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看千山急雨来──曾巩诗选读

 泮溪别馆 2022-06-02 发布于江西

Image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1080)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为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理宗时追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

Image  

西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评注】“吹起”二字千钧。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有此衬垫,全诗跌宕有致。“卧”见雍容气度。

城南(二首其一)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评注】前后烘托,青草与桃李作比。

Image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评注】咏柳讽世。

Image

甘露寺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祇将心目羡冥鸿。
【评注】钟呗(bài):撞钟和唱诵经文声。冥鸿:高飞的鸿雁。喻避世隐居之士。颔联写所见多景,颈联想象,尾联远思。全诗视野宏阔,韵格浏亮。

凝香斋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
沉烟细细紬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
【评注】作于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大明湖畔。玉砂:指泉底砂石。颈联四动词连用,句格灵动。紬(chōu):引出,缀集,此指寻绎义理。黄卷:指道书或佛经。因佛道两家写书用黄纸。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Image

北渚亭雨中

振衣已出尘土外,卷箔更当风雨间。
泉声渐落石沟涧,云气迥压金舆山。
寒沙漠漠鸟飞去,野路悠悠人自还。
耕桑千里正无事,况有樽酒聊开颜。
【评注】振衣:抖衣去尘,整衣。金舆山:即山东济南华山。金舆指帝王乘坐的车轿。次句即七绝《西楼》诗意,尾联与前诗《凝香斋》颔联意近。

Image

上元

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
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
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
【评注】属(zhǔ):交付。流水:兼指月色与车流。穿花急:指玉漏声从花丛频频传来。低心:勉强。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月明如昼露华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评注】燕席:宴席,酒席。名郎:宋代礼部郎中的别称。宋元丰官制,礼部郎中谓之名表郎官,故称。金地:佛教谓菩萨所居以黄金铺地,故称。借指佛寺,本诗指祥符寺。红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尾联与前首《上元》尾联句意类似。

Image

高松

高松高干云,众木安可到?汤汤鸣寒溪,偃偃倚翠纛。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眊。风雨天地动,一叶不欹倒。岂同涧中萍,上下逐流潦。岂同墙根槐,卷卷秋可扫。凤凰引众禽,此木阴可焘。君求百常柱,星日此可造。般匠世有无,方钟野人好。
【评注】汤(shāng)汤:动荡。水流盛大貌。偃(yǎn)偃:弯曲貌。眊(mào):眼睛失神,看不清楚。卷(juàn)卷:零落貌;干缩蜷曲貌。焘(dào):覆盖。百常:一千六百尺。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言极高。般匠:指古代的巧匠公输般。泛指技艺高超的人。

Image

菊花

东篱菊花今已开,万物各自相驱催。却寻桃杏那复有,旧树惨惨空墙隈。年光日日已非昔,人世可能无盛衰。朱颜白发相去几,势利声名相抑排。三公未能逃饿死,九鼎竟亦为尘埃。乃知万事皆自枉,有便只宜持酒杯。
【评注】三公: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九鼎: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