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党史感党恩记嘱托--乡情紫云--张秀芬

 乡情紫云 2022-06-02 发布于贵州

乡情紫云(2021.第163期,总第390)










作者:张秀芬

紫云县猴场镇猫场村人,老实人一个。不埋怨不张扬,爱家乡爱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









学党史感党恩记嘱托

近段时间,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也为丰富党史知识,在学校党支部的引领下,全体教师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回顾历史,老一辈们冒着枪林弹雨舍身救国,风风雨雨走出一条通往幸福的路!从电影里那一幕幕场景和振奋人心的革命歌声中,体会了前辈英杰不畏艰难险阻,创建了人人向往的祥和美好社会!每当站在校园国旗下,面对升国旗仪式,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那么激励人心,鼓舞斗志!
今天,借的日子,让我们共同用歌声纪念辉煌的历史,增强前进的动力,不畏艰难困苦。

自从成为一名教师以来,我真正找到了作为一名女性的自信和人生价值!虽然只是一所民办学校教师,没有固定的铁饭碗保证一生的食宿,但是幸福是靠双手辛勤付出得来的。俗话说:“一棵小草有一颗露水滋养。”我从事过多种行业,无论在哪一行我都是优秀的、较出色的那个。作为祖国的园丁,必须任劳任怨付出,而付出的方式是相同的,目的都是使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艳丽!

在这个“万众一心跟党走”,“学党史、记嘱托、感党恩、跟党走”时代面前,唱响《团结就是力量》《我和我的祖国》……,已成为激励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跟党走,建设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颂党的雄壮旋律,伴随着我这位七零后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并且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群众以及身边的长辈在党的带领下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场景!为此,曾谱写一篇“春风温暖了我的家园”,以表达对党的感恩,因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家的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不是共产党员但一心向党,党的光辉照耀着我前方黑暗的路途。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唤醒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的良知,明白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美好幸福的未来”;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年刚好五十的我,作为一名70后女性,我没有贪图享受安逸,而是在教育战线上尽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活到老学到老,以自身具备的专业技术优势,立足社会,勇于探索和奉献,守护校园那一方净土。

既然我选择站在了三尺讲台,甘愿做那一支尽情燃烧的蜡烛,做千万学子求知路上的启明灯,就应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子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人生格言:多做事,少说话,把教书育人视为工作的乐趣。用现在的教育俗语来说,那就是:你一之我十之。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作为一名教师,把学生教好让学生进步并学会做人,是我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大心愿,其次也为了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家庭环境。
这些年来,为了把教学水平提高,我不断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将勤劳与智慧融入三尺讲台,我满怀激情,兢兢业业。这些年,我主动加课,并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透支了几乎双倍的时间和精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没向学校提过任何超课时费报酬。我一直坚信付出与收获成正比,虽然很是辛苦,但我一直在收获同学们用爱和优异的成绩给予的回报,收获着部分同事的赞美,收获领导的奖赏。这些年,我的时间大多是在教室里与学生度过的。
在教学这条路上,我坚持创新,勇于探索,力求跟上课改的步伐。我时刻谨记“站好一天岗,撞好一天钟。”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自己和孩子们!问心无愧。
我保持着装优雅,为人师表,以身作责,不与人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处处维护教师和学校名誉。为学校节省资源,带头示范。
同时我因成绩突出,两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我抱着坚定的信念和做人的原则本打算继续行走在教育之路上,发誓在一天岗,就会坚持将自己的光亮到最后一刻。无论社会的言论和形式有多犀利,都要保持本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可是五十岁的我生病了,我患了三级高血压和心律不齐,已经属于高危人群,加上颈椎骨质增生压迫脊髓引起头昏眼花,脑供血严重不足,睡眠质量很差。我的工作因身体暂告一段落。两月后,为了我的学生们,也为了养活家庭供儿子大学毕业,我毅然拖着未完全恢复的身体重新站在三尺讲台上,坚持站好岗,发挥最后的余热!

我爱好写作,为此经常接触一些文学爱好者和文学前辈,从他们身上学习一些文学知识,在集体采风活动中收获写作素材。用文字宣传家乡和一切正能量,讴歌身边党员事迹和老一辈战斗英雄,作品发布多个自媒体也有征文获奖!
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无论是什么新事物我都能很快跟上步伐创新,我决不拖单位、集体和家人的后腿,我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力求做到更加完美!
我不是党员,但我时常提醒身为党员的爱人要以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
我们今天生活在党的阳光普照下,远离战争的苦难,能填饱肚子解决温饱,应该感谢党的恩情,不懒惰、不贪婪、不向组织提过分要求。牢记党的艰苦奋斗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及党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经验、教训等,坚持党的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铭记历史感党恩,努力做好引路人。以史为鉴,致敬百年路!

主办:紫云自治县作家协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