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太后是怎么处理参与东南互保的大臣的?

 风尘讲历史 2022-06-02 发布于江苏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太后是怎么处理参与东南互保的大臣的?

1900621日清政府发布诏书,称西方列强“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嚣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号召全国军民抵抗西方侵略者,这份《对万国宣战诏书》发给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奥匈帝国十一国,慈禧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敢于向全世界主要国家宣战的人。但是当宣战诏书下达到各地方时,两广总督李鸿章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湖广总督张之洞称“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一时间各东南督抚全都称这是假的命令,拒不执行。最后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不与列强宣战,只保护各自地盘的利益即可,称作“东南互保”。

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不执行朝廷命令的行为就是乱臣贼子的做法,就是谋反的预兆,况且还是在朝廷危难之际拒绝进京勤王。不过这也体现出清政府在当时已经没有什么威信了,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本来东南各督抚相约若北京失守,天子和太后遭遇不测,那么就由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支撑局面。不过慈禧太后显然是被八国联军吓怕了,联军还没打到北京呢慈禧就带着光绪帝一干人等西逃了,还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谈判,不久后清廷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继续维持着自己在中国的统治。既然清廷安全了,那么慈禧回京后是怎么处理东南各省这些不听话的督抚的呢?

实际上慈禧太后回京后并没有处置这些“乱臣贼子”,依旧是该怎么重用怎么重用,像李鸿章逝世后还被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还有袁世凯,更是不断被提拔任用。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为会办大臣,负责创办武备学堂。到10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其中五镇都在袁世凯的控制下,掌握军权的袁世凯也成为了清末最有实权的人。最终推翻清朝袁世凯也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那么慈禧为什么不责罚这些参与“东南互保”的大臣呢?主要是由于这帮大臣都手握重兵,权力太大,慈禧太后没办法一次性全部处理,若单个击破还容易打草惊蛇,还不如不处理。不过这毕竟是朝廷下的命令,作为大臣应该无条件执行,所以慈禧也不是没有处理这件事,只不过是找了两个背锅的人罢了。

慈禧之所以不顾安危向十一国宣战,主要是因为她收到了一份假的照会(指国际间交往的书信形式),其中说到洋人要勒令慈禧归政于光绪帝,慈禧是个嗜权如命的女人,加上清朝屡受列强侵略,听闻“归政”立刻怒火中烧,不经思考就悍然向列强宣战。而且戊戌变法后慈禧就有意要废黜光绪帝另立新帝,于是便在1900124日召集王公大臣会议,立溥儁[pǔ jùn]为“大阿哥”,预计次年元旦让光绪帝举行禅位仪式,连年号都想好了,叫“保庆”,所以溥儁也叫做“宝庆帝”。慈禧的这种做法遭到了中外众多势力的反对,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为了推脱自己开战的罪责,就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端郡王载漪和其子溥儁身上,说自己受了这二人的怂恿才支持义和团与洋人作对。可怜的载漪和溥儁就这么成了慈禧的背锅侠,溥儁大阿哥的身份没了不说,自己和父亲载漪还被流放到了新疆,晚年生活十分凄凉。

保住了权利和地位的慈禧既然已经找到背锅侠了,而且也证明开战是错误的,那么这些反对开战的东南督抚自然也就不用处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