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痘全球流行!中医治“痘”方药大盘点!

 林中雨露 2022-06-02 发布于广西
小编导读

图片
图片

来源见水印

达营卫、祛风寒之圣药——桂枝

汉代张仲景善用桂枝,并以此为君组方,创制“群方之冠”桂枝汤。桂枝方除用治太阳伤寒与中风证外,还广泛用于表、里、内、外、上、下诸证。明代痘疹专著《片玉痘疹》中载有多首以桂枝为主的治痘效方。

桂枝解毒汤:官桂、赤芍、大力子、防风、蝉蜕,主治冬寒之时,盖覆少薄,被寒风郁遏,痘疮当靥不靥。

桂枝解肌汤:桂枝、赤芍、黄芩、甘草、人参、干葛、柴胡,淡竹叶为引水煎服,主治痘靥外寒、头目昏痛、恶寒脉浮。

疏风热、清头目要药——薄荷

薄荷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临床亦用于疮痈痘疹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载木香散:木香、薄荷各一分,豉一合,葱白三茎,麻黄一两。水煎服,衣盖取汗。治热病发疱疮,形如豌豆

《普济方》卷四〇三载薄荷散:薄荷叶一两,麻黄、炙甘草各半两。加生姜、大枣,水煎服,主治小儿痘疹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载清上饮:薄荷、防风、甘草各四分,葛根、牛蒡子、连翘、桔梗、酒黄连、酒黄芩、酒炒花粉、麦冬各六分。加生姜,水煎服。主治痘症热毒,口舌生疮,痘色红紫涌盛。

图片

少阳发热之主帅、天行温疾之良臣——柴胡

柴胡辛凉清透,解热散邪,因此用于痘疮痒疹发热病证。《本草从新》谓柴胡主“小儿痘证,能散十二经疮疽血凝气聚”。

《景岳全书》载柴胡麦门冬散:柴胡二钱半,龙胆草一钱,麦门冬三钱,炙甘草、人参、玄参各一钱半。每服三钱,水煎服。治痘疮壮热,经日不止。

柴葛桂枝汤,表散痘热:柴胡、干葛、桂枝、防风、甘草、人参、白芍药,生姜三片。

柴胡散子:柴胡、防风、当归、人参、白芍药、甘草、黄芩、滑石、大黄各等分。加生姜一片,水煎服。治痘疮表里俱实者。

疏达阳明、清热生津之圣药——葛根

葛根味辛,升散外达,善于升阳透疹,历代医家对葛根治疗风疹、麻疹的记载也很多。《本草备要》谓葛根可治“痘疹、温疟”。

《小儿痘疹方论》载升均汤:葛根、芍药、紫草(或红花)、升麻、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每服三五钱,加生姜,水煎服。治小儿痘疮已出不匀,或有吐泻热渴等。此方为透疹凉血解毒兼以益脾之剂,用于痘疹兼有脾虚或吐泻见症者,较为适宜。

清心胃、除烦渴之轻剂——淡竹叶

淡竹叶善入心经,临床多用治热扰心神所致惊痫烦乱之证,因其药性平和,适宜于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故常常用治小儿外感痘疹、热盛惊痫诸证。《本草再新》曰其“治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全生指迷方》竹叶汤:石膏四两,知母二两,麦门冬、炙甘草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五钱,加竹叶一握,水煎服。主治小儿痘疹已出未出

图片

凉血解毒良药、滋阴降火佳品——玄参

玄参咸寒凉血,苦寒清热解毒。《冯氏锦囊秘录》云玄参治痘疹“初起热毒盛者,用以清利咽喉……及痘后余毒并宜”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载玄参地黄汤:玄参、生地黄、牡丹皮、栀子仁、甘草、升麻各一钱半,白芍药一钱,炒蒲黄半钱。治痘疹衄

《痘疹传心录》卷十九载玄参升麻汤:玄参一钱,升麻五分,防风、荆芥、牛蒡子各七分,甘草三分。治痘夹斑、夹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