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动员

 tianmaduxing 2022-06-02 发布于河北

高考动员

一、情绪调节

1.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决不是人生的唯一。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每一次旅途,都有好多同行者,不是吗,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同学就是每一次同乘一趟车,有半途下车,有的同车继续前行,上大学也就是买了哪趟车继续前行。有的买了飞机票、有的高铁、有的普快、有的汽车、有的。。。最后都是到了人才市场,去求职。当然,求职的场所有可能不同。比如说,单招和高考都是一所学校的话,结果不是一样吗?求职并不会考虑你是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只考虑你是否是人家要找的工种的人,人品、技能都符合的,人家用人单位就录用了。至于今后的工资,效果如何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结果,只是看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作为。我们想想,高考不就是买票去人才市场吗?由此看来,高考只不过是买张旅途的交通工具票而已,因此,你没有必要那么紧张,只要你在平时踏踏实实努力了,高考时能够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已经足够了。

2.放松才是硬道理

我们知道,在做体育动作时,如果不放松,动作肯定会走样,往往效果不佳。我曾经练过太极,我的老师说过,放松是练太极终生追求的境界,不放松的话,肌肉紧张,动作肯定不到位。只有身体放松,人体内的各部分肌肉才能达到平常的状态,对血管没有制约,血液才能畅通。紧张实际上就是由于过度思维,导致体内某部分肌肉的聚集甚至痉挛,极大程度的压迫血管,当然高考主要影响的大脑皮层,引起烦燥,思维混乱。只有放松,思维才能活跃,思路才能清晰,逻辑才能周密。

3.放松的自我调节

(1)深呼吸

平时我们的呼吸在每分钟178次,深呼吸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分钟在4-5次,吸气用67秒,呼气用10秒左右,缓缓、均匀的将气体呼出。在凳子上端坐,上身坐直,双手搭在双膝上,心无旁鹜,连续2分钟左右。

(2)远眺

两脚平行开立,保持脚底最大限度与地面接触,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含胸拔背,百会上领,两臂自然下垂,眼睛盯着远处某一点或一片树叶,使劲看,目不转睛,眼神略加调整,由近及远在20秒以上,再由远及近在20秒以上,重复多次。

(3)运行小周天

可坐可站,两脚平行开立,保持脚底最大限度与地面接触,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含胸拔背,百会上领,上体放松,微闭双目,吸气时,双目内视尾闾穴,由尾闾穴吸气,上行经命门—大椎—玉枕—百会—眉心—津桥—檀中穴—神阙穴—丹田,采用逆腹式呼吸。基本节奏吸气用8-10秒。呼气用15秒。呼吸过程中,双目随气运行,或是目视引导呼吸运行,气息要缓、稳、连。

二、答题指导

1. 沉着应考

发卷、卡后,听语音播放系统提示,认真填写答题卡,仔细粘贴条形码。拿到卷子,不要急着做答,先看看黑板上写的提示,卷子有多少页,有多少大题,此时距答题开始可能还有几分钟时间,可简单浏览整卷,也可盯着前几个小题,脑中简单做答,但绝不能动笔,静候答题铃声。

2. 认真读题

读题时要稳住神,切忌一目十行,尤其认真把握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挖掘情境中信息与所学知识点的联系,分析清出题人的出题意图,清楚做答。

3. 灵活机动

遇到不会的题,一点思路没有,或思路打不开,别心急,直接跳过,等其他题目做完后,回头再来,不可能全部做得出来。

4. 知错不改

写作文时,刚写出来,发现写错字了,有的横笔一勾,尤其涂的很重,勾勾抹抹肯定网上阅卷要酌情减分的。不勾勾抹抹阅卷的可能看不到,就不减分了。

试卷全部答完后,基本上都进行检查,要查有没有漏做的大题或是大题中的小问,都检查了,没有漏题,重点检查拿不准的题,在有十足的把握后才改最初的答案,切忌不要从第一题开始,觉得不对呀,马上就改,答了好长时间的题了,脑子已经乱了,你能改对吗?也就是说用混乱的脑子改清醒时的答案,多数是会改错的。

5. 有问必答

有可能出现所见题目没有一点思路,对于选择题就蒙一个,简答题就胡写一气,反正不答肯定没分,答就有可能得分,阅卷人一马虎,就可能给你点分,就是白得的,何乐不为呀。

三、文明守纪

1.考试违纪与舞弊

违纪是指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1)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2)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3)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4)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5)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6)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7)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8)用规定以外的笔或纸答题或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9)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舞弊是指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1)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2)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3)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胁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4)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

(5)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6)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7)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8)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9)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

2. 处罚结果

(1)违纪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2)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常见问题

1)带手机进场,属于舞弊,处理就是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2)结束铃声后继续答题,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3)开始答题铃声未响就开始答题,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4)用规定以外的笔或纸答题或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