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云水塘琐忆--乡情紫云--吴茹烈

 乡情紫云 2022-06-02 发布于贵州

乡情紫云(第三十四期)

 

紫云水塘琐忆

作者 / 吴茹烈

我离开位于麻山腹地的紫云水塘镇已整整十四年了。虽然其间我曾陪同朋友去过两趟,但也只是匆匆路过,没作什么停留。去年八月应朋友相邀去紫云呆了几天,又勾起我对许多人许多事的回忆……

我于20048月至20057月参加“中国志愿者”到位于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水塘镇参加扶贫接力工作。我们一起去的有五人。除我和一位曾在中原油田当过教师的周继志外,其余三名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我曾有在国有大型企业担任过办公室主任的经历,镇里把我安排在镇里担任党政办副主任。

水塘镇所在的羊场村距县城约十三公里。镇里的干部大都住县城,少有的一部分也不住在镇政府,下了班以后羊场街可以说是空空荡荡的,除了一条不到二百米的街道有几家零星的小卖部还有些许灯光外,羊场街的夜晚常常处于寂寥之中。我被安排住在镇政府租来做财政所的一栋小楼里,一楼是侯家狗肉馆,财政所在二楼,我住在三楼。每天吃完晚饭,我便来到离镇政府近一华里的一座小山上。这里有一块“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纪念的是1935416日敌机轰炸时,在此牺牲的九名红军指战员,石碑周围空荡荡的,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我曾在无数次傍晚坐在碑前冰冷的石阶上,看着右边那个叫乌烧冲的小山谷想像当年的那场战斗。

……

夜晚回来,打开一扇冰冷的大铁门,再进入一扇通往二楼和三楼的小铁门,拐过两个楼梯间一直朝里靠右,便是我居住的宿舍,往往这整个院子就我一人。冬天的时候,我便用报纸将窗户糊上,再用一张报纸做一个简易灯罩罩上本来电压就不足的电灯,这样似乎就感觉到些许温馨。夏秋季节,我喜欢到楼顶看星星和月亮,看远山如黛的山峦和如白纱般飘荡在空中的云朵。

早上,楼下侯家两口子的“对骂”声,就是我的起床闹钟。每天清晨六点来钟,随着大铁门“哐当”一声响,院子里便涌进两人的声音:“快给老子打水!”男的声音。“没看到老子在扫地呀!”女的声音。“快给老子按住狗!”“屁本事没得,我自己来!”……这样的对答声一直要持续到七点半左右客人来吃早餐才罢了。别看这两口子天天吵,一年来我从没见他们真正的生过气。侯家女人泼辣大方,说话做事又很麻利,总是笑呵呵的。我曾亲眼目睹过这女人杀狗的情景,杀狗、水烫、去毛、剔骨……一只狗也就个把小时就打整完毕。她姓罗,因我母亲姓罗,我离开水塘那天,我便开玩笑说我们是老表呢!她乐呵呵地说:“那跟表妹照张相做个纪念吧!”我便给她照了几张相,都是她炒菜的工作照。遗憾的是那年我回贵阳将胶片拿去冲洗,有她照片那卷胶卷无意中曝光了,本想这次去向她解释的,谁知她因难产离开了这个世界,想想这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终结了,曾经多么熟悉的吵闹声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