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古今研究:苍耳

 茂林之家 2022-06-02 发布于湖南
中药古今研究:苍耳

苍耳:药材基源为为菊科植物苍耳或蒙古苍耳。(《中华本草》)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苍耳根治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痢疾。”

2.《广西中药志》:“苍耳根治咳嗽。”

3.《医林纂要》:“苍耳根治同苍耳子,作浴汤去风润燥。”

4.《中华本草》:“苍耳根叶微苦;性平;小毒。消热解毒;利湿。主疔疮;痈疽;丹毒;缠喉风;阑尾炎;宫颈炎;痢疾;肾炎水肿;乳糜尿;风湿曾痛。”“苍耳花祛风;除湿;止痒。主白癞顽痒;白痢。”

5.《本草纲目》:“苍耳花主白癞顽痒。”

6.《南宁市药物志》:“苍耳花治白痢。”

中药古今研究:苍耳

二、现代研究

1.成分:苍耳根含糖甙,有抗癌作用。

2.药理:苍耳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含甙,融点242℃)能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寿命。

3.注意:《医林纂要):苍耳根忌猪肉、糯米。

中药古今研究:苍耳

苍耳囊虫:药材基源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苍耳囊虫治疔肿,痔疮。”

2.《本草纲目》:“苍耳囊虫治疔肿,恶毒。”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苍耳囊虫治痔疮。”

二、现代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