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第一爱将,1955年授衔聂荣臻:若他还在,十大元帅可能要动

 厚道人 2022-06-02 发布于浙江

图片模式

编者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对军队建制进行改革,并学习苏联推行军衔。1955年9月6日,在毛主席的支持下,我国举行了第一次授衔仪式。

在仪式结束后,聂荣臻元帅曾遗憾地说道:“中豪同志如果还在的话,十大元帅可能就要换位置咯。”

很多人可能对于伍中豪将军不太熟悉,其实在我党的历史中,伍中豪将军也是一位足以在党史中留名的英雄人物。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曾涌现出了很多能征善战,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做出很大牺牲的英雄人物,而伍中豪将军绝对是其中一位显著的代表。

伍中豪

少年英雄

和我党很多将领一样,伍中豪将军也出生在贫苦的家庭中,但较为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是一位曾经中过秀才的知识分子。因此,伍中豪少时虽然家贫,但是伍父非常重视儿子的读书。

伍中豪不到六岁就能熟读《三字经》、《论语》、《左转》等一些中华古典书籍。这也为他后来成功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大学阶段,伍中豪将军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每日都会为自己制定计划,哪个时间该练习武术,哪个时间该阅读书籍,哪个时间该练字等等,他都安排的非常详细,并能够做到每天都按照计划去做。

也是在北大的这段时光,伍中豪将军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在李大钊的影响下,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

李大钊在北大

1923年,年纪18岁的伍中豪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伍中豪也开始了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的奉献与牺牲之路。

但是当时我党的力量还很弱小,伍中豪认为,必须通过发展党的军队来壮大党的力量。在这个时候,他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放弃了自己原先的理想——成为一名作家。

他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

“生逢乱世,我民族每一位同胞都应该养成尚武精神,当丈夫当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来报效祖国。”

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伍中豪将军报考了黄埔军校,并在1925年5月正式成为了黄埔四期的一名学生。

黄埔军校

伍中豪将军虽然是年少成名,但真正让他在中国军界名声大噪的,是他指挥部队取得的二次胜利。

  • 遂川战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大量屠杀我党党员,中国共产党的处境非常危险。为了顺利将我党掌握的部队转移到安全地区,毛主席给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38团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求该部在48小时内占领遂川县城,从而为大部队的转移牵制敌军的力量。

而当时的遂川县是军事重镇,蒋介石对该地也非常重视,并派遣中央军27师抢先占领了遂川县附近的宁冈县城

宁冈县是遂川县的门户,更是我党军队越过遂川进入江西的重要咽喉。也就是说,夺下了宁冈,我军攻下遂川就非常容易。

毛主席

在非常严峻的形势下,伍中豪将军主动请缨,请求毛主席让他的部队在战役中做先锋。毛主席被伍中豪强烈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了,当即下令将全军的重机枪和手榴弹都交给了伍中豪的第8团。

伍中豪组建了以自己为首的敢死连,作为全团的先锋。随着军队重逢口号的响起,伍中豪将军指挥部队,大喊:“狭路相逢勇者胜,兄弟们!我们为党立功的时刻到了。”

在伍中豪将军的感染下,士兵们个个以一当十,部队的喊杀声、重逢声响彻云天,我军在不到36个小时内就夺下了宁冈县城。而遂川县的守军看到我党军队的战斗力的强悍,在当天夜里就弃城逃跑了。

  • 茶陵伏击战

遂川战役胜利后,我党掌握的一支部队开始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向江西井冈山转移。

茶陵是我党军队进入江西井冈山地区的最后一道关隘,国民党反对派在茶陵地区布置了重兵,并构筑了坚固的防线,试图将我军全歼在茶陵地区。

1928年2月,国民党吴尚的一个师将我军第6团和第10团包围在了西子矶。在吴尚的策反下,团长张浩和副团长陈晨准备率部投敌。

伍中豪将军通过情报及时地获取了这一消息,并在当天的凌晨就驱马夜行了二百里将这个消息报给了毛主席。伍中豪和毛主席商量后,两人认为可以将计就计,来一个“瓮中捉鳖”。

伍中豪在辞别毛主席后,就率领其部敢死队袭击了张浩和陈晨的团部,当即将两人就地枪决。同时,伍中豪秘密地安排两人伪装成张浩和陈晨,按照之前两人和吴尚的约定,假扮张浩和陈晨的两人带领伍中豪的敢死队和吴尚进行军队的交接。

当部队行至茶陵县城时,伍中豪大喊:“活捉吴尚,拿下茶陵县城。”

被伍中豪蒙在鼓里的吴尚,只带了不到一百人就赶赴茶陵县城。

国民党反对派面对我军的喊杀声完全被吓破了胆,撤退的撤退、逃跑的逃跑,乱作一团。在慌乱中,吴尚也被伍中豪活捉。

由于当时吴尚的部队,大多驻扎在茶陵县城的郊外,参谋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率领部门赶来增援。伍中豪指挥部队佯作撤退,其实早在设计诱捉吴尚时,他就将部队埋伏在茶陵城北的赤子峡谷周围。

在吴尚的部队追到赤子谷周围一带时,只听伍中豪一声令下,整个山谷都是喊杀声,吴尚的部队误认为这次遇到了中共部队的主力,在慌忙撤退中,被我军捉住,所部也被消灭了近三分之二。

毛主席在井冈山

在赤子谷伏击战正打响时,毛主席早已率军攻占了茶陵县城。我军在茶陵县城不仅获取了大量了弹药武器,还获得了重要的粮食等物资,从而为我军顺利开向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在茶陵伏击战中,我军除了击溃吴尚所部外,还击败了前来增援的李连部,生俘了敌营长王国桢、靖卫团团长李树滋这一仗还是我军在大革命失败后一次空前的胜利

而在我党的前三次反“围剿”中,伍中豪将军参与指挥的战斗多达一百余次,由于他作战勇敢,在战斗中往往带领部队第一个冲锋,而被毛主席称为和林彪、黄公略齐名的“三骁将”

林彪

黄公略

伍中豪和毛主席

毛主席在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时,有一次到黄埔军校视察,伍中豪是黄埔四期的一名学生。

有一次,毛主席在晚上检查黄埔军校的教室时,发现有一间教室有忽隐忽现的灯光在闪烁,似乎是学生在读书。毛主席轻轻地推开了教室门,当他在伍中豪面前站了半个小时后,伍中豪将军才发现他。

毛主席看到伍中豪将军正在看赫胥黎的《社会进化论》,当即和他探讨起了社会进化史和民族史。伍中豪将军的博学和独到见解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以后,两人常常相约在晚上来探讨一些国际问题和学术问题。

而在和毛主席相处的过程中,伍中豪也被毛主席的大局观和对时局的透彻分析所折服。在目睹了当时国民党内部的纷争后,伍中豪也更加坚定地认为:“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伍中豪和毛主席经常同床而睡,他们两人整夜交谈,从红军的建设方向、反围剿的作战部署,一直聊到怎样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扎根,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主席向中共中央建议:“中央红军应该放弃进攻城市的计划和方案,并将革命发展的重点转到农村。”

秋收起义

毛主席的这个提议在当时遭到了党内多数高层的批判和反对,在遵义会议之前,由于我党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在革命道路的建设中,往往盲目地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之路”,从而造成了我党工农红军的巨大损失。

而毛主席通过对中国国情和革命发展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理论。但起初,党内人士能够准确理解毛主席战略的人并不多,而伍中豪就是其中一个。

秋收起义后,我军顺利突围开始向井冈山地区转移。当时,毛主席拿不准红军的转移路线,为此非常焦虑。而伍中豪认为,相比于敌人我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因此我军可以采取“东西双线、互相协同”的作战方针。

同时,伍中豪主动在全军队伍中对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进行宣传,从而为毛主席掌握红军的主力部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伍中豪和毛主席两人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也成为了当时党内的一段佳话。

文武双全,伍中豪

咱们都知道,毛主席非常喜欢写诗、作词,他的诗词往往给人一种激昂的热情,使人读后油然而生出一种豪迈的情感。

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人读之至今仍感觉胸中有一股热血在奔腾,那是青年的爱国之血。

在毛主席的感染下,伍中豪也对文学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伍中豪将军非常喜欢辛弃疾的词,他认为常读一些豪放派的词作能够让人永葆对革命事业的期望,不会丧失对革命的热情。在休闲之时,伍中豪将军也常常会创造一首诗词。

伍中豪将军在率部取得茶陵伏击战的胜利后,有感而发写下了:“男儿沙场百战死,壮士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伍中豪将军在这首诗中引用了毛主席早年做的诗作:“孩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伍中豪将军对毛主席诗词的推崇和对毛主席个人的崇拜。

伍中豪将军的文学才能不仅体现在诗词创作上,伍中豪还为毛主席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社会的调查》等著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为了壮大红军队伍的力量,毛主席委派伍中豪率领红四军到永新县开辟根据地,并在当地推行土地改革。

由于在旧时代,我国农民的识字率非常低,他们对于我党公布的一些土地政策和建设路线并不了解。

为了推动农民了解我党和我军的土地政策,伍中豪将军在中华苏维埃最初公布的土地政策的基础上,以打油诗的形式张贴在农村地区,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了农民对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了解,从而为红军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伍中豪将军根据自己在永新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撰写了《永新土改实录》,并交由毛主席进行校对,从而为毛主席写作《永新调查》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而毛主席也对伍中豪将军也越来越欣赏,多次在党内的一些干部会议上称赞伍中豪是文武全才。

英雄将军的过早离世

伍中豪将军因为在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中,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从而成为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了20万大军以进攻中央苏区为主,发动了针对我党的第二次“围剿”,蒋介石还特别密令白崇禧一定要想法设法捉到伍中豪。

1930年11月4日,白崇禧调集李岩的第4军,将红一军团围在了江西兴国县。为了掩护红一团撤退,伍中豪率领一个营的兵力从江西西部的赣南县突围。

李岩误认为伍中豪率领的部队是红一团首长的警卫部队,因而派了近三个团的兵力将伍中豪所部包围在江西安福县。由于应战仓促,再加上部队内部出现了叛徒,伍中豪身中十余弹,其部损伤大半。

毛主席在得知伍中豪将军遇害后,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几乎两天都没有进食,伍中豪的老部下失声痛哭,发誓要给伍中豪将军报仇。

在毛主席和聂荣臻将军的指挥下,林彪亲率5000多名红一团士兵将李岩的三个团围歼在了安福县一带。

伍中豪将军作战非常勇敢,指挥打仗也非常机智,他的过早离世可以说是我党的重大损失。在伍中豪将军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亲手题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伍中豪将军在当时党内中的地位甚至至要高于林彪,伍中豪和林彪相识在黄埔军校读书时,由于两人都是黄埔四期学生,再加上两人都喜欢读书,因此他们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

但是从黄埔四期毕业生入伍情况来看,伍中豪在毕业后被编入了国民革命军步兵第四团,而林彪被编入到了第三团第四连

国民革命军序列中,第三团第四连是属于预备役部队。

因此,从当时黄埔军校按照毕业生的成绩来分配部队来看,伍中豪在军校中的成绩要比林彪好。

林彪

在红军时期,伍中豪将军和肖克上将的关系也非常要好。

肖克上将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相比于林彪,伍中豪非常平易近人,可以说是我军的一位儒将。”

伍中豪将军当时被人称为“红四军团的文学家”,他写的诗词虽然没有引用很多文学典故,但在通俗易懂中就能将最质朴的真理和党的一些政策交代的非常清楚,从而为红军在一些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1955年,聂荣臻将军说出那样遗憾的话了。

毛主席在伍中豪将军遇害前,已经决定提拔他为红四军的主力团长,而他的过早离世也成为了毛主席一生的痛。

伍中豪将军牺牲后,党中央也特地安排照顾他的遗孀和年幼的儿女。

在党的教育下,伍中豪将军的儿子伍国民,在抗美援朝时期也成为新中国一名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在一次作战中,伍国民为了掩护部队的撤退,身中美军十余弹而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伍中豪

而伍中豪的女儿伍妮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一名记者,为我党、我军舆论宣传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牺牲。可以说,伍中豪将军一家为了新中国建立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寻找伍中豪烈士的遗体,在毛主席的主持下,中央有关部门多次进行搜寻,但是始终没有找到,这也成了历史的遗憾。

结语

我党自成立以来,就秉承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目标,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像伍中豪将军这样的英雄人物,党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