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认识几位出生在北方朋友,来南京久了,再回到北方的故土,家乡人就说他们越来越像江浙人了。他们自己也认为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言谈举止都不再像地道的北方人,而是身上带有了一种南方的气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全国而言,江苏是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着一方江苏人;就江苏而言,它的13个城市,又可以细化成13方水土,这13方水土养着13座城。在作家叶兆言写的《江苏读本》中,江苏由13个小块组成,南京、苏州、扬州、徐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盐城、连云港、淮安、泰州、宿迁,每个城市的气息都是不一样的。这十三块小小的拼图拼出了江苏。每一块小拼图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每一个位置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形状,它又自然服帖地和周围融成一体。 南京:南京是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南京人好客,不排外,习惯接受命运的安排。对于一个旅游者来说,来南京观光最好能多少做一番准备。这里可不是一个走马观花的地方。 苏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本来也就是句顺口溜,可是一向自大的苏州人,还真有些被这句话给惯坏了。苏州之外的地方,似乎都不太能入苏州人的法眼。” 扬州:那时候的扬州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唐代诗人眼里的扬州,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是“十里长街市井连”,是“九里楼台牵翡翠”。 徐州:江苏最古老的城市,不是六朝古都南京,也不是吴文化发达的苏州,更不是“广陵大镇,富甲天下”的扬州,而是人们印象中淳厚朴实的徐州。 无锡:在一般人心中,无锡人更像北方人所认定的典型“江浙人”。当然,这个江浙要打上引号,应该将江苏的苏北排除在外,再细一些,还应该与同样是苏南的南京和镇江分开。 常州:常州人心目中,自己与无锡、苏州一直属于同一方阵,即使在沿江开发中,处于地域上的明显劣势,他们也必须紧紧地咬住对手。 镇江:古诗名句总是能带给我们许多美好想象,在江苏的诸多城市中。镇江经常会在唐诗宋词中漂浮,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南通:衡量幸福指数的标准,绝不仅仅是一个GDP,此地居民收入虽不能与江南富庶的苏锡常相比,可是在整个江北,大有傲视群雄的意思。 盐城:近年来,盐城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贫穷的帽子已经被摘掉,时至今日,江南的“鱼米之乡”桂冠,当仁不让地戴在了盐城头上。 连云港:当地老百姓相信,孔子虽然是山东人,但是他老人家第一次见到大海,却是在江苏境内的连云港。连云港的命运与中原和西部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淮安:淮安的命运与运河息息相关,在运河沿线,像淮安这样一味依赖运河生存的城市,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泰州:很长时间里,泰州都以小扬州为自豪,扬州是泰州老百姓最向往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西边的风光不再,甚至泰州境内自身的文化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宿迁:宿迁人命中注定必须与淮河打交道,历史上这地方是过洪水的走廊。回忆历史,宿迁人更愿意往远处看,远处轰轰烈烈。 这就是作家眼里的江苏,这就是江苏的13方水土。这些城市我大部分都去过,每次踏进不同的城市,都深深地感受到来自这方水土的特有气息,或婉约,或淳厚。而这13座城市不同的城市文化、经济发展也从我们一踏上它们的土地就能感受着它们的脉搏,领略着它们不同的风土人情。 观察一个城市,了解一个城市,思考一个城市,并不是仅仅为了在这儿居住、去那儿旅游。而是,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城市文化,也有其不同的个性,这就是它们为什么走过百年、千年后留在身后的遗产,也是人们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命脉,更是现在人们思考怎样经营城市、投资城市必须了解的根源。 ![]() 【坚持原创,感谢我们能够相遇。原创图文,欢迎关注、收藏和以分享链接的方式转发。谢绝未经授权转载、摘编、洗稿及其他方式变相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