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酉政变后,慈禧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专权的?

 风尘讲历史 2022-06-02 发布于江苏

辛酉政变是清朝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政变,旨在打倒咸丰帝定下的顾命八大臣,夺取最高政权。这场政变可以说是决定了清朝未来的命运,因为自政变之后,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慈安太后不喜政事,慢慢慈禧的权力越来越大,她权欲之大甚至不惜让自己的亲儿子同治皇帝绝后,因为只有另立一个“载”字辈的皇帝慈禧才能是太后,才能继续垂帘听政,但是“载”字辈的皇帝只能过继给咸丰皇帝才能继承大统,如此一来同治皇帝就绝后了。不过后来的溥仪“入继同治,兼祧光绪”,这才让同治和光绪二帝后继有人。

纵观清朝历史,可以发现清政府的混乱就是在辛酉政变之后开始的,本就是日薄西山的清朝在慈禧的手中则更落一层楼。虽然在慈禧太后统治清朝的近半个世纪里,也出现了“同光之治”这样的治世,但这只不过是封建帝制的回光返照。慈禧太后一系列诸如重用汉臣、兴办女学、变法新政等等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满清的统治。与各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顾国家的损失。在戊戌变法中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更是觉得变法只能救中国,但不能救大清,所以反对变法。慈禧想要的只是满族对中国的统治,而不是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

但慈禧毕竟是一介女流,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高位的呢?咸丰帝驾崩时只有31岁,唯一的一个儿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年仅6岁,其生母就是慈禧。既然只有一个儿子,那么就不存在皇位传给谁的问题了,而母凭子归,慈禧也得以晋封为太后。由于皇帝年幼,咸丰帝就留下了“八大辅政大臣”与两宫太后权力制衡的格局,可谓是把制衡术玩到了极致,临死也不忘制衡双方。权力欲望极大的慈禧当然不愿意处处被顾命八大臣处处牵制,所以他联合恭亲王发动了政变。而政变能取得成功大致有四点原因。

首先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善于利用局势疯狂甩锅。咸丰帝驾崩时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慈禧这边就利用百姓对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并火烧圆明园的愤怒和对逃亡承德的官员的不满做文章,把全部责任都推到了顾命八大臣头上,如此一来慈禧这边就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性,取得了大部分百姓和官兵的忠心,顾命八大臣就成了不顾民族、国家危亡的替罪羊。

其次顾命八大臣自身也低估了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后的力量,轻敌就会导致失败。皇帝和太后这对孤儿寡母掌握着两枚重要的印章,分别是“御赏”和“同道堂”,顾命大臣拟旨后若不加盖这两枚印章,那就无法生效,但是两宫太后与奕䜣可由大臣拟旨加盖这两枚印章便能生效,这么看来顾命大臣的拟旨权形同虚设。

最后一点原因就是两宫太后和恭亲王抢占先机,先发制人。他们没有随咸丰帝的灵柩同行,那么顾命大臣也就无法监视他们。慈禧等人再抄近路提前回京,利用灵柩还未运回宫的这段空档期,为政权做充足的准备。而且他们具有危机意识,认为这次回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唯一的出路就是与顾命大臣拼个鱼死网破。

不过早在政变之前慈禧与恭亲王就定下了以后两宫太后听政,亲王辅政的政策。因此政变成功后慈禧太后也只是掌握了部分政权,她的专权之路才刚刚开始。

恭亲王对于政变成功功不可没,但是如何封赏他就是个难题了。若是封赏低了,恭亲王势必不满,若封赏高了,容易导致他权倾朝野,慈禧自己的权力受到严重威胁。思前想后,慈禧就只给了恭亲王一个“议政王”的名号。《清史稿》记载慈禧对恭亲王的赏赐是“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命王爵世袭,食亲王双俸,并免召对叩拜、奏事书名。”“议政王”跟“摄政王”区别很大,像多尔衮那样的摄政王是完全把控朝政大权,“议政王”从字面来看就是对朝中政事只能商议,不能决定。最终的决定权当然在两宫太后手中,这大大制约了恭亲王。

慈禧太后的专权之路远不止于此,她不满足形式上的“听政”,她还想总揽朝政。随后慈禧便以皇帝的名义颁布谕旨,让“各直省及各路军营折报应行降旨各件,于呈递两宫皇太后慈览,发交议政王、军机大臣后,该王、大臣等悉心评议,于当日召见时请谕旨,再行缮拟,于次日恭呈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阅定颁发。”这道谕旨就把两宫太后的权力彰显无遗了,所有有关行政的折子都要先呈两宫太后阅览,再交给议政王与军机大臣,最后得太后允许才能下发,这俨然就是皇帝该有的权力。慈禧此举已经是想将皇权独揽手中了。

自此之后两宫太后就是清朝实际的统治者,不过慈安太后还是比慈禧太后地位更高的,不过慈安太后无心政事,所以朝中大小事务都由慈禧处理。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慈安太后逝世,自此两宫太后掌权才变成慈禧一人专政。从辛酉政变到专政,慈禧用了20年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