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选择,你更愿意姓张王李赵,还是愿意姓南宫、慕容? 河南小伙“骂建行”因为名字被银行拒绝录用的消息刚被围观,四川姑娘“豹女狼”的任职通知又被网友热议。 我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有的姓氏人数多到以亿计,也有的姓氏非常稀有、拥有者不过千百人。 每一个姓氏的都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都是华夏姓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名字有着较为广阔的操作余地,而姓氏往往只有一个来源——父亲姓啥、你就姓啥。 张王李赵遍地刘,看着就俗气 遥远的中学时代,小编一度郁闷于自己的姓如此平平无奇。什么纳兰、慕容、轩辕等等的神秘高冷就无缘了,连林、苏、黎、叶、喻、蓝等等都值得羡慕,人家一看就跟聪敏、灵秀、美丽相生相伴。 那时候想,如果自己的姓不能很漂亮,哪怕少见一些也好:不那么常见,也就不那么庸俗。 事实证明小孩子总是太天真。拥有一个少见的姓,更多时候并不那么愉快。 网络上有很多“独特姓氏是种怎样的体验?”“自己姓氏罕见的感觉是怎样的?”“姓氏奇怪给你带来哪些困扰?”等讨论,动辄上万回复。“拥有稀少姓氏是一种什么体验”还曾登上热搜。 网友们的故事是一个欢乐/悲催的海洋: 姓运。反正就是没人听过,百家姓里也没有,起什么名字都不好听,每次自我介绍都要吐血,介绍三遍以上吧。 姓寸。听说是原来的姓爨太难写简化成了寸,十个人里边有九个人听到都会讲一句“第一次听说这个姓”。 姓撒。在那个没有撒贝宁的时代,介绍自己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成语:撒手人寰的撒,撒泼打滚的撒……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小时候同学跟爸妈介绍我是这么说的:她姓撒,撒尿的撒。 姓支。每次拿快递,小哥不同但是都会问一句“你为什么不叫支付宝”。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爸爸不叫马云吧。 当别人第一次知道我的姓后都是一副“啊”的表情,再加一句不知道中国还有姓这个姓的人。哦对了我姓箭。 我也不知道我的姓是常见还是少见,没错小明同学就是我,我姓明。 姓雍,每次别人都会问我和雍正是什么关系。但雍正不是姓爱新觉罗吗? 我姓颛孙,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比较“稀有”,但更多时候可能会感觉到自己有点不合群。 每次去取快递都说以后不要写网名。每次考试监考老师都要看半天准考证。每次别人存手机号都要检查一遍名字。很烦好吗?我姓羊舌。 我的名字是叫廖雪。聪明的你知道我姓什么了吗?姓叫!虽然不是最稀有、最逗逼、最古怪的姓氏,但一定是最难做自我介绍的姓氏。 姓脱。影响也不大,就是走出去和陌生人交流,人家一听到名字就看傻子似的看我。 我姓帖,很多人都会读成粘,但老师也都会对我印象深刻。 我姓笪,老师上课必点,前提是他会念。 姓把。生命中从不缺被当猴看的感觉。 姓丑,就算我并不是那么清秀,但也不至于全世界都叫我小丑! 在下姓苟。从小被笑到大,都是泪啊…… ……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稀有少见的姓氏不要太多!祝福这些幸运拥有罕见姓氏的朋友都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反正小编再也不会为自己姓“李”感到遗憾。 考场上输在起跑线的姓 每一个姓氏都值得珍惜 理论上所有的姓氏都是平等的,但总有些姓氏天然携带一些暗示。比如很难想象新四军连指导员叫刁德一、而国民党特务叫郭建光。 对一个新结识的人一无所知的时候,对方的名字就是第一个判断信息。“林黛玉”,看名字透着“天寒翠袖薄”之意,很难换成“夏金桂”;而“卜世仁”,也绝难是“贾宝玉”的形象。 不久前网友们围观了一则消息:河南周口商水的一个小伙子,应聘保安,体检通过临入职了,招聘单位发现他名叫“骂建行”,最终被拒绝录用,因为公司最主要的客户就是建行。 当时媒体还到村里实地探访,村里有一百多口人姓骂。对于小伙子的落选,网友们表示可爱又心疼。 作为姓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河南还有很多少见的姓氏。媒体还同时报道了焦作就有几百户“耍”家人。“真不是耍你,我们都姓耍”。村里有个72岁的耍大爷,名叫“耍螃蟹”,这个萌萌哒的名字也曾上过一波热搜。 几天前四川广元市商务局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命,办公室副主任豹女狼的名字受到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猜测“这位女领导是不是超凶?” 对于网络“走红”,豹女狼本人起初表示自己和同事们都感到了困扰和压力,但很快事情就变得积极愉快。 豹女狼的老家山西临汾开始借力宣传,“这就是山西临汾!'豹女狼’的家乡。”临汾日报和临汾市文旅局在微信公众号上联合发文章称:在临汾,你可以穿越时光,踏寻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甭管多么稀有的姓氏,来临汾都能找到出处。传统祭祖的日子快到了,各地的朋友们,大家切记——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欢迎您到临汾来。 豹女狼同志也由回避转为正面回应,表示请大家多关注自己的第二故乡——美丽广元。 当然这一个罕见的姓氏也激发了大家对姓氏文化的新一波研究热情。 其实逛知乎的朋友会发现,早在2016年就有人在知乎上提到,自己有个研究生同学叫豹女狼,是个温柔勤奋的女生。当时就有人研究了豹这个古老姓的来源,主要有高辛氏、姜姓、姬姓等。其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未进前1000,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四川、海南等地。 不论常见如张、王、李,还是稀有如骂、耍、豹,每一个姓氏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都是中国华夏文明姓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少见的姓氏让人们感到新奇,正说明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值得认真探究。 有趣的姓氏万里挑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从5000多年前伏羲起,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 最早的姓和氏有着严格区别,但到秦朝以后,宗法制度基本弱化,周朝贵族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基本宣告结束。西汉时姓和氏的区别已经不再显现。司马迁在作《史记》时,就干脆把姓氏统称。 人人都知道咱们有个《百家姓》。但是国人的姓却远远不止“百家”。即便是宋代的《百家姓》,收入的姓氏也有506个之多。明代《千家姓》则收入2398个姓氏。 1987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抽样数据资料,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 而就在上个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沿用了《中国姓氏大辞典》的说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为2.4万个,目前在用的为6000多个。其中“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超过30%。 值得一提的还有复姓。复姓虽然少见,但因其常被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偏爱”,大家并不陌生。复姓大家庭里,“欧阳”的数量做头把交椅,其他常见复姓依次为“上官” “皇甫”、“令狐”、“诸葛”等,较少的有 “慕容”、“尉迟”、“长孙”。这几个姓氏一排,就是一部穿越修仙剧在向你走来! 根据《中华姓氏大辞典》,国人姓氏千奇百怪的冷知识有很多,比如除了单字姓和双字姓,有记录的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六字直到九字姓(为什么没有五字姓?);第一、第二、到第八,都是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红橙黄绿青蓝紫、十二生肖,都是姓。 2019年11月,福州召开了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倡导传承和保护中华姓氏文化,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中国的姓氏大有文章可作。 如果你的姓很常见,祝贺你有万亿的同宗同人;如果你的姓不那么常见,祝贺你有万里挑一的有趣体验。不管姓啥,都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就算姓得不那么好听,都用不着不开心。那位因为“骂建行”招聘落选的小伙子,也不必有啥烦恼,是不是可以到农行应聘试试看? ![]() ![]() |
|