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天津《好听的陕北民歌--我的唱片之五十七》作者: 申力 主播:曲萍

 远方诗歌文化 2022-06-01 发布于上海

作者:申力

主播:曲萍

小编:小鹿

好听的陕北民歌

--我的唱片之五十七

听陕北民歌,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坡,手执长鞭头包羊肚手巾,赶着羊群的老汉,荒凉、贫瘠的原生态。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这首歌让人想到了陕北的苍凉,“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地也肥呀水也美。”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为了让故乡早日富饶走向美好新生活的愿望。

“喝不够的老玉米酒,唱不够的信天游。”指的是陕北民歌表现的范畴十分宽泛,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唱劳动,更唱爱情,数千年来,传唱至今的陕北民歌,谈情说爱的比例占大多数,人们耳熟能详的《兰花花》《走西口》《赶牲灵》《五哥放羊》《三十里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大红果子皮皮》等等,这些歌曲,深沉细腻,歌词委婉缠绵,将一个万古不变的主题,在生存极端困苦的特定背景下,描绘得刻骨铭心,吟唱得酣畅淋漓,《走西口》几乎是家喻户晓,从饥饿难熬的往昔,唱到了衣食无忧的今天,“走路你走大路,莫要走小路。大路上人儿多,拉话解忧愁。”妻子的千叮咛,万嘱付,让去远方打工的人热泪盈眶,依依不舍之情,朴实真切。殷殷牵挂之意,细致入微,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在变,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夫妻之间的恋情,历久弥新,亘古不变。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是人们在劳动中的即兴创作,在生活里信手拈来,有感而发,词曲都是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碰撞出来的火花,歌词语言朴实,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沾满了黄土气息,节奏流畅,音韵铿锵,采取分节递进的形式,运用民间文艺惯用的比兴手法,如“你在脑畔我在沟,探不上拉话招一招手”,“巧口说来毛眼眼照,满口口白牙你对哥哥笑。”曲调既自由奔放,大气粗犷,也能低迥舒缓,荡气回肠,能触景生情,又能借景抒情,无论是穿行在弯弯曲曲的黄土沟壑,或是登上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坡,陕北民歌如无拘无束的西北风,游荡在全国各地。

陕北民歌之所以行腔优美,收放自如,声情并茂,就是有自己的灵魂与个性,去了趟延安,看到的是黄土地绿意盎然,宽阔的公路,高楼大厦,没有了荒凉,听到了原汁原味的信天游。

听:哎……八百里秦川八百里爱,九曲黄河只为你澎湃,当霞光铺满着黄土坡,山丹丹花朵朵处处开,三千年的时光三千年爱,穿越今生只为你等待,当大风吹过这黄土坡,吹散那忧伤化一片尘埃,就让我迎风唱起来,唱出大西北的坚强和豪迈,放飞我的心在那云天上,无忧无虑心情多痛快,就和我迎风唱起来,唱出大西北的萧洒和气派,唱出了真爱在那岁月里,一生热爱又自在,嘿,唱起来,唱出了真爱在那岁月里,一生热爱又自在。一首热情奔放的陕北民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这样的歌词洋溢着时尚的元素,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唱出了大西北的新生,真是无比的豪迈奔放,好听过瘾,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