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儿科学汇总

 心其和顺其然 2022-06-01 发布于浙江

一、咳嗽

1、风寒:金沸草散。

(风寒兼湿):杏苏散加厚朴、白术。

(风寒挟热):三拗汤加黄芩。

2、风热:桑菊饮。

(风热兼湿)加苡仁、半夏、茯苓。

3、痰热:清宁散。

4、痰湿:二陈汤。

5、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 

6、肺虚久咳:六君子汤。

7、食积:曲麦二陈汤。

8、气阴两虚:生脉散。 

二、肺炎咳嗽

1、风寒闭肺:三拗汤合葱鼓汤或华盖散。 

2、风热闭肺:

(轻证)银翘散;

(重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4、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

5、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变证:

(心阳虚):参附龙牡救逆汤;

(气阴两虚):生脉散。

(内陷厥阴):羚角钩藤汤、牛黄清心丸。 

三、哮喘

发作期:

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缓解期:

1、肺虚:玉屏风散。

2、脾虚:六君子汤。

3、肾虚:金匮肾气丸。

(肾阴虚):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四、鹅口疮

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五、口疮

1、脾胃积热:凉膈散。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

4、脾肾火虚:理中汤加肉桂。 

六、呕吐

1、伤食:保和丸。

(伤乳)消乳丸。

2、胃热:加味温胆汤。

3、胃寒:丁萸理中汤。

4、肝气犯胃:解肝煎。

5、惊恐:定吐丸。 

七、泄泻

1、伤食:保和丸。

2、风寒:藿香正气散。

3、湿热:葛根黄连黄芩汤。

4、脾虚:参苓白术散。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偏肾阳虚)四神丸。 

变证:

1、伤阴:连梅汤。

2、伤阳:参附龙牡救逆汤。 

八、腹痛

1、腹部中寒:养脏散。

2、乳食积滞:香砂平胃散。 

3、脏腑虚冷:小建中汤合芍药汤。

4、气滞血瘀:少腹逐瘀汤。 

九、厌食

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

3、脾胃气虚:参苓白术散。 

十、积滞

1、乳食内积:消乳丸或木香大安丸。

2、脾虚夹积:健脾丸。

3、脾虚不运:香砂六君子汤。

十一、疳证

1、疳气:资生健脾丸。

2、疳积:疳积散。

3、干疳:八珍汤。

(眼疳)石斛夜光丸。

(心疳)泻心导赤汤。

(疳肿胀)五苓散合皮饮。

(肾气不固)金匮肾气丸。

十二、惊风

1、感受风邪:银翘散。

2、感受暑邪:清温败毒饮。

3、感受疫邪:

(气营两燔):白虎汤合紫雪丹。

(湿热)黄连解毒汤。

(痰食惊风):玉枢丹合保和丸。

(惊恐惊风)抱龙丸、安神丸。

4、慢惊风

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

(寒湿):附子理中汤。 

脾肾阳衰:固真汤、逐寒荡惊汤。

阴虚动风: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三甲复脉汤。

十三、痫证

1、惊痫:镇惊丸。

心血虚、养心汤。愈后疲倦用大补元煎。

2、风痫:定痫丸。

3、痰痫:涤痰汤。

4、瘀血痫:通窍活血汤。 

十四、小儿水肿

1、风水相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湿热内浸:三妙丸合导赤散。

3、肺脾气虚: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4、脾肾两虚: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

(肿甚)五苓散、五皮饮。

5、水气上凌心肺:已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6、邪陷心肝:龙胆泻肝汤。

7、水毒内闭: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时行疾病

一、感冒

1、风寒:葱鼓汤、杏苏散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银翘散或桑菊饮。

3、暑湿:新加香薷饮。

挟痰:

(偏风寒)三拗汤加苏子。

(偏风热)黛哈散加桑白皮。

(挟滞)解表药加保和丸或消食导滞之品。

挟惊:解表药加蝉衣、钩藤、僵蚕或小儿回春丹

二、麻疹

1、初热期(疹前期)宣毒发表汤。

2、见形期(出疹期)清解透表汤。

3、恢复期:沙参麦冬汤。

逆证:

1、麻毒闭肺:麻杏石甘汤。

2、热毒攻喉:清咽下痰汤、六神丸。

3、邪陷心肝:羚角钩藤汤。 

三、风痧

1、邪郁肺卫:银翘散。

2、邪热炽盛:透疹凉解汤。 

四、丹痧

1、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

2、毒在气营:凉营清气汤。

3、疹后伤阴:沙参麦冬汤。 

五、水痘

1、风热轻证:银翘散。

2、毒热重证:清胃解毒汤。 

六、痄腮

1、温毒在表:银翘散。

腮肿加夏枯草、喉痛去荆芥加马勃、板蓝根。

2、热毒蕴结:普济消毒饮。

腮肿硬加夏枯草、海燥、昆布。热毒盛便秘加大黄、玄明粉。

3、邪毒内陷:龙胆泻肝汤。

外用:青黛散醋调敷或如意金黄散水调敷。或鲜蒲公英、马齿苋、芙蓉花叶任选一种捣烂外敷。 

七、顿咳

1、初咳期:风热轻证、桑菊饮。

热邪偏重、麻杏石甘汤。

风寒轻证、杏苏散。

寒邪偏重、华盖散。

2、痉咳期:桑白皮汤。

3、恢复期:沙参麦门冬汤、人参五味子汤。 

八、白喉

1、风热疫毒:银翘散。

2、阴虚燥热:养阴清肺汤。

3、疫毒攻喉:黄连解毒汤。

九、小儿暑温

1、邪在卫气:新加香薷饮或白虎汤。

2、邪在气营:清温败毒饮。

3、邪在营血: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4、邪恋正虚:

(余热未尽)青蒿鳖甲汤或桂枝汤。

(痰蒙神窍)苏合香丸、龙胆泻肝汤、黄连阿胶汤。

(内风扰动):止痉散或大定风珠。

十、小儿麻痹证

1、邪郁肺胃:葛根黄芩黄连汤。

2、邪注经络:羌活胜湿汤

3、气虚血滞:补阳还五汤。

4、肝肾亏损:虎潜丸或加味金刚丸。 

十一、疫毒痢

1、毒邪内闭:黄连解毒汤。

2、内闭外脱:参附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 

十二、疰夏

1、湿困脾胃:藿朴夏苓汤。

2、脾胃虚弱:清暑益气汤去黄柏、青皮。 

十三、夏季热

1、暑伤肺胃:王氏清暑益气汤。

2、上盛下虚:温下清上汤。

小儿杂病

一、五迟、五软

1、五迟:

(肝肾不足):加味六味地黄丸。

(偏行迟):虎骨散。

(齿迟)汤氏芎黄散。

2、心血不足:菖蒲丸。

(发迟)苣胜丹或苁蓉丸。

3、五软:

(脾肾两亏):补肾地黄丸合补中益气汤。

(气血虚弱):八珍汤。

智力迟钝明显:调元散。

二、五硬

1、阳气虚衰:参附汤。

2、寒凝血脉:当归四逆汤。 

三、解颅

1、肝肾亏损:补肾地黄丸。

2、肾虚肝亢:知柏地黄汤合三甲复脉汤。

3、脾虚水泛: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

4、热毒壅滞:犀地清络饮兼营服化毒丹。

四、尿频

1、湿热下注:八正散。

2、脾肾气虚:缩泉丸。 

3、湿热留恋:肾阴偏伤:知柏地黄丸。 

五、遗尿

1、下元虚寒:菟丝子散。

2、脾肺气虚: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3、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 

六、紫癜

1、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

2、气不摄血:归脾汤或人参养荣汤。

3、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 

七、汗证

1. 表虚不固: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2、营卫不和:黄芪桂枝五物汤。 

3、气阴虚弱:生脉散。

八、夜啼

1.脾脏虚寒:乌药散。

2、心经积热:导赤散。

3、暴受惊恐:朱砂安神丸或琥珀抱龙丸。

新生儿疾病

一、胎黄

1、湿热熏蒸:茵陈蒿汤。

2、寒湿阻滞:茵陈理中汤。

3、瘀积发黄:血府逐瘀汤。 

二、赤游丹

1、风火热毒:犀角解毒饮。

2、邪毒入营:神犀丹。

3、热毒炽盛、气血两燔:清瘟败毒饮。

三、脐风:撮风散

四、脐部疾患

1、脐湿:龙骨散外撒、肿者金黄散外敷。

2、脐疮:犀角消毒饮。

外治用防风、银花、菊花煎洗、金黄散外敷。

3、脐血:

胎热内盛)葛根散。

(脾不统血):归脾汤加血余炭、侧柏叶。

(气随血脱)独参汤或生脉散。龙骨散外敷局部。

4、脐突:二豆散外敷。

哭闹腹痛用木香、白芍磨汁内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