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刷了《封神榜》。 才发觉它叫《封神榜之爱子情深》。 剧中的哪吒叛逆乖张,而殷十娘才是大主角。不仅学法女娲,最后还被封成神仙,奉为“床头婆婆”。 ![]() 很多人说,殷十娘对儿子含辛茹苦地付出,在李家身为母亲卑微容忍,好像完全没了自己。 值吗? 不仅殷十娘,我身边很多女性初为人母,也常觉得被困住,甚至抗拒、后悔当妈妈。 面对这种困境,到底要怎样突破呢? ![]() 成为母亲,就是幕后付出? 殷十娘无论才略还是性情,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人。 但一出场,她就是怀胎3年零6个月的母亲形象。 她陪丈夫驻扎营地,听说丈夫战场失利,挺着肚子也要上马杀敌。 ![]() 夫妻同心,转眼凯旋。可是,战场出生的哪吒被认为是怪胎,是丈夫李靖射杀的火德星君转世来“讨债”的。这一幕,也体现了在对待孩子上,父母两个角色的根本不同。处于父亲角色的李靖,没有母亲十月怀胎那种骨肉相连的亲密情感,一旦察觉到孩子在性格或行为上不如己意,本能地想控制孩子。 而身为母亲的殷十娘看来,孩子长成“怪胎”,责任在自己身上。 于是,殷十娘产生一股深深的恐惧感,她想护着哪吒,也渴望丈夫接纳孩子。 哪吒多次闯祸,让家族蒙羞,像是外界提醒她:你没有成为一个好母亲。 就如《我本不该成为母亲》说: “你希望当一位完美的母亲,来培养一位完美的孩子。除此之外,再也容不下其它事情。” 为了哪吒的成长,殷十娘不惜跟丈夫疏离、被小三挤兑、受婆婆为难,还处处忍让。 她不再是以前的英雌,而渐渐淡化自己原本的身份,成了哪吒成长的背景色。 ![]() 哪吒误杀龙王三太子,闯下弥天大祸,殷十娘没有怪任何人,反而愧疚自己没把孩子教好。 女人十月怀胎,跟孩子天然有着同根相连的链接。 当孩子出生、在成长路上走偏,母亲会本能地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 云中子也看不过去,斥责殷十娘:“看你这副德性。人家搂着个女人风流快活,真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态,怎么想的?” 当你甘愿活成了整个家的“幕后付出者”,在事业或自我成长不断割舍、忍让,也困在了“母亲”这个角色当中。 怎么办? ![]() “大地之母”, 是母亲的天赋力量 其实,女性成为母亲,也意味着拥有一种新的力量:“大地之母”的力量。 《成为完整而性感的女人》提醒过我们:记得你与大地之母的联系。 要知道,《封神榜》中的殷十娘学法于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是始母神,暗示着殷十娘这一角色与大地之母的连结,始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温情。 ![]() 哪吒生性不羁骄傲,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彻底割裂自己跟父母的血缘关系。 殷十娘为哪吒修庙,拜访云中子,用爱感化孩子,支持ta重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对哪吒的好友杨戬、雷震子,她也视如己出,使得身边人接纳哪吒。 对金吒木吒,她也耐心教导,不忍疏忽任何一个孩子。 这是大地之母最原始的力量:本质蕴含温暖、同理滋长、接纳、韧性的特质,像大地母亲般孕育并支持着生命。 其实,殷十娘只要心与哪吒相连,恰如其分地存在着,不必为孩子负担过度的责任,也不把孩子的过错全部归罪于自己; 她也能帮助哪吒获得身份认同、活出他自己的生命价值。 同时,殷十娘作为母亲的存在,不仅养育了孩子,也是一个家庭的“大地之母”。 ![]() 当李靖被柳琵琶迷惑时,殷十娘一次次凝聚军心,安定丈夫的部属力量; 跟丈夫闹翻后,她依然事事顾及周全,对外维护李靖的尊严名声,对内用爱感化大家; 对于李家来说,殷十娘最具感染力的不是她为每一位成员付出了什么,而是她的存在能使家庭关系自然流动,让彼此相互哺育和成长。 回到生活中,当我们对母亲的身份感到恐惧和不安的时候,可以去思考一下: 我是不是忽略了“大地之母”的力量?是不是忽略了这份最稳定最有生命力的支持? 当你意识到这点,你就不会过度去要求自己付出,当一个受苦受累的母亲。 ![]() 成为母亲, 是“第三角色”的跃升 李安妮说:“母爱,让我们看见自己现在就拥有的价值,让我们觉得被接受,能够很轻松自在地做自己。” 也就是说,成为母亲,既要看到“大地之母”背后的支撑力量,也要看到,这是人生角色的跃升。 很多女性正是因为看不清这两点,才会对生育充满恐惧,会觉得: “孩子的养育责任,都在我这个“母亲”的身上,我只有像配角一样付出,才是一个好母亲的样子。 而成为好母亲,就失去了我本身的生命底色。” 朋友幸幸,就是这样想的。 她在一家企业当部门主管,接近35岁了还不愿打算生孩。 丈夫和婆家常常给幸幸做“思想工作”,劝她尽早要个孩子。她也清楚,身体的最佳生育期也马上要过去了。 既有生理上的压力,也有家庭环境和个人事业的压力。 但她一谈到生孩子,就十分焦虑: 当妈妈哪有那么简单?要取舍的太多了—— 怀孕和早教这三四年,几乎跟社会节奏脱节,身心都投入到养娃上; 自己的育儿理念常常跟丈夫、婆家有分歧,在这件事上闹得心力交瘁; 每天晚睡早起,弄得身心俱疲,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业…… 除了这些,她还焦虑角色变化带来的不安。 如同《初为人母》说:拥有母亲这个身份后,我总错觉——在人生的这场重头戏中,自己不再是中心人物。 ![]() 在古欧洲盛行的信仰中,“大地之母”拥有着三种姿态,分别对应着月亮的三个阶段:月盈、月圆与月缺。 在月盈阶段,女神是少女,同时也是战士,象征着生命的诞生; 在月圆阶段,女神是女人,象征着生命的维持; 在月缺阶段,女神是母亲,象征着生命的消亡与再生。 害怕成为母亲,这是因为我们身上女孩、女人两个角色对“母亲”感到抗拒—— 女孩仍想受到身边人的宠爱,无忧无虑;女人还希望自由自在,不背负沉重而繁琐的养育责任。 这两个角色中,我们都轻松感到自己是“整段生命的中心人物”。 而成为母亲,好像意味着舍弃自身在事业和个人成就上的价值,剩下几十年的光阴只围绕着丈夫、孩子转,最终没了自己。 这时,我们就需要连结 “大地之母”,在生命的消亡和再生中,激发新的力量。 因为,真正的母爱不是一味付出,而是我们在成为母亲时,通过身边关系的流动,引导孩子成长。 想要真正用好这份力量,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需要自身其他角色的支持。 成为一个好母亲,不意味着割舍事业、没了自己。相反,它需要我们自身各个角色的支持。 你走过的每一步、读过的每一本书、做过的一份职责,都会成为你独特的生命底色,在母亲这个角色上给予支撑。 身为妈妈的你,不妨闭上眼,想象有五六个影子,她们是你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可以是职业身份,也可以是作为女孩、女人的你,甚至是内向、柔弱但细腻的你。 她们,是你不离不弃的挚友。 在当妈妈这件事上,大家可以怎么帮到你? 你不止一个人。 ![]() 接着,唤醒女性的天赋力量,让关系流动。 女性力量是阴柔而流动的,不同于男性力量的阳刚而稳固。 觉察身边的人,认识到每一段关系都是你养育孩子的助力器。 你会发现,身为母亲的各种“职责”,其实早已有不同的人帮忙分担。 只要让这些关系中的爱充分流动,你不必退居家庭的幕后,成为默默活着的付出者,仍可以是自己生命的中心。 我们并不需要全方位管教孩子。当母亲不是负全责,而是用女性的天赋力量去感化和养育,帮孩子活出本性。 最后,用爱与理解,连结“大地之母”。 在成长的路上,孩子跟母亲的关系体现着自我与内在的关系,核心就是爱与理解。 作家蔡真妮说:“在家庭关系中,纪律不应该被排在首位,良好的关系,无不是先建立爱与理解,再谈纪律。” 这需要我们处于母亲角色,深层次地激活女性的天赋力量,去体谅与宽恕孩子。 这也是一个母亲能给孩子的,最为恰如其分的养料。 ![]() 成为母亲,并不意味着活成一个劳苦卑微、处处退让的女人,毕竟像大地之母一样孕育生命,是上天赐予女性的权利。 当我们对母亲这一角色不再恐怕、抗拒,也能从女孩、女人走向第三个角色——母亲,在付出爱与理解中感受内在的满足。 成为母亲,也许我们不再像月盈和月圆一样,感到生命的丰满,而是像月缺一样,割舍了生命的一块给了孩子。但别忘了,我们也在经历生命的新阶段——消亡与再生,这才是母亲这一阶段的重要课题。 ![]() 策划 | 六记 编辑 | 六记 主播 | 宁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