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说寒兰--乡情紫云--杨光荣

 乡情紫云 2022-06-02 发布于贵州

乡情紫云(总第225期)

杨光荣

退休教师。笔名:守拙居士。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贵州省兰花协会常务理事;安顺市兰花协会副会长;紫云自治县作协顾问;紫云自治县兰协会长。


浅说寒兰 

七大类国兰中(以前的说法,现在已经不止七大类。),寒兰在兰界一直未受到充分重视,园艺品种不多。

但其叶态清瘦修长、潇洒飘逸,其花香味纯正,清醇久远,且其香十分独特:“移入室中须久坐,自闻香气胜群花”,又值市场需花的淡季开放,可以填补空缺,因此,极具开发潜力,培育前景十分广阔。

寒兰根系不甚发达,假鳞茎较小,叶片轻薄,客观原因给栽培带来很大困难,以致许多名种,有的已绝种。方家据此采用混种方法,效果颇佳。

寒兰花期8一12月。但因地区不同,较早的有7月开放的(夏寒兰),而晚花可至翌年1月盛开。
鉴赏寒兰不能以春兰瓣型学说为唯一标准。因为品种的客观因素,决定其必须另具审美的角度和观点。如其不然,将会使寒兰的韵致打上折扣,从而影响其应有的价值。

曾经云南的兰友在网上晒出一幅寒兰花照,称其为梅瓣。该花捧瓣起兜,雄性化已经非常明显。但说是梅瓣,那是不准确的,因为外瓣狭长,无圆头、紧边特征。退一步说成水仙,都会有牵强之嫌。可见瓣型学说,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该品种。

寒兰花大,但瓣狭长,也因此而独显其美人般俊俏与冷艳。如若为其瓣型正格之花,反而呆滞无神。
寒兰是与众不同的兰种,生物生态特征与国兰史上瓣型学说作为鉴赏依据理论所要求的标准,相离太远。因此,虽然一直都身居国兰系列,但从未被看好。随着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欣赏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寒兰重新审视,并发现寒兰蕴藏着以往兰史中所不曾有过的大美。
寒兰沒有蕙兰香味浓烈,也沒有墨兰香甜。寒兰之香为冷香(越冷越香),更见清雅、幽深与神秘。
寒兰因其瓣型狭长,如龙翔苍宇,似鸾凤临巢,给人空灵感悟;因其体态清寒,更显冷寂孤傲。这就是文人气质,是一种独有的人格气质的写照。
寒兰叶态之美,情调浪漫,让人心醉!
寒兰与春兰之美,正如环肥燕瘦,各具其妙。
宏观而言,跳出瓣型之宥:大叶寒兰赏其气势;小叶寒兰品其韵致。
局部赏之:余以为,寒兰素花、素舌,瓣梗色近,品相端正而具香味者,即为上品。

寒兰亦有惊世之品传世,余之寡闻有二:其一、长沙杨道武会长所藏之素晶。

其二、起名“光明殿”的极品寒兰,与春兰《天逸荷》、韩国《望月》并称三大天价奇花。

寒兰《光明殿》赏析:
杭州寒兰风华绝代,有遗世独立之风骨。清冽玄幽之香气,端正之华容,四时深绿生气勃勃之气品,优雅中保持大义秉然之气,如花盆协调环境静谧,最能表达神秘东方兰花之魅力,为鉴赏最高峰。“金花素心”,旷世稀品。

(部分资料源于网络,余之本意为弘扬兰花文化,如有不敬,请谅涵。)

庚子深秋於守拙居


主办:紫云自治县作家协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