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端午,牢记老传统1不丢、2不说、3不吃、4不做,迎福纳祥

 hjj私人图书馆 2022-06-02 发布于河南

时光如梭,明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人认为“端午”五毒尽出,是个犯禁忌的日子,所以端午风俗多有驱邪避毒之意。比如:挂艾草与菖蒲、佩香囊、拴五色线、饮雄黄酒、悬钟馗像等习俗。端午节是民间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的日子,理所应当有不少规矩和禁忌要特别注意,这可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讲究,不可不知。常听家中的长辈说:端午节,牢记老传统1不丢、2不说、3不吃、4不做,迎福纳祥,这里说的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忌讳和讲究,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赶紧了解一下,以助赶走一年不正之气,迎来福运,老传统不能丢!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迅速划船捞救,但未能成功。为了寄托哀思,之后的每年五月五日,大家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纪念屈原。久而久之,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相沿成俗。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农历五月称为“毒月”,而端午节是五月的第一个“毒日”。古人认为端午这天是趋利避害的重要时间节点。因此端午节还是一个祈福辟邪的民俗大节,各地会举行祭祀、纪念的仪式,以祈求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期盼平安顺遂。

五月初五迎福运,要讲究的规矩和禁忌也特别多,稍有不慎就可能犯了忌讳触了“霉头”,尤其是“1不丢、2不说、3不吃、4不做”的忌讳您要知道!

1不丢: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月是五毒出没的时候,五毒一般是指: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有毒的动物。端午前后天气炎热,多雨潮湿,此时害虫滋生,人们很容易被毒虫侵袭,生病染疫。在很多地方都有戴端午香包的习俗,特别是要给小孩子佩戴香囊,不仅有避邪驱瘟之意,还可以作为襟头装饰之物,非常漂亮。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端午给儿童佩戴香包是有注意事项的,大人一定要嘱咐孩子,佩戴的香包千万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香包是不吉利的。过了端午节以后,就可以把香囊摘下来,将其扔到水里,以示将不好的东西用水冲走,迎来好运气。

2不说:不能说端午快乐

五月初五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亲朋好友传达祝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端午节表达祝福的时候,要说“端午安康”,而不能说“端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端午节祭祖是一项传承已久的重要习俗,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祖先的庇护和保佑。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沿用着先祖的智慧,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对先人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祝愿。在端午节用“安康”代替“快乐”互送祝福更符合端午节的气氛,也可以用“祥瑞”、“平安”来表达美好祝愿。

3不吃:不吃成串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亲戚朋友之间也都会馈赠粽子以表达祝福。但端午吃粽子可是有讲究的,不要吃成串的粽子。老人们认为,屈原在五月五日这天沉入汨罗江,人们得知后,跑到江边悼念,把饭团串成串后投入水中,后来就演变成了粽子,所以老一辈人认为成串的粽子是不能吃的,非常不吉利,也是对祖先的不敬。

常听老人们说:“端午四不做,财广宅无祸“。端午节有哪4件事不能做呢?

4不做:不游泳、不穿大红大紫、不举办喜庆活动、不与父母分离

不游泳不在河边玩耍

端午节有一个大忌讳,就是忌下河游泳和在河边嬉闹。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江的日子,故端午游泳是不吉利的。端午不可下水游泳,除了是一种忌讳以外,也是老祖宗们对此时气候特点的智慧总结。从咱们现代人的理解上来说,端午正值雨季,虽然天气炎热,但此时水温还是很冷的。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吃了端午粽,还有三更冻。”此时下河游泳会突然遇冷,人很容易出现抽筋的情况,从而发生溺水的危险,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要在端午下水游泳。

不举办喜庆活动

端午节重要的习俗还有祭祀先人,这样的日子并不适合举行和参加各种喜庆活动。加上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是“杨公忌日”,绝对不能作为动工、嫁娶、开业等重要事项的日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端午节为丁亥日,也就是“穷日”,穷日则是岁穷月尽之时,若这一天举办喜庆的活动,则寓意好日子就走到穷尽了。虽然很多年轻人并不在意这些,但还是应该尊重老传统,为自己图个吉利,以期生活美满,财运亨通。

不穿大红大紫

在旧时,端午节是一个以祭祀为主的节日,所以古人端午节大多穿着素色,不穿大红大紫等鲜艳的衣服,以表示对先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如今的端午节已经不是单一的祭祀为主题的节日,而成为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人们的穿着也没有过去那么讲究了,但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规矩还是得尽可能地尊重。

女儿不与父母分离

端午需要忌讳的事比较多,所以父母们往往会对自家孩子看得比较紧,即使是已经出嫁的女儿,父母也会格外关照。古时的端午节,忌讳女儿与父母分离。

明代的《宛署杂记》记载,每年的五月初五,父母会把出嫁的女儿叫回家来,让她们在自己的照拂下顺利过节。这一习俗称为“躲端午”,简称“躲午”。因此,端午节在那时候也叫女儿节,是属于女儿们的归宁日,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在长辈眼中如果能够健健康康度过五月初五,那就预示着一整年都是吉祥如意有福气的。

明日端午,牢记老传统1不丢、2不说、3不吃、4不做,迎福纳祥。祖先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靠后人代代传承。每一个节日传统都告诉我们要如何过好当下,过好生活。牢记老祖宗的智慧,顺应天时,方能趋吉避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都有不同的端午风俗,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禁忌之外,有些地方有五月初五不能搬家、不能剃头、不吃娘家的粽子,像这种说法还有很多,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说看还有哪些端午节要注意的事情,让大家受益!端午节“避祸迎福”,向大家道一声“端午安康”,愿大家顺顺利利,好运连连!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