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人写诗说北京---北京胡同(上)

 泮溪别馆 2022-06-02 发布于江西

北京胡同(上)

图片

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代。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有6074条,习惯上,人们把街巷之类统归于胡同。古人曾用“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它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北京人用诗说北京之题引》

时光不可逆转,记忆尚可回返。情入心则永恒,心有情则灿烂。历史因书写而连续,古都因特异而丰满。点点滴滴,皆为情感;唠唠叨叨,堪为证见。笑傲那皇宫庙宇九城门,热衷这胡同门墩四合院。老字号回味无穷,新时代自豪无限。诗作得好,您给点个赞;诗作得孬,您就捂下脸

(北京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褚宝增)

北京胡同(上)


李福祥

胡同不宽承载厚,砖雕虽旧靓神州。
王侯将相投闲处,百姓黎民居巷头。
风土人情传祖脉,古都雅韵挂门楼。
更新改造施慈手,勿让石礅珠泪流。

褚宝增

已被高楼挤若书,曾如宣纸任平铺。
惊闺铁片成绝响,提鸟旗人不复出。
老辈街坊情义重,青年对过语言无。
难寻旧日慢节奏,逼为生活名利图。

马旭升

京城老马识家门,一路行来看石礅。
武将文臣分秩序,王侯宰相显荣尊。
条条窄巷开通道,块块青砖挤世孙。
胡同名缘何处起,井台纷说草原村。
(注:胡同名起元朝。蒙古游牧民族依水而居,蒙语胡同原意指水井。)

倪化珺

小巷街楼若许年,王侯将府旧河沿。
诗书继世门心对,忠厚传家祖脉连。
几度夕阳烟袅袅,一阶黄叶雨绵绵。
曾经多少人和事,写在石墩那上边。

图片


卢冷夫

风雨匆匆岁月长,沧桑不语墨留章。
京腔每念斜街短,天地犹存傲骨香。
游子心中那片海,亲朋梦里老城墙。
新开拙笔常沾酒,可笑书生一样狂。

周学锋

柳巷深深第次门,一双户对隐乾坤。
笙箫常漫帝王府,风雨时侵百姓身。
小酒堂前斟二两,翠莺笼里调八音。
前朝渺渺皆成梦,旧梦新潮相映新。

李   云

青瓦灰墙古巷深,门当户对韵犹存。
王侯大宅多风雨,百姓芳庭有苦辛。
月满酒楼杯满酒,灯留人影梦留人。
且听一段皮黄曲,难忘京华不朽魂。

郭文兰 

开篇恍入老宅门,坐看石头第几墩。
文武百官来站序,嫔妃万岁现龙尊。
人人窄巷争通道,挤挤青砖托子孙。
未必亲临来此处,读诗如现草原村。

图片


黄亚青

燕京名景属胡同,老巷幽深古宅逢。
将相王侯延世袭,贫民百姓住身终。
文人墨客奇闻盛,才子优伶趣事丰。
羊肉火烧驴打滚,京腔一吼酒三盅。

王    平

老巷无心掩旧痕,几人能晓道旁墩。
高楼影里悄失彩,城事院中深闭门。
经纬条条贯成网,邻里家家寻有根。
走在胡同思不断,秋风暮落月黄昏。

余镇球

华灯辉映旧朱门,照见青苔上马墩。
影壁己呈斑驳色,飞檐仍現德威尊。
曾居显赫三朝老,尽换寻常百姓孙。
世事鱼龙多变幻,无分古巷与渔村。

周    维

京腔京韵靓京门,黛瓦青砖石鼓墩。
错落重檐魂渐远,纵横深巷梦犹存。
高楼万丈标新貌,老眼千寻忆旧痕。
紫禁夕辉无限美,煤山顶处望阊阍。

傅东渔

华夏文明有本根,胡同芥子纳乾坤。
乌衣古巷千秋燕,后海新霜万户门。
京派诗词大旗树,首都字号美名暄。
靑砖碧瓦皆尘土,楼仗名文万世存。

蔡大营

一条巷道纳千门,百代兴衰倍贵珍。
黛瓦斑斑铭岁月,灰砖默默历风云。
趣闻掌故传中外,文化民俗贯古今。
史韵悠悠星斗转,欣观旧貌绽青春。

图片


刘志峰

陶瓦砖墙古貌真,沥青铺路应时新。
没膝石鼓油光体,空腹国槐翠绿荫。
一种沧桑浮怅惘,千年风雨洗胸襟。
忽思踢毽跳绳伴,皆已古稀残烛人。

郭通海

国槐掩映老宅门,长短宽狭古韵深。
俩壁相间能走月,单人行至要斜身。
雕花镌兽叠青瓦,继世承贤育厚昆。
谁个操琴尤尽兴,幽幽巷子散京音。

李丙中

梦里循踪觅井栏,走街串巷路犹谙。
长檐石牖拈花寺,小岛山门积水潭。
曳尾颓垣藏壁虎,垂丝老树吊槐蚕。
左邻右舍难谋面,韵寄乡愁笔墨酣。

江南诗友赐玉【烟雨胡同】

赵克舜

江南小镇雨如烟,宽窄短长幽巷卷。
但向斜桥申远意,偏从脚底入云天。

《何满子》烟袋斜街有悟

秦    文

漫步烟斜窄巷,耳闻买卖声嘈。小吃把玩杂古董,花茶糕点箱包。内外一般看客,难平心血来潮。  背倚人文后海,兼容时尚风骚。雾里营商看世界,陟山何患山高。激活陈年老号,江山富贵人娇。


部分内容来自北京诗词学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