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星辰大海,来日方长

 滚滚睡着了 2022-06-02 发布于山东

用文化解读新闻,让新闻更加悦读!抽风式更新!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放假了,惊喜不惊喜?

    如果节日也有鄙视链,青年节大概处于最底端。前有六一儿童节、后有九九老人节,存在感都明显超过这个青年的节日,完全不符合青年人才是社会主力军这个现实!再加上五一节的强大气场,紧随其后的五四节,每年都显得十分低调。  

    但这又是一个有足够的理由去庆祝、思考、致敬的节日。毕竟她已经传承积淀了一百年的五四精神。奋斗的道路上,我们都是青年人、追梦人,都在努力奔跑;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建设者、歌唱者,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今天谁是年轻人

    青年节的存在感比较弱,很大一个原因是,几乎没有人自认为是青年。现在的朋友圈,充斥的都是“95后老阿姨“00后早衰族喟叹——让身为70后的小编无地自容。

    哪些人是青年?并没有统一的国标。这大概也是青年节不放假的现实原因之一——到底哪些人可以放假,完全搞不清楚,倒不如大家一起工作吧!@联合国加V微博称,青年的定义是15岁到24岁;我们的共青团,青春保质期要更长一些,团员的年龄介于14周岁-28周岁。而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则明确指出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

    35岁以下都可以过青年节,其实也还是蛮贴心的。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情形打击着你的自信。

    比如最近一份票选的中国区最美100张面孔,排在前五位的是李汶翰、张云雷、连淮伟、杨昊铭、苏杉杉——如果你看到这些名字也是一脸懵,会不会有种与时代脱节的慌张感?网友说:认真看了一下,100个里面有95个是没听说过的一个人变老就是从不认识当红明星开始的吧?

不认识他们就是老了……吗?

    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扰,不用太担心,至少你不是一个人。村上春树有句著名的话: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比如当网络上都在谈论复联4”权游而你完全插不上话的时候,当大家说起“xswl”“ssfd”你不知道他们在说些啥的时候……

咱也听不懂,咱也不敢问

    许多人认为自己不再有饱满的热情去接触新事物,你觉得自己已经初老,只是缺少了一份高涨的求知热情。

    实际上,人可以一瞬间变老,也就可以一瞬间再重回年轻。找到原因,转变就很简单,就像乔布斯所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年轻是一种心态,保持一颗求知的心,对世界抱有热情,对未来怀有梦想,愿意了解未知的一切,永远都是年轻人。

    钟摆掠过,只伤肌表;追求不再,方堕暮年。一个人的变老,不是从某个年龄开始,而是从抛弃梦想开始的。就算热搜榜上都是陌生的名字也没关系,因为过不了多久就会换一批人。网络热潮时刻变换,唯有真正的事业与追求是永远的灯塔。心中有追求,青春就不会告别。毕竟按照世卫组织的划分,18—65岁都算青年。我们都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努力、应当努力。

 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人

    王小波在文章中讲过一个经历:在维也纳,在那个与莫扎特等伟大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歌剧院附近,有三个人在街头演奏。三个人都不到二十岁,全都漂亮之极。他们很紧张,也都很害羞。至于他们的音乐,就如童声一样,是一种天籁。有十几个人在听,但都远远地站着,恐怕会打扰他们。有时会有个老太太走近去放下一些钱,但他们看都不看,沉浸在音乐里。

    王小波说:我坚信,这一幕是当日维也纳最美丽的风景。我看了以后有点嫉妒,因为他们太年轻了。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因为勇气和远大前程,年轻令人嫉妒,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之一。但同时,年轻又总是充满困惑和慌张。年龄稍大一些的老青年,多半还记得当年影响全国的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潘晓讨论,也应该记得刘心武在《班主任》中提出的青年向何处去的问题。

    30多年前的青年有一样的迷茫

    青年固然有激情有抱负有生气,有着敢为时代先锋的优点,也有章太炎所总结的青年几个弱点:第一是把事情太看容易,其结果不是侥幸,便是退却;第二是妄想凭藉已成势力;第三是虚慕文明;第四是好高骛远。

    值得欣慰的是,今天年轻人所经历的困惑与彷徨,我们的前人与师长也曾经历过。如果你愿意,可以从前辈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或许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1929年,朱光潜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书。这是他旅欧期间写给国内某杂志刊登的十二封信件,并无明确的收信人。每封信均以青年们所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社会运动、恋爱、哲理,凡此种种。动与静的哲学、情与理的矛盾、读书与人生等三观问题娓娓道来,既富有知识与智慧,又充满善意和真诚。曾有读者说:与这本书相见恨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青年得一良师幸甚至哉,青年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往往徘徊与犹豫不决,一念之差便可走上不同的道路,若有良师益友在身边如此循循善诱,是人生幸事!

朱光潜写这本书时也才30岁

    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人?首先当然是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同时也可以简单地说,要知道自己的珍贵,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改进每一个不足!

 努力吧,世界是我们的

        19571117日,莫斯科大学,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全场沸腾、欢声雷动中,毛主席开头就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世界到底是谁的?

    年轻的学生们都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之中,为党奋斗50为祖国工作50的口号声响彻礼堂——比较容易激动向来是年轻人的特点之一。这是一次对青年人无比鼓舞的会见,正是在这次会见上,毛主席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毛主席还教导同学们说: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

    青年向上、时代向前!毛泽东同志说,时代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但对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更应当认为世界是我们的,应当有担当中国精神和中国责任的使命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一百年前的青年,是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是学风开放、思想自由;四十年前的青年,是恢复高考后的学习热忱,是全民对诗歌与文学的热爱,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今天的青年,是更开放的国际视野,更多元的价值观,更自信与个性的社会中坚。

     时代责任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手中传递。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梦想是水阔天长。无论你是60后还是80后,也不管你是20岁还是50岁,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就永远可以奔腾于历史、磅礴于时代。青春不老,山高路远、来日方长,我们共同追梦不停歇!

图片无版权 来源见水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