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蚕到死丝方尽--乡情紫云--杨朴

 乡情紫云 2022-06-02 发布于贵州

乡情紫云(总第216期)



苗族,

70

宗地镇人

县、市征文大赛偶尔获奖,

紫云自治县作协会员。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杨光勇为脱贫攻坚战流尽最后滴血

蜡烛为了驱除黑暗燃烧自己,红花为了滋润幼苗落地化为春泥默默地贡献,而杨光勇为了脱贫攻坚战流尽最后一滴血。给他的家人带来万分悲痛;给脱贫攻坚战线上的战友带来遗憾;给全县人民带来了悲哀。在省检当天,由于过度疲劳,过度紧张,造成脑干出血。湾塘小学的老师送他往医院途中,昏昏糊糊留下最后的一句话:“动员劝返,一个也不能跑,一个也不能少……”就悄然离去了;带着对辍学儿童、少年的牵挂,带着向省检领导证明一线教师轰轰烈烈即将完成任务的遗憾永远地走了;他走得那样悲壮;走得那样惨烈;走得那样凄凉。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他的死一点也不为过,关于他的死要从脱贫攻坚教育保障开始说起。

(一)为目标而战

县委书记程华恩多次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全面衔接乡村的振兴工作,确保按时打赢高质量的脱贫攻坚收官战,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常态长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从根本上给全县脱贫攻坚战指明奋斗目标和战斗方向,使在一线战斗的广大干部和教师意识到重任在肩,不可怠慢,不可粗心大意,坚持不懈地忘我工作,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杨光勇就是这样的共产员。

(二)大海捞针

教育保障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贫瘠的山旮旯之乡厌学的学生比较多,因为父母的思想落后,不勒令子女读书的也不少,甚至不让子女读书的大有人在。于是厌学的学生离家出走或跟随父母,到广东、浙江、宁夏、广西、甘肃等地打工,给教育保障带来了难题,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更合适。在教育和科技局的安排部署下,教师包村、包组、包户核对文化户口,杨光勇是包组包户大军的一员。他包的是打龚组,多少次风里来雨里去,总是扑了个空,因为白天老百姓要干农活,农村人干活天不黑不罢休,所以必须改在晚上走访才遇人在家。不知跑了多少个夜晚,户口摸底总算搞清楚了,但不在学校读书举家外出打工的却杳无消息,通过村邻近舍了解得知举家外出的手机号码,再调查子女就读情况,把子女不读书的信息交给教育和科技局,在周文科局长的亲自安排部署下,督促各乡镇(学校)务必动员劝返。宗地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廖伟开会决定:由廖廷何校长带队,杨光勇、罗勇、梁朝刚、班继光、罗刚华等为成员,奔赴广东、宁夏、甘肃、浙江、广西等地寻找失学儿童、少年的下落,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寻找他们的踪迹。乘坐飞机到达广州,要到达惠州市镇隆镇荣利菜场坐车还需要4个小时。廖廷和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8点了,只有投宿第二天再去。投宿的过程中遇到在这里打工多年老乡,“老乡遇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慷慨接待他们,第二天拿自己的宝马带他们帮助寻找广州境内的失学学生,给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转了3个省5个市,所带的钱用光了,只有向当地政府领导求救。李树华镇长让财会人员转10000.00人民币给他们继续寻找。走了6个省10个市12各乡镇,终于把10多个失学儿童、少年劝返回学校。大多数家长不回家,只让孩子回来就读,星期六寄托在亲戚家,星期天返回学校。这样一来廖廷何校长只有分人分批护送孩子了,杨光勇护送一个8岁的孩子,上飞机,下车都手拉着手,形影不离,担心走散,几经周折转展,终于把孩子护送到校,寄托在亲戚家。

(三)送教上门

脱贫攻坚阶段,在村级小学,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不光是包组包户,还要送教上门。杨光勇送教的对象是一对残疾兄妹,因母亲遗传先天性聋哑,但人非常聪明。杨光勇到他家送教已经20多次了,每一次不带糖就带果,大包小包的,弄得兄妹俩笑得合不拢嘴。用杨光勇的话来讲,这就是亲情和友情送教,给他们心里安慰让他们开心很重要,建立深厚的情谊何乐而不为呢?这种送教方式比任何送教方式都管用。杨光勇一到,他们就主动上前用不规范的手语打招呼,非常有礼貌。他用手语说:“他会写数。”杨光勇让他写一遍教过阿拉伯数字,他很快写完。姐姐也不服输,也同样表演写杨光勇教过的阿拉伯数字,写完杨光勇竖起大拇指,夸赞两兄妹厉害,他们会意地笑了。兄妹俩又争先恐后地写教过的简单的文字,杨光勇用同样的方法赞赏他们,还赏一个20.00元钱的鼓励金,每次完成任务都照常奖励,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当杨光勇离开他们家时,兄妹俩送到门前,久久站在那里不愿离去,一直到看不见杨光勇的背影才肯离开。每次送教回来都是很晚了,但杨光勇觉得兄妹俩一天比一天进步,心里感到很欣慰。

(四)结对帮扶

杨光勇所包保的是打龚组和火石关组的两户建当立卡贫困户,第一户是杨老虫家有人口6人,苗族,家庭非常贫寒,所盖的被子脏兮兮的,陈旧的不像话,大概是九十年代买的了。杨光勇只好买几套新被套和新床单给他换,教他的家人折叠被子整整齐齐的,拿当一件事情做。规定两三个月洗一次被子,但杨老虫拒不执行,懒惰成性,家里衣物凌乱不堪,只有向政府汇报,给他家添置一台洗衣机,一个衣柜,这样衣物就有地方摆放了。另外,他家不爱讲究卫生,屋内烂靴成堆,餐具摆放混乱,乌七八糟,不成体统。每到一次杨光勇都帮他家打扫一次,次数太多了,杨光勇干脆骗他说:“如果不爱打扫卫生,政府就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这招管用,果然下次再去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一次杨光勇去他家,都不空着手,不提米就提油,不拿糖就拿果,和群众打成一片,时间久了,感情自然好,他有什么事情都向杨光勇诉说,无所不谈,无所不讲。第二户是冉小国家,汉族,情况比杨老虫家好一点,杨光勇用同样的方法哄得他团团转。只是他的女儿读高中,他硬说在初中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没有得到教育资助金,但查看已经领取了,没有办法,杨光勇只有自掏腰包给她补上,目的是让检查组来检查时,他都如数汇报。

(五)参加迎检,悄然离世

2020年11月3日,是省检的日子,前一天,杨光勇照常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慰问,到送教对象家送教,忙得不亦乐乎,回来已经是11点钟了。老师们集结待命,果然宗地镇湾塘村中奖了-----是被检对象。伍兴荣校长公布这一消息,大家老师屏住呼吸。就这样,第二天杨光勇特地起一个大早,西装革履洗漱完毕,准备迎接检查。早上还上一节课,临近中午他觉得有点困,就去休息。当时伍校长还舀一碗饭和一碗菜送到他的卧室让他吃。他说:吃早餐晚了,不想吃。大家忙着迎检谁也没有注意他,到下午3点30分左右,陶老师到他的卧室才发现他喘气不对劲,当时他还说:“带好我的手机”。送往宗地医院抢救无效于4点过与世长辞。他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早出晚归,为了脱贫攻坚做一回“拼命三郎”,但俗话说:“铁打的汉子也会倒下,”把命都拼光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永远的悲痛。

教育和科技局副局长陈荣贤,教育股长韦堂伦,教育工会主席薛达镇,紫县第二中学校长王刚,猴场小学校长韦帮忠,宗地中学校长张榜品,宗地小学校长廖廷何,岩脚小学校长杨晓智,打郎小学校长杨昌秀,戈岜小学校长吴疆,红岩小学校长韦国勇,高寨小学校长黄满意,妹场小学校长顾光红,戈枪小校长梁光文等到他的老家送他一程,愿他一路走好。




主办:紫云自治县作家协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