余主力撤退至全州县、桂林及以南地区,并继续向南逃窜。

此时,2野进行的广东战役已胜利结束,白崇禧部队成为最后残剩在华南的一个孤零零的集团。而我湘西、湘南、广东3路大军,紧跟敌踵,形成了由“北、东、南”3面对白崇禧老巢广西的包围。

桂系军阀白崇禧在广西盘踞了近30年。广西的广大劳动人民,由于长期处于军阀地主们残酷压迫下,终年过着无衣无食的生活。进军广西前,曾有来自桂境内的游击队跟莫文骅部接头。交谈中,莫文骅了解到这20年来,留在广西的一些同志,斗争处境十分困难。在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史料被披露出来。

图 | 白崇禧

西安事变后,我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在这一重大历史转变关头,南方数省的革命力量面临着不同的遭遇和考验。就广西来说,革命力量碰到一个狡猾的敌人,此人就是白崇禧,国民党称他为“小诸葛”。他先发制人,接过我党统一战线口号,于1937年秋,把韦拔群被害后尚留在左、右江地区的革命分散武装约3000人骗了出去,说国共两党团结抗日了,要他们出来打日本帝国主义。

这支革命武装出于爱国热忱,未得党中央通知便被骗出去了。党中央得到这个消息,即派张云逸从西安赶赴桂林,找白崇禧交涉,要还这支队伍。这只'白狐狸’却拒不见面,于1938年4月,暗地里把这3000人拉到徐州,有些编入桂系部队,有些则被逼着用土枪或手榴弹在台儿庄与日本鬼子'决一死战’。结果,这些满腔热血的抗日志士,几乎全部牺牲,只剩下十几个人跑到延安。那时,莫文骅是八路军陕甘宁边区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曾接见了他们。

此事虽然过去多年,但一直萦绕在莫文骅的心头。

11月上旬,13兵团即将向广西进军。和白崇禧作战,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因为白崇禧的“本钱小”、“占地利”、“极机灵”,非万不得已,决不会和我军决战。为此,毛主席指出:“完全不理白部的临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迫其最后不得不和我作战。”

对毛主席的战略指导思想,莫文骅是非常赞叹的。12月4日,莫文骅亲自指挥解放南宁。12月11日,进占中越边境要塞镇南关,标志着广西战役的胜利结束。

图 | 莫文骅(中)

“美不美,家乡水”。此时,莫文骅迫切地想回乡看看。这也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回到家中,亲友狂喜,人民欢迎。莫文骅看到家中破烂不堪,兄弟姐妹连椅子也没有,洗脸手巾也缺,真是凋零!后来,莫文骅写了一首解放南宁的诗,以抒发当时的感想:

雷霆万钧力,疾风卷乌云,

大军突桂境,残阳已西沉。

血战二十载,重踏家乡门,

地面变红色,天上换星辰。

发展,不应鼠目寸光

进城后,首要任务就是迅速接管城市,建立人民政权。1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南宁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莫文骅任主任。该委员会为当时南宁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事宜。与此同时,南宁市警备司令部也于当日成立。

不久,离别南宁20年的红七军领导者张云逸,以及李天佑、雷经天等同志,相继回到广西。接着,又成立改编委员会,莫文骅任主任。一切繁杂事务,当时多由他处理。

解放伊始,要开创局面,虽然随军有个“广西工作队”(不到100人,全是北方老干部组成),却因为他们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不通,很难开展工作,所以,莫文骅一开始便大量地使用了留在广西坚持党和游击工作的干部。此外,他根据中央指示,任用指定的民主人士。

李任仁是白崇禧的老师,在广西有一定的影响,莫文骅常到他家里看望,询问他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当了解到他家楼板上有白蚁时,立即给他调房。他搬出后不久,楼房便塌下来,故他对党很感激,以后工作起来更积极了。

图 | 李任仁

南宁是国民党桂系军阀的老巢,也是全国解放较晚的城市,国民党军政官员,散兵游勇、土匪特务多如牛毛,黑社会势力也十分猖獗。对此,莫文骅指示:严厉打击。

很快,从南宁到广西全省,莫文骅全力投入广西的剿匪斗争。叶剑英说:“广西剿匪不是广西一个省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国的一场政治、军事斗争。”

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底,8个月共歼匪33万多人,加上原来的,全省一年多时间,共歼匪40余万人。其中,师以上匪首537名,军以上匪首170名,就这样,在莫文骅等人的指挥下,基本肃清了全省股匪,胜利完成了剿匪任务。

莫文骅除了负责省委、军区的工作外,还兼广西省会南宁市的市长,工作任务很重。人民政权白手起家,市里财政自然十分拮据,好在兵团经费比较充裕,手里有几十万现洋。莫文骅用这些钱,修礼堂、办水利、筑马路、建糖厂、开农场。

为了打扮南宁,市政府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搞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市政建设。比如说,建人民公园。开始,莫文骅提议把望仙坡上的古炮台与白龙塘一带规划为人民公园时,有人认为那里很荒凉,四周树木稀疏,且离市中心较远,不同意莫文骅的主张。

莫文骅便在市政会议上,对干部们这样说:“发展南宁,不应鼠目寸光。我们共产党人应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今天南宁巴掌大的地方,要看到几年、几十年后南宁的发展。”

后来,毛主席在南宁主持召开中共工作会议时,亲自选定人民公园为接见广西各族人民代表的地点。当年,莫文骅种下的树木已枝繁叶茂,景色怡人。韦国清陪毛主席登上公园的古炮台,向毛主席介绍说:“这个公园是莫文骅当南宁市市长时兴建的。”毛主席听后满意地点着头。

1951年春,陶铸代表广西到中南局开会,他回来后对莫文骅说:“中央决定,你地方化了!”莫文骅表示服从组织决定,并开始做长期干下去的准备。可是,2个月后,中央军委来电报,调莫文骅到东北军区任政治部主任。

至此,莫文骅不再担任南宁市市长。

作为南宁市首任市长,莫文骅在南宁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些日子里,南宁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以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